首頁>政治>

力主經濟自由的《國富論》亞當斯密、“邊際主義革命”的馬歇爾、主張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干預調節的凱恩斯……

……

不出國常駐幾年,我恐怕真的不能理解什麼叫中國式人口紅利和生活便利。

我常駐的國家叫以色列,傳說中的“創業國度”“中東小霸王”,一股靠高科技把周邊所有阿拉伯國家打趴下的“歐美”神奇力量。(地處西亞北非,但以色列喜歡“脫亞入歐”)

作為歐美國家代表,典型發達國家,在物價方面,以色列要展示其發達國家特色——絕不能便宜。超市一瓶可樂,6-9謝克爾,超過10元人民幣……

想點外賣?這裡並沒有美團外賣、餓了麼,在我居住的城市耶路撒冷,會有幾家餐館提供外送服務,很多店的起送價都在100謝克以上,估計要這種delivery服務的都是開party的小夥伴吧,然後大家חצי וצחי(AA)。

出行服務?中國市場從幾年前的滴滴快的uber,到現在幾乎滴滴一家獨大。以色列倒也有自己的滴滴——gett。

滴滴快的uber在中國打擂臺階段,背後的資本家拼命撒錢佔市場。你指望猶太商人玩同樣的砸錢遊戲?再等兩千年吧。猶太商人的吝嗇屬性,大家可以再去讀讀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感受一下。

某次打gett,和以色列計程車司機師傅聊了一下我們中國滴滴式的平臺經濟,他怎麼都無法理解中國出行平臺的大撒幣行為。他問:你們中國商人是תיפש嗎(希伯來語,翻譯過來是“大傻帽”)。

近年來,任何一個商業平臺的興起,中國資本家的策略都是先投資撒錢,然後追求連本帶利收回來。以色列商人則堅持不變,穩紮穩打,一毛不拔。

接下來說說以色列打車費,5公里左右要50謝克爾(1謝克爾約合1.8人民幣);95號的油價也是7,單位是謝克爾;停車費更高,去趟耶路撒冷的Mamilla mall,停車花個小100人民幣再正常不過。

還有租房,耶路撒冷市中心的老房子(50年以上那種)50-70平的,租金要5000謝克爾以上一個月。關鍵是,除去物業費,在以色列租房子要交市政稅,以這套50-70平的耶路撒冷老房子為例,一般市政稅在一年5000謝左右。

以色列的收入是高,據我所知,人均月薪1萬謝克爾(摺合人民幣18000)。擔抱歉我不是學數學和計量經濟學的,無法通過建模告訴各位,到底誰的相對收入較高、哪個國家經濟有比較優勢……我只能告訴你,以色列的稅比我們國家要高很多。

比人均,我們比不過以色列,也比不過某些資本主義國家。

一些常年生活在國內的人們,習慣抱怨祖國這兒不好、那兒不好,認為國外一定是天堂……我讀本科時,也對國外充滿幻想,直到我常年生活在中東唯一的西式發達國家以色列,想法徹底被改變。

哪裡都有窮人,哪裡都有富人。

我這裡只對比生活便利度。

去年幾位以色列朋友來中國,然後回到以色列後和我說:在你們中國呆上一個月,我懶了,不想回來了……

其實中國得益於開放政策和人口紅利,人們的生活模式真的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生活越來越便利、日子越來越好。

2007年我讀本科時,在北大小西門攔出租,比登天還難;現在有了打車平臺,方便了太多。外賣平臺讓吃飯便利了,選擇也多了,就是人徹底懶了。阿里京東的電商平臺,讓購物方便,商家不用為租店鋪支付高額租金,成本降低、價格下降,典型的規模經濟啊。

以色列則沒有發達的電商平臺和物流渠道(有朋友寄東西回中國,三個多月後才到),外賣平臺也不發達。出行軟體倒是有個gett,就是,從來沒有過“大撒幣”給使用者的行為。

不過以色列真的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比如高科技,比如骨子裡的創新精神。資源匱乏、國土狹窄、周邊安全域性勢不定,以色列猶太人骨子裡有危機意識,他們異常勤奮,特別在科技創新這件事兒上。

人口八九百萬的國家沒有什麼平臺經濟可言,狹小的國內市場需求,讓以色列高科技企業早早把市場瞄準海外。我們看到的是,很多以色列初創企業在很早期就尋求退出,為了儘早套現,然後能夠有安全感地生存。

雖然人均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數量多,但總量畢竟還是小。另外,以色列無法誕生中國阿里、騰訊這樣的企業,後者得益於中國數以億計的使用者量。Facebook的確是猶太人扎克伯克打造的超大公司,但很遺憾扎克是美國猶太人,不是以色列猶太人。

馬雲和內塔尼亞胡玩自拍

連以色列的總理內塔尼亞胡都說,中國有市場,以色列有技術,天造之和。人家以色列人,眼睛其實一直盯著你中國的大市場,你中國人的錢包。

當然這裡中國人的錢包,更多指代馬雲馬化騰這種,他們才有資本和意向去買以色列的科技公司……可是二馬這樣的中國大商人,骨子裡留著資本家的血,他們在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其公司的很多業務,是不是也讓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更加便利?

中國人均GDP雖然低,但縱向比,我們的生活品質,到底是不是比祖輩父輩強很多呢?(完)

最新評論
  • 1 #

    北大高才?最後一段 以及 啥意思?

  • 2 #

    已實際的購買能力來看,在中國的很多大中城市,實際的生活品質不輸或接近歐美髮達國家。

  • 3 #

    其實從生活成本上講,並不能單純比物價,匯率,應該比購買力,即一個月或一年的工資各能買到什麼。更重要的是社會保障功能是否完善,即使中國物價從購買力上講也佔優(假設)中國百姓幾乎都拚命在積蓄錢,有錢也不敢化,防病,養老⋯,醫保只能報小病,凡大病幾乎都是全自費的(公僕例外),且價格特別貴⋯而國外無後顧之慮,幾乎都是超前消費的。所以生活也該包括萬一生重病,日後老了養老的問題吧,請記住中國有句話,一病回到解放前

  • 4 #

    從購買力和生活品質上講,中國沿海地區和內陸大多數城市的大部分人已經超過或等同於歐美髮達國家水平。但我們確實有很多還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革命尚未成功,國人還需努力

  • 5 #

    中國基數大,有一兩億人達到發達國家,其它十來億,財富少的可憐,一兩億的富人還一直剪十億窮人的毛,長出一點就剪了,富人一毛不拔,

  • 6 #

    我也是不太懂,作者又不是說以色列什麼都不如中國,只是說生活便利方面不如而已,幹嘛都一付以色列就是好,中國就是比不上的嘲諷調調呢?要麼就是說中國勞動力價格問題,好像證明了以色列勞動力價格高就能證明以色列生活更便利一樣,這是不是抬槓呢?承認一下中國也有比某些發達國家好的方面,哪怕是很小的方面,對我們真的這麼難?非要說自己生活得水深火熱才是對的?

  • 7 #

    感謝 先人,為我們打下了 這麼廣袤的國土面積,養育了這麼多的人口,擁有這麼大的市場

  • 8 #

    以色列物價高,打車也高。

  • 9 #

    對於一些人來說,天天不幹活,國家給他發錢就能讓他比那些勤懇工作的人過得好,這才是好國家,

  • 10 #

    平臺太多,城市變鬼城,以色列歐美髮達國家意識到這一點。

  • 11 #

    我們的生活與父輩比不是強一些,而是強太多太多了

  • 12 #

    作者說的這些是什麼高科技?高科技是要掌握核心技術,要自主創新,這些顯然比發達國家差的遠……

  • 13 #

    寫的好,只是看到了上面的便利,沒看到為便利付出的這群人

  • 14 #

    我們有許多成績,但是你好像在自我膨脹,請你清醒點。

  • 15 #

    說出最後一句話也就是個高中生的水平!不管他上的是清華還是北大!只能說高等院校也能培養出高中生水平的學生!這個水平不是指知識跟能力!這些技校也能給

  • 16 #

    中國生活便利應該不假。但中國勞動者權益太少。步入中年的私企員工心理沒著落的很呀。

  • 17 #

    鄉下老人一天沒有一美元

  • 18 #

    只能說明有錢人在國外不如在國內。

  • 19 #

    平臺多了,人懶了???為你服務的人很勤奮啊!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E2預警機降落甲板,阻攔索失靈斷裂,強大沖擊力瞬間造成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