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攝影>

“我帶著小紅去醫院治病。”小紅的媽媽緊攥著拳頭,聲音有些顫抖,但是想到生病等著救命的女兒,她的眼神充滿堅定。看著有智力障礙的妻子,一旁的丈夫既心疼又自責,他突然開始捶自己殘疾多年的雙腿:“我怎麼就不會走路,連帶女兒去醫院都去不了,我真沒用。”小紅媽媽連忙阻止丈夫的行為,夫妻兩人抱頭痛哭。圖為小紅和媽媽在醫院。

小紅的爸爸媽媽都是殘疾人,小紅的媽媽有輕度的智力障礙,爸爸雙腿殘疾,只能在地上爬行,一家人全靠爸爸修電視維持生活。小紅媽媽在懷孕期間,夫妻倆非常重視這個來之不易的孩子,所有該做的產檢都沒有落下,好在一直以來檢查都是正常的。2015年,小紅在這個特殊的家庭出生。圖為媽媽和小紅等待治療。

小紅出生後樣子非常可愛,夫妻倆都十分高興,鄰居們都很驚訝,這個孩子完全不像父母的樣子。然而還沒有高興多久,2018年,一家人寧靜的生活被打破。圖為小紅在接受治療。

當時已經3歲的女兒小紅一直都沒有開口說過話,輾轉多家醫院檢查卻一直沒能查明病因。直到小紅6歲時,她在昭通醫院的一次檢查中,被診斷為兒童孤獨症和多動障礙。

更令夫妻兩人絕望的是,小紅的病需要做康復治療才有可能好轉,但是爸爸不會走路,照顧小紅很不方便,媽媽又有智力障礙,誰帶孩子去醫院治病,成為了全家最大的難題。可是女兒的病不能再耽擱了,兩人左右為難不知該怎麼辦好。圖為醫生在給小紅做康復治療。

“我去醫院吧,我能照顧好小紅的。”猶豫之後媽媽告訴爸爸。她雖然害怕但想到女兒的病,就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怕了。爸爸雖然百般不放心,但是自己走不了路,根本沒辦法帶女兒去醫院,他第一次這麼痛恨自己殘疾的雙腿。為了籌措小紅去醫院治療的費用,爸爸爬行著挨家挨戶地去借錢,“小紅還這麼小,不能像我和她媽媽一樣過一輩子,這是她救命的機會,求你們幫幫她。”

揣著丈夫借來的錢,小紅媽媽緊緊牽著女兒的手,一路打聽著來到了昭通的醫院,開始做康復治療。由於智力上的缺陷,媽媽帶著小紅在醫院有很多的不方便,她記不住女兒每天都要做什麼康復治療,一開始總是會走錯康復室,或者落下幾項治療項目。為了不耽誤女兒的治療,媽媽想了一個辦法,她找人在紙上畫了每個康復室門口的樣子,每做完一個治療,她就會畫上一筆,這樣就不會忘記康復項目了。圖為醫院裡的母女倆。

小紅媽媽笨拙地一點點學著怎麼在醫院照顧好女兒,她每天早早地起床,早早地帶著小紅等在康復室的門外,然後每天晚晚地離開。雖然智力上有障礙,但是她作為母親的心卻和正常人沒有兩樣。每次小紅輸液時,為了防止小紅亂動,媽媽都會一直抱著她,就算是胳膊已經痠痛無力,她依然執拗地咬牙堅持。圖為小紅。

經過日復一日地治療,小紅終於開口說了第一句話:“媽媽。”媽媽聽到小紅嘶啞的聲音時,眼睛中迸發了驚喜的光,有些不敢相信。她拉著康復室內每一個人的手說:“女兒會說話了,女兒叫我媽媽了。”醫院的醫生和其他病人一直將這對母女的艱難處境看在眼裡,由衷地替她們感到高興。

小紅的好轉讓媽媽開心得好幾天睡不著,她興奮地跟丈夫說這件事:“女兒叫我媽媽了,醫生說只要堅持治療下去,小紅能有更大的進步,你等著她叫你爸爸。”媽媽說得眉飛色舞,可是電話那頭的爸爸卻是眉頭緊鎖,不知該如何開口。他為女兒的好轉感到激動,但治療費用的問題讓他的心情大打折扣。自己修電視的收入微薄又不穩定,這段時間以來,小紅的治療都是他跟親戚朋友借錢才能維繫下來。圖為媽媽在縫鞋墊。

可是眼看著女兒的治療有了起色,爸爸卻借不到接下來的治療費用了。聽著妻子在電話那邊開心的聲音,爸爸咽回了剛剛想說的話,而是說道:“你和小紅在醫院照顧好自己,好好治療,別的事都有我呢,不用擔心。”雖然身有殘疾,但他還是家裡的頂樑柱,他想為妻子女兒撐起希望的天。圖為小紅在做治療。

圖為媽媽和小紅。

女兒好不容易有了康復的希望,要是因為沒錢治療而耽誤了她,爸爸媽媽會自責後悔一輩子。可是怎麼做才能讓小紅的治療繼續,讓備受命運折磨的女兒好起來,爸爸愁眉不展。原創作品,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圖片故事#
5
最新評論
  • 會議活動拍攝丨拍前做攻略,成功率翻倍
  • 妻子發現兒子脖子長了個包,丈夫帶去醫院一查,偷著痛哭了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