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攝影>

“孩子已經少了媽,總得讓他像個正常人一樣活著。”楊玉梅看著身旁的小孫子範金燦,回想起兒媳不辭而別的那天,眼角慢慢溼潤。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原本幸福的家庭不復存在,如今為了給孩子治病,一家人只能靠打工艱難度日。

今年55歲的楊玉梅來自雲南宣威,靠種地維持基本生活,好在一家人相處和睦,兒子兒媳踏實能幹。2014年4月,兒媳懷孕的消息讓楊玉梅很是激動,由於兒媳體弱,從懷孕初期楊玉梅就無微不至地照顧著。

2014年12月19日,因為兒媳的體質原因,造成羊水早破,小孫子範金燦提前兩個月出生,這對升級為奶奶的楊玉梅來說是一個意外之喜。正當一家人沉浸在喜得貴子的喜悅中時,不幸卻也隨之而來。(圖為範金燦)

醫生告訴他們,小燦由於羊水早破且生產時間過長,導致嚴重缺氧引發了腦損傷,要立即住院治療,這當頭一棒讓楊玉梅有些懵懵的。剛來到這個世界不過幾個小時的小燦住進了加護病房,整整十七天,孩子在病房裡捱著。楊玉梅一家人在病房外也跟著提心吊膽,好在最後病情得到了控制,醫生說只要繼續做治療,就能慢慢好起來。(圖為楊玉梅)

半個月的擔心在這一刻終於卸下了,之後楊玉梅回家打理農活,兒子在工地幹活,兒媳在醫院陪孩子做治療,本以為這次生病只是個小插曲,一切都能慢慢好起來。(圖為楊玉梅給小燦擦臉)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兒媳便帶著小燦回家休養。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同富貴容易,共患難卻不易。

小燦五個月大時,楊玉梅從地裡幹活回來聽到孩子撕心裂肺地哭喊,她趕忙放下鋤頭往屋裡跑,只見小燦在床上大哭不止,卻不見兒媳的身影。楊玉梅找遍了房前屋後,才猛然反應過來兒媳是不告而別了。

“她嫌家裡窮,條件不好,可孩子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啊,怎麼捨得拋下?”楊玉梅的心裡充滿了不解,卻也無法改變已發生的事實,兒媳雖然走了,但日子還得繼續過下去。(圖為楊玉梅喂小燦喝水)

對於楊玉梅來說,她已經別無所求,只要小燦好好長大就知足了,可偏偏禍不單行。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一歲多時,楊玉梅發現他學不會走路,手腳根本不聽使喚。她趕緊和兒子商量帶小燦到醫院做檢查,醫生告訴他們孩子的情況是腦損傷引起的併發症,需要住院做治療。

來不及想太多,楊玉梅就拿出家裡所有的錢,又和親戚朋友借了不少,讓小燦住院接受治療。每天的治療對於僅僅1歲的孩子來講,是痛苦且難熬的,看著小孫子因為疼痛吧嗒吧嗒掉眼淚,這麼小的孩子就這麼遭罪,讓她心裡很不是滋味。兒子在外打工掙錢,楊玉梅每晚就在醫院打地鋪,有時候也會出去撿廢品攢點錢。(圖為楊玉梅陪小燦做治療)

一天天過去,小燦還是沒有任何起色,身上的錢都花完了,迫於無奈,楊玉梅只能先帶孩子回家,等攢夠錢再來醫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有錢的時候就做治療,錢花完了就回家。

楊玉梅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一心只想治好小燦。“孩子已經少了媽,不能讓他這輩子都這樣啊!”或許是上天也被觸動了,經過3年的治療,小燦終於可以勉強站起來走幾步路,這讓楊玉梅喜極而泣,她覺得自己看到了孩子好起來的希望。(圖為楊玉梅和範金燦)

然而,僅靠兒子一個人幹活來負擔孩子的治療費和一家人的生活開銷,實在難以維持。為了能省點花銷,楊玉梅就帶小燦到當地醫院做治療,相比於大城市高額的費用能稍微便宜些。日子一直精打細算得過,家裡的條件有限,每花一分錢都要反覆斟酌,甚至每頓飯都要細細盤算,她經常啃幹饅頭就著涼水往下嚥。(圖為楊玉梅陪小燦做訓練)

總以為堅持下去小燦就能好起來,可屋漏偏逢連陰雨,楊玉梅在這時卻倒下了。長年的過度勞累讓她的身體大不如前,嚴重時根本走不了路,到當地的醫院檢查。

“腿部骨質增生”這個診斷結果,讓楊玉梅感到措手不及。醫生告訴她,腿部增生造成壓迫神經,除了疼痛走不了路,還會造成關節變形,必須住院做手術。楊玉梅不想把錢浪費在自己身上,就一直靠吃止疼藥挺著。(圖為楊玉梅和範金燦)

這麼多年的治療,在小燦的身上總算有了一些成效,他能簡單的說幾句話,在攙扶下可以慢慢的走幾步路,對於楊玉梅來說這已經是上天賜予的莫大驚喜。醫生說,只要堅持做長期治療,孩子的狀況會越來越好。(圖為楊玉梅揹著孫子範金燦)

本該是讓人欣喜的事情,但想到過去的治療已經讓整個家庭負債累累,如今根本拿不出錢繼續做治療,楊玉梅心裡就發愁。

看著一旁的孫子,想到兒媳的不辭而別,她的心裡更加難受。“只要活著,這輩子再苦再累,都要治好他。”楊玉梅的腿已經沒辦法正常走路,但即便是一瘸一拐,她也不想放棄任何一絲希望。

4
最新評論
  • 會議活動拍攝丨拍前做攻略,成功率翻倍
  • rexroth比例閥4WRPEH6C3B04L-3X/M/24F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