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攝影>

一提到AI(人工智慧)相信大家都挺熟悉的了,畢竟這幾年“ AI相機”是各大品牌智慧手機(尤其是中高階智慧手機)推出時經常聽到的熱門詞語。

例如,年初發布的華為P30相機中的AI HDR+能精準優化逆光人像,讓臉部光線更加自然,呈現出驚豔的自拍效果

未開啟AI

開啟AI後

儘管我們經常聽聞AI相機能拍出很多令人驚豔的照片,但是實際上AI到底為我們的相機做出了哪些的貢獻,是不是好像知道但是有說不出來的感覺呢?

大多數人都對AI帶來的改變保持樂觀態度,但是如果過度依賴AI拍照也是有潛在弊端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這個弊端到底在哪裡

為什麼智慧手機相機要使用AI?

由於智慧手機的相機不能像單反相機一樣進行光學變焦,但是手機又想像單反相機一樣拍照怎麼辦呢?

這時AI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它使用演算法來代替光學過程,通過使用機器視覺來識別影象內容來提高影象品質。因此,無論AI相機做什麼,都屬於通常所說的計算攝影。

通過這種機器演算法,AI相機可以開發出自動識別場景,可用光線甚至場景角度的訣竅。這樣,當你使用相機拍攝的時候,你的相機就會識別出它正在拍攝一個人,食物,風景,動物等。不僅如此,AI相機還會為拍攝物件選擇最合適的曝光和色彩調節。

當然智慧手機相機中的AI不僅涉及場景識別,它還可以在多個方面發揮作用,如以下幾個栗子

AI場景識別:它可以檢測相機框內的物體(風景,人物,植物等),並相應地調整設定以獲得最佳影象。

人像模式:AI可以對人像進行邊緣檢測,面部識別,增強色彩配置,使面板光滑等。

夜間模式:要獲得良好的弱光照片,你需要使用AI來提高相片的清晰度。

簡而言之,AI能通過演算法訓練相機去識別前方的物體並實時對相片進行處理,妥妥的拍照小助手有沒有

AI場景識別

AI滲透在智慧手機上的相機裡的各個方面,但我們拍照最常用的還是【AI場景識別】。它可以檢測相機框內的物體(風景,食物,人物等),並相應地調整設定以獲得最佳影象。

AI場景識別比拼的就是讀圖能力,誰能讀出更多資訊,就更能呼叫有效的拍攝策略,從而達到提升最終畫質的目的。像華為、OPPO、Vivo、努比亞等品牌相機都有【AI場景識別/AI攝影大師】功能。

想啟用【AI場景識別功能】,可以開啟相機,可以直接在相機頁面點亮AI標誌,或者轉到“設定”裡啟用AI場景識別。

開啟這個功能後,AI可以幫助你自動識別場景並選擇最佳拍攝引數,或者將相機切換到所需的模式。同時,可以處理照片,增加對比度和色彩飽和度。

AI場景識開啟和沒開啟的區別

以華為P30為例,拍攝植物時,AI場景識別技術不僅能夠識別出綠葉,還會自動將植物的色彩飽和度拉高,讓拍出來的植物看起來更加好看,省去後期的麻煩。

未開啟AI場景識別

開啟AI場景識別

當拍攝遠處的植物時,AI場景識別會識別出“綠葉”,並使植物的顏色更加鮮豔。當鏡頭近一步靠近植物,花朵在畫面中的中的佔比變大,AI場景識別會自動切換到“花朵”,並通過良好的景深使花朵更清晰,從而使它成為焦點,同時模糊背景。在貼近花朵拍攝細節時,AI則會切換到“超級微距”,可在2.5釐米近的地方拍攝影象。

該不該一直開著AI場景識別呢?

拍照時開啟【AI場景識別】可以使我們的照片看起來更好,而且無需人工干預。這可以幫助攝影小白針對不同場景選擇最合適的曝光和色彩調節,更容易獲得具有專業的拍照效果和提升拍照效率。

但是如果我們對【AI場景識別】拍出來的圖片不滿意怎麼辦?畢竟不同人對不同的畫面風格喜好是不一樣,比如相片的拍攝手法、色彩風格的表現等等。如果每個人都依賴AI來拍照那麼拍出來的照片將會千篇一律,毫無新意。

【AI場景識別】是以一種科學演算法的方式去拍出相對標準化的照片,Al只能解決技術性的問題,而不能解決藝術問題。

畢竟優秀的攝影作品靠的是人的思想和藝術審美去創作出來的。人通過精細操作和思考創作出的作品會比藉助AI操作拍攝的作品更有靈魂更有活力。藝術性的攝影風格始終首先由人類進行創新和創造,然後再“傳授”到AI機器中。

當然AI學習特性也會讓今後手機的成像風格也變得千人千面,通過學習使用者的操作,生成特定的色彩色調,滿足不同人的喜好。

在創作過程中,我們可以適度利用AI來幫我們分析解決一些技術上的問題,但是想要拍出真正優秀的攝影作品,絕對是少不了拍攝者背後的思想和藝術審美的。

  • 會議活動拍攝丨拍前做攻略,成功率翻倍
  • 鏡頭下的美國機場,PK一下大興機場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