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攝影>

說到電影攝影機,如今在影視工業裡索尼的身影不太常見,但在攝影機數碼化的過程中,索尼是引領這一潮流的先鋒者,在早期,索尼VENICE積累下了大量的技術,擁有不少的擁躉,知名導演喬治·盧卡斯和詹姆斯·卡梅隆便是其中的代表。曾幾何時,索尼是專業電影攝影機的代表,擁有悠久的歷史,也創造過無數技術巔峰,讓我們來聊一聊索尼VENICE的輝煌歷史吧。

說到索尼的專業電影攝影機,不得不提的是HDW-F900,這臺機器是索尼與星球大戰導演喬治·盧卡斯合作開發的,併為其當年的電影《星球大戰前傳:克隆人的進攻》做拍攝準備,這臺機器採用了一塊2/3英寸的3CCD感測器,這一技術和我們昨天說的適馬的感測器頗有相似之處,只不過索尼是以一個稜鏡將光線分為三束,分別投射在3個不同的CCD上用以感應3種色彩。這臺機器能記錄1920*1080的畫面,在當時可以說是十分先進了。

時間來到了2009年,這一年,《阿凡達》的上映創造了影史票房記錄,這一記錄直到2019年才被《復聯4》打破。在拍攝《阿凡達》時,詹姆斯·卡梅隆與索尼聯合開發了一套3D攝影系統,使用了8臺索尼的HDC-F950和8臺索尼CineAlta F23數字電影攝像機,據傳聞,整套系統耗資1400萬美元,而當時影片的製作成本就高達5億美元。從這時候起,3D電影漸漸成為了院線影片的主流,大家前往電影院戴上3D眼鏡的時候,都應該感謝索尼為大家帶來這麼豐富的視覺體驗。

在2011年,索尼推出新一代的CineAlta系列數字電影攝影機F65,以應對RED等廠家的瘋狂追趕,這是世界上第一臺具備8K拍攝能力的專業電影攝影機,這一水平直到2016年才被RED追平。在此之後,索尼於次年釋出了F55,這臺攝影機沒有F65那麼可怕的效能,F55擁有4K拍攝能力,既可以拍電影,也能拍攝電視劇或者是紀錄片,相對於F65,親民的價格讓它受到很多導演的歡迎,就連我們熟悉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也是用F55拍攝的。

隨著電影攝影機的畫幅開始逐漸擴大,從主流的super35擴大至全畫幅尺寸,甚至有些產品已經超過了全畫幅尺寸,索尼作為行業的技術代表之一,自然也不會落於人後,索尼釋出了能拍攝6K 30P的VENICE系統,2019年釋出的FX9便是其中的新款代表之一,這款機器採用了17:9的全畫幅CMOS,採用索尼E卡口,可以使用豐富的E卡口鏡頭,也能利用E卡口優良的轉接效能來轉接其他卡口的鏡頭進行使用。FX9具備了索尼的S-Cinetone色彩科學,簡化了影視製作的流程。

在2020年,索尼又釋出了新款的VENICE攝影機FX6,從名字來看,這是一臺定位比FX9稍低的機器,其4.8萬元的價格也證明了這一點。FX6具備一塊1020萬畫素的全畫幅CMOS,可拍攝4K 120p畫面。這款機器十分輕巧,機身重量僅890g,稍有常識的攝影師都不難看出,如果長時間使用這款攝影機,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1020萬畫素帶來的是優秀的感光效能,FX6具備雙原生ISO,一檔是ISO 800,一檔是ISO 12800,在弱光下拍攝會有不錯的效果。同樣的,FX6也具備了和FX9一樣的S-Cinetone色彩科學,在製作流程中能夠進一步減少工作量。

索尼是一家善於傾聽使用者意見的廠商,之前傾聽了喬治·盧卡斯和詹姆斯·卡梅隆的意見,為他們定製了專用的攝影機,如今,索尼聽到了使用者對於小型化的呼聲,一臺小巧的口袋型VENICE攝影機FX3已經箭在弦上。

索尼專品領域有大量的技術積累,為近幾年索尼在民用消費領域的大殺特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民用消費領域的小型化等特點也轉過頭來反哺專品領域對於小型化的需求,導演在一些特殊角度往往需要小型攝影機,在以往,只能使用一些消費品相機來作為替代品,如今看著即將釋出的FX3,或許有不少導演已經摩拳擦掌了吧。

6
  • 會議活動拍攝丨拍前做攻略,成功率翻倍
  • 拍攝的愉悅感從哪來?百視悅R7監視器+T2題詞器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