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攝影>

在日常的攝影教學中,最常被學員問到的事情就是推薦適合風光攝影的相機。隨著廠家即將年後開業促銷,我撰寫此文、給有打算購置器材的讀者參考。

給初學者的兩個忠告

1、不是越貴的相機就拍風光越厲害,比如有的高階型號是專門拍攝體育賽事、動物等快速運動的物體,其頂級的高感、對焦和連拍能力對於自然和城市主題意義不大,反而會有低畫素的短板;

追逐高感的野生動物拍攝

2、隨著手機拍照功能日益提升,一些低端的機身所拍照片在畫質上並沒有太大的優勢,專門花幾千塊錢還要增加旅行的負重,非常不划算。

日新月異的手機攝影技術

我的推薦標準

首先至少要全畫幅機身。所謂“底大一級壓死人”,目前入手APS-C畫幅的低端型號真的不如買個好點的拍照手機,還省去了後期學PS的麻煩;要想得到專業級效果,那就上全畫幅。

不同畫幅相機的感應器

其次,風光攝影最需要的是畫素和寬容度。畫素越高,則記錄風景的細節越豐富;寬容度越大,那麼拍攝日出、日落等大光比環境的時候不會過曝或者死黑。

蘭拓的寬容度評測

在這一點,傳統上講尼康和索尼會更有優勢,但是自從佳能5D4型號出來之後,兩邊的差距就不是很大了。

最後,就是全天候能力配套鏡頭群。說得通俗一些,風光拍攝經常要到冰天雪地或者酷熱環境,機身還要保證能夠正常工作。為了適應不同的取景題材,也要經常更換不同焦段、乃至特定功能的副廠鏡頭。

零下20多度的賽里木湖冰泡

炎熱的沙漠環境

初學者型號

尼康D610(定價5000元左右)

佳能6d (定價6000元左右)

尼康D610

佳能6D

這就是尼康和佳能最便宜的兩款全畫幅相機,隨著後續型號的推出,價格已經比一些新出的APS-C畫幅相機還要低一些。

如果真要說不足的話,畢竟是年份較早的機器,操控體驗可能稍差。

至於這兩款機身的區別:D610的寬容度強一些,更適合拍攝日出日落的主題;6D的噪點控制能力好,拿去拍星空非常不錯,很多職業玩家都買來做天文改機。

進階型號

尼康D780(定價12500元左右)

佳能6D2(定價9000元)

尼康D780

佳能6D2

這是兩個中端定位的全畫幅,之間的價格差距主要來自於尼康和佳能的型號並不是一一對應的。準確地說,當初尼康釋出D750到後來升級D780,一定程度就是在存心當市場的“攪屎棍”。。。

既然說是進階款,那麼就聊一聊怎麼個進步?

在畫素層面並沒有太大的改善,依然是2400萬的水平,但是寬容度和噪點還是提升了不少。前文中對初學者型號之前還做了各自優勢的比較,那麼到了進階型號則有了趨同的感覺。

值得多花錢的理由,主要集中在D780的翻轉屏還有撥盤的控制性上。風光攝影經常要低機位拍攝,一個可以翻轉觀察的背屏能大幅減少我們彎腰、下蹲的痛苦。

至於到現在還沒有提及索尼的機型,因為其定價天然偏貴、而且A7系列直到3代才大幅改善電源的短板。。。

專業型號

尼康850(1萬8左右,我的自用型號)

佳能5D4(1萬7左右)

索尼A7R4(1萬9左右)

富士G50r(2萬7左右)

尼康D850

富士機身

基本上到了這個定價,對於拍攝風光主題來說,已經完全夠用了。傳統的旗艦機主打體育新聞,一些最新的高價機型則是強化了影片拍攝的能力,來迎合新的風口——這些對於追求極致風景的攝影師來說其實意義不大。

畫素達到了4500萬到6100萬的水平,直接翻倍的細節在大螢幕上看會非常過癮:我當時入手了D850後,就是也順便買了個專業顯示器來方便欣賞。

寬容度也大幅提升,還新添了自動景深合成等功能,把從前那些需要繁瑣操作而被視作高階的技巧,變成了路人的水平——這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創作的手法。

至於富士的機型也值得考慮,因為這是跳水價的中畫幅,更大的感應器也帶來了更好的畫質。如果預算寬裕,也可以考慮。

最後的話

我一直的觀點就是適當當個器材黨。

盲目靠升級裝備、卻沒有提升自己的拍攝技巧,固然不可取;但是對於風光類題材來說,高階的機身也的確能避免很多硬傷的出現、以及立竿見影的畫質改善。

在有限的預算之下,選擇一個合適的機型就尤為重要。價格只是個參考,瞭解不同定價背後各自的功能定位,才是必備的功課。

我的作品

推薦下我的線上課

這是我精心製作的風光攝影課程,完整介紹了前期拍攝的器材、引數、規劃、構圖,和後期的修圖技巧,以及航拍、銀河、海景、建築等專題知識。

感謝支援!~

9
  • 會議活動拍攝丨拍前做攻略,成功率翻倍
  • 億級畫素的方向確實沒錯!自拍一億畫素前置相機很快就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