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攝影>

產品概述

基本資訊(1-3)

α1釋出於2021年1月26日,國內預計在2021年3月15日正式出貨。

海外定價6500美元(約合人民幣4.19萬),國內定價47999元。

α1 = Alpha 1 = ILCE-1。

進一步瞭解

CMOS和影像處理(4-14)

全畫幅約5010萬畫素Exmor RS CMOS。Exmor RS屬於堆疊式/層級式結構,且α1的CMOS內建了DRAM快取記憶體。

根據索尼中國提供的QA,α1的CMOS沒有低通濾鏡

BIONZ XR由兩塊晶片組成,不同於過去意義的雙處理器。

—— 此前索尼大部分相機也是BIONZ X+前端LSI兩塊晶片,部分高畫素型號還有第三塊晶片。

標準感光度ISO 100-32000,可擴充套件至ISO 50-102400。

所有拍攝選項下,α1的RAW檔案都是14bit

α1是首款支援無失真壓縮RAW(單個檔案大小為50-80MB)和“小”JPG(比“標準”壓縮比更大、檔案更小)的索尼微單。

支援陰影(暗角)、色差、失真的鏡頭補償。根據以往的產品介紹中,可以確定BIONZ系列處理器具有衍射補償功能。

與α7SIII一樣在機身上配備了紅外白平衡感測器,可在LED和人造光下提供更準確的白平衡。

與α7SIII一樣支援10bit的HEIF圖片格式。

與α7SIII一樣在用創意外觀替代了以往的創意風格。

設定為M或S大小時,可在全畫幅和APS-C畫幅之間實現無縫切換 —— 即從全畫幅M尺寸切換到APS-C畫幅時,照片畫素保持為2100萬(以前型號則是以APS-C畫幅畫素為基準再砍一刀)。

防抖(15-20)

搭配具有防抖功能的鏡頭時,鏡頭負責俯仰/搖擺防抖,機身負責X/Y平移防抖和旋轉防抖;且無法單獨使用機身防抖或鏡頭防抖。

—— 佳能、尼康、松下、富士、奧之心(奧林巴斯)都能讓鏡頭防抖和機身防抖協同工作,從而提高俯仰/搖擺軸的防抖效果。松下全幅微單可以選擇機身+鏡頭協同防抖,或只使用機身防抖。

機身防抖沒有針對搖攝的選項;使用帶防抖模式的鏡頭時,MODE2適用於搖攝。

使用三腳架時務必關閉機身防抖。

利用機身防抖實現“搖搖樂”(畫素轉換多重拍攝,簡稱PSMS)。4張模式增強畫面細節,16張模式增強畫面細節並提高畫素(17280×11520=1.99億)。必須使用電腦軟體進行合成。除了索尼的Imaging Edge外,還可透過PixelShift2DNG(將會透過版本更新加入α1的支援)將合成後的ARQ檔案轉換為Photoshop、Lightroom等軟體識別的DNG格式。

增強防抖有約10%的畫面裁切,不適用於8K影片、120p或更高以及S&Q影片拍攝,也不推薦配合200mm以上鏡頭。

關閉防抖下拍攝的影片可在Catalyst Browser中使用陀螺儀資料進行後期數碼防抖,並能自行選擇裁切比例。

對焦(21-25)

759個相位檢測對焦點覆蓋(全畫幅)約92%畫面範圍。且在APS-C模式下,相位對焦點依然是759個。

—— 邏輯上的對焦點數量取決於影象處理器,與相位檢測畫素並非一一對應。

索尼α1的眼部優先對焦有人(可選擇左/右眼優先)、動物(主要面向貓/狗,可選擇左/右眼優先)、鳥類共3個選項,但只有人眼對焦可在影片拍攝中使用。

—— 佳能EOS R5/R6的動物檢測AF(包含貓/狗/鳥)可以識別形體、頭部和眼睛,可用於影片拍攝,且在畫面中佔比較小的物件也能正確識別。

使用F2.0光圈鏡頭時支援-4EV對焦,也就是說使用F1.4鏡頭時可以支援-5EV對焦。

—— 佳能EOS R5/R6使用F1.2鏡頭達成-6EV對焦。同樣使用F1.4鏡頭時,差距小於2/3EV。

搭配部分鏡頭時,支援F22光圈時的連續對焦(主要用於慢門拍攝)。

可設定自定義按鍵在拍攝過程中暫時停止面部跟蹤。

快門與閃光燈(26-31)

抗畸變電子快門(非常小的果凍效應)具有最高1/32000秒速度、1/200秒(APS-C畫幅1/250秒)閃光同步速度和0.042秒快門時滯。不支援B門,連續拍攝時無法設定低於1/2秒的快門時間。

—— 快門時滯略長於α9系列的0.033秒。

彈簧+電磁雙驅動機械快門具有最高1/8000秒速度、1/320秒以上閃光同步速度和0.02秒快門時滯。開啟開啟閃光同步速度優先功能可以實現1/400秒(APS-C畫幅1/500秒)的閃光同步速度,讓提供比在HSS高速同步模式下更高的輸出功率。

因為無法關閉電子前簾,使用大光圈鏡頭時請記得設定為電子快門。

可在相機上對HVL-F28RM、HVL-F45RM、HVL-F60RM閃光燈及FA-WRC1M引閃器進行功能設定;搭配大部分新型閃光燈時,支援人臉識別閃光。

與升級韌體後的α9II一樣,可以選擇在關閉相機時落下機械快門來為CMOS遮擋灰塵。注意!機械快門幕簾其實比CMOS更脆弱

清晰影像縮放功能現已支援電子快門。

總結下α1上保留機械快門的意義:

- 提供比電子快門更高的閃光同步速度

- 提供比電子快門更低的快門時滯

- 支援閃光燈同步介面

- 實現B門拍攝

- 實現低速快門(比1/2秒更長)連拍

- 關機後給CMOS遮風擋雨

連拍(32-35)

關於α1的高速連拍效能

- 電子快門、JPG或壓縮RAW時,可實現最高30fps的無黑視連拍(使用AF-C連續對焦時,部分E卡口鏡頭只能達到20fps或更慢,轉接鏡頭可能只有10fps);

- 電子快門、無失真壓縮RAW或無壓縮RAW時,可實現最高20fps的無黑視連拍(使用AF-C連續對焦時,部分E卡口鏡頭只能達到15fps,轉接鏡頭可能只有10fps);

- 機械快門時,可實現最高8fps的實時取景連拍(10fps下的取景有時滯)。

索尼α1是第一款可在14bit RAW時達到30fps連拍的相機。作為參考,索尼α9II是12fps(無壓縮RAW+電子快門),α7RIV是約7FPS(無壓縮RAW+機械快門);佳能EOS 1DX3是20fps(實時取景+機械快門),EOS R6是12fps(電子前簾快門),EOS R5是8fps(電子前簾快門);尼康Z 7II是9fps(高速連拍延長模式)。

▲ 支援AF-C + 30fps連拍的鏡頭(截止到2020年1月)

官方資料為使用CFexpress Type A卡時,30fps下可持續連拍約165張壓縮RAW;20fps下可持續連拍約238張壓縮RAW或96張無失真壓縮RAW。

電子快門有Lo、Mid、Hi、Hi+共4擋連拍速度可供選擇。預設設定下,4擋速度分別是5/15/20/30fps。

—— 佳能EOS R5/R6、1DX3的電子快門連拍速度只有1檔,最高20fps。

▲可自定義不同釋放模式下的快門速度。

α1支援兩種防閃爍拍攝

- 防閃爍拍攝(降低熒光燈造成的閃爍)由相機自動控制連拍時的快門釋放時機,適用於靜態拍攝(機械快門及電子快門);

- 高頻防閃爍(降低LED光源及熒光燈造成的閃爍)需要手動微調快門速度,既適用於靜態拍攝(機械快門及電子快門)也適用於影片拍攝

▲透過手動微調快門速度迴避高頻閃爍。

影片拍攝(36-44)

索尼α1的8K影片僅可選擇XAVC HS(H.265);4K影片可選擇XAVC S(H.264)、XAVC HS(H.265)和XAVC S-I(All intra),且10bit、S-LOG/HLG與H.265並非繫結關係。

—— 佳能EOS R5的8K影片可選擇12bit RAW內錄,所有格式下開啟C-LOG/HLG能選擇H.265編碼。

索尼α1的8K影片有8.6K超取樣,全畫幅4K影片為2×2畫素合併(24-60p是先合併到4.3K再超取樣到3840×2160;100-120p則是畫面中心7680×4320的2×2合併,有約1.1x畫面裁切),Super35畫幅4K影片有5.8K超取樣。

—— 佳能EOS R5的8K影片是點對點(CMOS寬度剛好為8192畫素),全畫幅4K影片可選超取樣(最高30p),裁切4K影片有5.1K超採(1.6x裁切,最高60p)。

索尼α1的8K影片並沒有用滿整個CMOS寬度(3:2照片是8640×5760,16:9照片是8760×4864),Super35畫幅影片略大於APS-C畫幅拍照的視角(APS-C畫幅16:9照片是5616×3160,Super35畫幅4K影片是5760×3240超取樣)。

—— 此條極度吹毛求疵,屬於無用的知識。

與α7SIII一樣,1920×1080 200p或240p影片的原始解析度為1408×804。

α1是首款具有S.Cinetone(圖片配置檔案)的索尼微單相機,與FX6、FX9等產品具有一脈相承的色彩科學。

與α7SIII具有相同的散熱結構,官方資料是在25℃下可以錄製超過30分鐘的8K 30p、4K 60p或10bit 4:2:0影片。

▲Σ型散熱結構

與α7SIII一樣具有更靈活的AF過渡速度與靈敏度設定。

支援數字音訊MI介面(需配合ECM-B1M或XLR-K3M麥克風),可選擇最高48kHz / 24bit 4通道記錄模式。

支援4.3K 60p 16位RAW輸出,目前還未宣佈相容的硬碟記錄儀。

取景器(45-48)

與α7SIII一樣擁有目前規格最高的0.64英寸944萬點OLED EVF。

提供兩擋放大倍率可供選擇:“標準”為0.9x放大倍率(41°視角,25mm眼點),“縮小”則使用取景器中心約60%區域(33°視角,33mm眼點)。

幀速率設為“標準”(60fps)或“高”(120fps)時可選擇使用“標準”或“縮小”倍率,且“高”幀速率下解析度會有降低。幀速率設為“更高”(240fps)時,固定為“縮小”倍率,此時解析度為1600×1200。

使用電子快門時可以開啟低幀速率限制功能,透過插幀改善低於1/60秒快門時的取景效果。

儲存(49-52)

兩個卡槽均相容UHS-II SD卡和CFexpress Type A卡。

V60 UHS-II卡可滿足絕大部分XAVC S和XAVC HS影片錄製(包括8K 30p 400Mbps) ,V90 UHS-II卡可滿足所有普通影片和絕大部分S&Q影片錄製,XAVC S-I 4K 120p和XAVC S-I HD 240p錄製必須使用CFexpress Type-A卡。

▲S&Q拍攝需要考慮速度倍率,如120fps速度錄製24p影片,XAVC S-I 4K最大為240Mbps*5=1200Mbps。

V速度等級認證的UHS-II SD卡(例如閃迪300MB/s UHS-II卡)和透過第三方介面卡轉換的NVMe固態硬碟,僅可錄製100Mbps、200Mbps的低位元速率影片。

實測照片拍攝時的機內寫入速度可以達到約600MB/s,所以RAW格式、高速大量連拍推薦使用CFexpress Type A卡。目前CFexpress Type A有且僅有索尼CEA-G一款產品,最大容量160GB(實際容量約148GB),可以儲存約2000張無失真壓縮RAW檔案(單張50-80MB)。

連線(49-57)

支援5GHz和2×2 MIMO(802.11a/b/g/n/ac)的Wi-Fi連線,支援無線PC遙控拍攝,無線FTP傳輸速度比α9II快約3.5倍。

—— 想要實現2×2 MIMO特性,佳能1DX3需要另配約4600元的WFT-E9無線傳輸介面卡,EOS R5需要另配約6600元的WFT-E10C無線傳輸介面卡並喪失12fps連拍特性。

USB-C介面支援10Gbps傳輸速率。

micro USB介面用於連線遙控器。

內建千兆RJ45有線網口,支援聯機遙控拍攝,可提供比α9II更快的檔案傳輸速度。

配備全尺寸HDMI介面。

檔案管理(58-64)

使用雙卡儲存時,可根據尺寸和檔案質量分類儲存JPG檔案。

支援快速格式化。

可自定義新資料夾的名稱。

可重置資料夾序列號。

可選擇儲存的資料夾。

日期時間設定中增加了秒。

在Imaging Edge的View中,可以顯示照片的對焦點。

電源管理(65-68)

CIPA標準續航能力是約530張(使用LCD)或430張(使用EVF)。

支援USB PD充電/供電,實測影片錄製時的最大供電約15W。

在拍攝靜態照片時,可設定自動關閉螢幕的時間。

可關閉自動休眠功能,滿足遙控拍攝等場景的使用需要。

其他(69-76)

與α7SIII基本相同的機身輪廓。機身標準重量達到了737g,是目前最沉的索尼微單。

—— 除了徠卡、松下5款“巨單”外,佳能EOS R5也比索尼α1重1g。

傳統的翻折式液晶屏,3.0英寸約144萬點的規格也與α7RIII、α7RIV、α9系列等產品相同。

相容VG-C4EM豎拍手柄,可容納兩塊FZ100電池。

與α7SIII相同的新選單,支援觸控操作。

與α7SIII一樣支援自動畫素對映。

與α7SIII一樣在使用手機遙控拍攝時可以觸控手機螢幕任意位置來選擇對焦點。

與α9II一樣支援語音備忘錄,可以為照片附加最長60秒語音。

12
  • 會議活動拍攝丨拍前做攻略,成功率翻倍
  • 6000元相機可以拍月球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