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攝影>

這組照片攝於東京銀座,日本旅遊時所攝。身處東京,全程都是由在日本泡了好幾年的留學生也是我的老同學大毛貼身陪遊。

匆匆一瞥的遊客在感受別國時往往容易戴上“有色鏡片”,將自己所熟悉的文化作為參照物去對比別國文化,實際上鏡片度數是深是淺,遊客本身常常不得而知。

和大毛的共同經歷裡,我們參透出一條公式:遊客視角的what's new? × local people的理所當然 = “原來如此”

遊客視角對日本的隱藏情感被三個字一針見血地戳破——沉悶感。大毛的男朋友鵬鵬(同樣是在日本多年的留學生)說,日本適合旅遊,不適合長住。我問為什麼,他支吾了幾秒,說出那三個字。

可是這樣的沉悶感到底是從何而來?鵬鵬只用事例簡單一筆帶過:所有人在社交時都是客客氣氣的,但回到家裡就會馬上換副嘴臉,寡言冷漠。

日本畢竟是一個活生生的國家,而不是快經濟下倉促建成的度假小鎮,這個國家會成長、會跳躍、會思考、也會生病。

【2019影像生活節】

重磅推出2019影像生活節

影像 展覽 市集 演出 美食

更有各種有質感也有腔調的創意體驗

這一次 不允許任何有趣的人錯過

最新評論
  • 1 #

    長期在中日兩地奔波,近期幾乎都在日本。就我很了解的關西地區,是很溫情的,生活很愜意,沒有壓力,沒有沉悶。東京究竟如何,不了解,只有走馬觀花。

  • 2 #

    在日本生活過三年,確實,平淡如水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適合於那些天天要歲月靜好的人

  • 3 #

    日本街頭乾淨整潔,關鍵是隻要是街上視覺能看到的物體都是規規矩矩的,劃上的白線商家不會擺物品逾越此線,雖然街道窄從遠處看整整齊齊挺舒服的,日本人在細節,規矩,自律上做到極致。

  • 4 #

    這位留學生的話只能代表他接觸的群體,並不具有廣泛性。留學生絕大多數還侷限於生存,並非生活。

  • 5 #

    東京人都很冷淡的

  • 6 #

    我今年二月同女兒去了日本東京自由行六天,東京很繁華也算是便利,銀座那條最繁華的步行街除了聽見中國遊客買買買推著的大行李箱的軲轆聲,聽不到人聲喧譁,只有一個感覺,壓抑,所以如讓我在日本長住我也真受不了,人與人之間客氣,沒見過一個開懷大笑的人,我於是明白了為什麼日本那麼多人自殺,也那麼多奇葩變態的人,從出生就要求被規矩,一言一行都有規矩,多數人要麼在壓抑中死去,要麼在壓抑中瘋狂宣洩

  • 7 #

    歸結為沉悶感是否恰當準確放下不說,其實各花入個眼,有喜歡規矩平靜教科書一樣的生活,也有喜歡喧鬧活躍充滿變數和妥協的生活

  • 8 #

    不習慣國內旁若無人的大聲說話,

  • 9 #

    滿街的大喇叭 說話唯恐全世界聽不到

  • 10 #

    心態問題,青年人眼中的社會生活感受以及想要的生活方式和中年人、老年人有幾個等級差,甚至是顛覆性的,社會的公平、正義,身受的安全感,對未來的期望、展望,應該有所思考。一個潔身自好的人對於生存環境的感知,在生存的基本物質需求無虞之後,首要的是秩序、自由、安全、持續,日本目前顯然是這樣的。

  • 11 #

    大家都嵌在一個模式裡,很難突破。想想看,幾千年了,都是天皇一統,一個企業,一個作坊,幾百年,膩不膩?3日不見,當刮目相看,沒有的!

  • 12 #

    強大的國家,國民都沉靜。

  • 13 #

    哈哈!沉悶感!回來吧中國不沉悶

  • 14 #

    中國大媽天天廣場舞叫你很歡樂?

  • 15 #

    主要還是日本物價貴,隨便買什麼東西都幾百上千的

  • 16 #

    哈哈,回國跟著網路噴子一起瘋吧

  • 17 #

    我們直接在社會上粗言穢語打架鬥毆,這才熱鬧?

  • 18 #

    中國某種程度上極有可能面臨同樣的社會問題!

  • 19 #

    經濟高增長後進入平臺期的社會都是平和的(沉悶感),中國慢慢也開始沉悶了

  • 20 #

    每個人都是客客氣氣的比中國的熟人社會好

  • 會議活動拍攝丨拍前做攻略,成功率翻倍
  • 新加坡的天空,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