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3月16日晚,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但火箭在飛行期間出現異常,最終沒能把衛星送入預定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那麼,長征七號改是怎樣的一款火箭?與此前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有什麼不同呢?此次發射失利對中國航天有什麼影響嗎?

長征七號改(長征七號甲)是中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運力介於中國新一代小型與大型火箭之間。這款火箭是從長征七號的基礎上研製而來,此前長征七號分別在2016年和2017年兩次成功進行了近地軌道發射任務。

長征七號改是一款三級火箭,全長達到60米,芯一級和芯二級的直徑為3.35米,芯三級的直徑為3米。長征七號改的一級火箭和助推器所用的火箭發動機與長征五號(“胖五”)的助推器一致,都是YF-100,這是推力達到120噸的液氧煤油發動機。二級火箭的發動機為YF-115,這是推力為18噸的液氧煤油發動機。三級火箭的發動機為兩臺YF-75,這是推力為8噸的液氫液氧發動機。

長征七號改的起飛品質為573噸,其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轉能力為7噸,運力在全球現役火箭中位列第11。這款火箭將會主要承擔中國通訊衛星的發射任務。長征七號改是一款模組化的低溫火箭,這不但在成本控制方面有好處,而且也可以有效降低對生命和財產的威脅。不過,在長征七號改的首次發射任務中,並沒有取得成功,事故原因還在調查之中。

長征七號改首飛失利會帶來什麼影響?

科研之路從來就不是陽關大道,一路上必然會充滿荊棘,難免會出現失敗,尤其是像航天這樣高風險的科研。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航天在研製新火箭時經歷過了一系列的挫敗。但經過不懈努力,困難逐漸被克服,中國航天的成功率躋身全球領先行列。

​據悉,長征七號改的問題可能出現在第三級,這或許會推遲使用這款火箭發動機的火箭發射任務。但不管怎樣,長征七號改首飛失利對中國後續的航天發射任務影響很有限,這一次失敗不會阻擋中國航天前進的步伐。通過航天科研人員的努力,我們最終一定會取得成功。

此前,對於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意義非凡的長征五號也經歷過失敗。長五在2017年的第二次發射期間,一級液氧泵出現故障,導致火箭最終沒能把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後來經過大規模的排查和改進,長五終於在2019年年底成功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未來,中國的空間站建設、月球取樣返回、火星探測等一系列的重大航天發射任務都要依賴於長五。

總之,航天活動伴隨著相當高的風險,無法保證每次任務都能完全成功。新的火箭還要進一步測試,這是未來成功發射的基礎。失敗不可怕,我們仍然要大力支援航天科研人員,相信他們會讓我們實現更偉大的太空夢。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中國傳出一壞訊息!火箭首發出現異常,會影響中國日後的航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