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3月12日,中美加科學家團隊在北京宣佈,他們在緬甸白堊紀琥珀中發現了一隻有史以來已發現的最小的恐龍,到底有多小?如果跟現代生物比較的話,就跟一隻蜂鳥差不多!

發現最小的恐龍:眼齒鳥的團隊是大名鼎鼎的邢立達博士團隊,他們已經有多個第一,包括第一枚亞成鳥琥珀、第一枚介形琥珀、第一枚蛙琥珀、第一枚古鳥琥珀、第一枚恐龍琥珀、第一枚雛鳥琥珀、第一枚古蛇琥珀等等,不得不說邢立達博士運氣不是一般的好,當然也使得他所在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排位也水漲船高。

關於最小的恐龍:眼齒鳥

這隻眼齒鳥的來自於一枚琥珀化石,它已經被嵌在這塊琥珀中將近9900萬年,這枚琥珀來自緬甸北部的克欽邦胡岡谷地,這裡是著名的窺探白堊紀的視窗之一,因為9900萬年前正好是白堊紀晚期的剛剛開始。

發現的這枚琥珀中包裹了一個完整的動物頭骨,通過複雜的技術重建其3D結構,再經過相位恢復,斷層重建,最終獲得一個完整的頭部結構。

可以看到它與現代鳥類頭部的結構已經非常接近,這個骨骼的長度僅僅只有14毫米,有一個帶齒狀突起和喙尖端的倒鉤的喙,現代鳥類中這種結構也挺常見,不過大多存在於捕食魚蝦的鳥類喙部,比如秋沙鴨、鰹鳥等,可以分析這種具有粗短喙部的眼齒鳥應該不會像和它大小類似的蜂鳥那樣吃蜂蜜的。

不過也有灰雁、番鴨等食植性鴨科鳥類也具有喙緣鋸齒,不過眼齒鳥的還不算喙緣鋸齒,應該還是牙齒到喙緣鋸齒的過渡期,眼齒鳥的牙齒左右側加起來高度高達100多顆,跟它那麼小的頭部相比,簡直就是一把銼刀。另外從眼齒鳥頭部尖銳的喙緣鋸齒分析,應該是一種捕食昆蟲的鳥類,這個結構讓它效率提高不少。

眼齒鳥的頭部眼球佔了非常大的比例,這個和現代鳥類幾乎就沒啥差別,但眼齒鳥的鞏膜小骨形狀和現代某些蜥蜴類似,這點讓邢立達博士團隊感到非常困惑。從眼齒鳥頭部比例復原的體型來看,體重只有1.95克,身長只有5.5釐米,比我們了解的蜂鳥還要小一些這是發現的最小的古鳥了,當然在白堊紀的它還算是最小的恐龍。

這種最小的恐龍會一直留存到現在嗎

這可能是大家最感興趣的事情,畢竟如果在現代的地球某個地方發現了恐龍的話,那絕壁是一個超級新聞,而這麼小體型的恐龍,按理應該非常有可能生存下來,那麼事實會是怎樣嗎?

恐龍是怎麼滅絕的?

恐龍的滅絕公開的說法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導致了全球性的大災難,海嘯和大火席捲了全球,而且次生地震和火山噴發讓地球陷變成了地獄,大量的動植物毀滅,只有對環境要求極低的物種才能在這場浩劫中生存下來。

當然還有一個蜥蜴人的版本,說的是兩個外星種族因為銅礦在地球上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戰爭,最後導致地球環境被嚴重破壞的方式結束了戰爭,雙方拍屁股走人了,大量生物滅絕當然也包括恐龍。

但無論如何恐龍都滅絕了,然而卻不是全部,因為從三疊紀開始出現的哺乳類留存了下來,從侏羅紀開始發展起來的、已經開始向鳥類演化的恐龍也生存下來了,現代鳥類就是從這些小型恐龍發展起來的!所以要說恐龍的後代在地球上到處是其實也沒錯,而從出土的化石研究來看,當時的鳥類已經具備了飛行功能,儘管可能不太擅長,但足以讓它們的活動範圍成百上千倍的擴張,這使得讓它們具有比其他恐龍沒有的優勢,而較小的提醒意味這對環境要求低,在這場災難中更易生存。

眼齒鳥是蜂鳥的祖先嗎?

看起來兩者並無關係,由於極小體型的蜂鳥很難儲存化石,因此迄今為止找到的最早的蜂鳥化石是在3000萬年前漸新世的歐洲蜂鳥化石。同樣道理眼齒鳥的話是一樣難以尋找,如果不是在琥珀中被發現,眼齒鳥很難為人所知!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馬斯克:聯盟號是上世紀50年代設計的,它為什麼還在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