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作為一顆蔚藍色的生命星球,地球在46億年的演化生涯中,孕育出了不計其數的生物,其中有部分生物早已在地球上消失。下面是10種已滅絕的史前哺乳動物,通過它們與人的比例圖,來了解一下它們到底有多大,它們曾經是怎樣的存在。

一、上犬

體長1.5米,肩高0.9—1.1米,體重80—130千克。上犬相當於現今北美灰狼的兩倍大,魁梧的體格加上頑強不屈的群體力量使這些可怕的動物成為當時北美洲很多素食者的夢魘。

儘管上犬在中新世晚期叱吒風雲一時,然而隨著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初期全球氣候的轉冷轉幹,上犬隨同氣候的轉變也銷聲匿跡於地球歷史的長河中。

二、美洲擬獅

全長4.5米,尾長1.5米,肩高0.9—1.3米,體重200—500千克。美洲擬獅是冰河時期(200萬年)遊弋於北美大陸眾多食肉動物中體形第二大的一類,不僅在美洲的貓科猛獸中是龐然大物,還是地球上從古至今最大的貓科動物。

在全新世開始時,美洲擬獅因為冰川期結束和食物匱乏而滅絕。

三、莫尼西鼠

全長3米,肩高1.2—1.5米,體重400—1100千克。跟我們熟悉的老鼠完全不同,莫尼西鼠是一種已經滅絕的巨型老鼠,體形大如公牛,是迄今已知最大的齧齒動物,生活於距今約400萬年前的南美地區。

由於氣候變化讓棲息地變得乾旱,再加上其他猛獸的入侵,莫尼西鼠在激烈的生存競爭中敗下陣來,由此滅絕。

四、南美短面熊

體長3.6米,肩高1.8—2.0米,體重980—2040千克。分佈於南美洲地區,生存年代為更新世早期到中期(200萬到70萬年前),是當時陸地上體型最大,力量最大的肉食動物,也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哺乳類食肉動物。

至於南美短面熊的滅絕,學術界認為是由缺乏大型動物這些食物,還有人類進入南美洲引起的。

五、大角鹿

肩高2.1米,體重1300千克。之所以叫大角鹿,是因為它的角大得驚人,角面寬度通常有2.5米。大角鹿生活在300萬年至12000年前的亞歐大陸,是體形最大的鹿,以愛爾蘭地區的一種最為著名,所以又叫愛爾蘭麋鹿。

有理論認為,大角鹿由於不能承託過分大的角而滅絕,但該理論卻於1974年前沒有太多的驗證。也有說法指出大角鹿的滅絕是人類的存在和棲息地減少聯合造成的。總之,大角鹿在個別地方上消失的成因有多個理論,但最終在亞歐大陸上的消失卻沒有定論。

六、步氏巨猿

站立身高3.0米,體重560千克。步氏巨猿生存於100萬~30萬年前的中國、印度及越南,是巨大的、類似猩猩生活於地面的猿,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猿。

步氏巨猿分佈在亞洲,由於其化石與已滅絕的熊貓祖先一同被發現,故估計它可能棲息在竹林中。大部分證據都指向巨猿是草食性的。一些學者相信,步氏巨猿是因與人類競爭而步向滅亡的。

七、懼河馬

體長4.3米,肩高2.1米,體重3900千克。

懼河馬首先於1800萬年前出現,分佈於歐洲,於更新世末的冰河時期滅絕,滅絕原因不詳。

八、猛獁象

身長達5米,肩高4.5—5.2米,體重10—22噸。猛獁象存活於480萬年到4000年前的上新世時期,是冰川世紀的一個龐然大物,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也是在陸地上生存過的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

最後一批西伯利亞猛獁象大約於公元前2000年滅絕,那時正好是埃及建立金字塔的時代。滅絕原因有四個說法:環境變化、人類捕殺、近親繁殖以及人狗協作捕殺。不過這些都是推測,真正原因有待進一步探究。

九、大地懶

站立身高超過6米,體重達4噸。大地懶於更新世晚期(距今約1萬年至10萬年前)生活在南美洲大陸,是當時體形最龐大的哺乳動物,強壯的手臂與巨大的爪子甚至可以將整個樹枝拔下,它沒有天敵,同時期的獵食霸王刃齒虎也要避讓三舍。

在更新世中,大地懶和其他原始哺乳動物受到影響,造成絕種的危機,很多原始哺乳動物如雕齒獸、刃齒虎、居維葉象、劍乳齒象滅絕,同時大地懶滅絕。據推測,人類的到來可能給南美洲大型動物帶來了巨大的打擊。

十、史前巨犀

體長7—9米,肩高4.8—5.5米,體重達22噸。史前巨犀主要生活於漸新世,巨犀科共包括9屬,其中準噶爾巨犀屬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

巨犀科在早中新世滅絕,滅絕原因不詳。

雖然說“物競天擇,優勝劣汰”,但有些動物的滅絕多多少少跟人類有關係。從現在開始,希望人類能與眾動物和諧相處,愛護地球,愛護大自然。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人類真的沒有天敵嗎?科學家:這種動物差點將人類的祖先吃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