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這幾天,我們大多數人可以說都在關注“颱風”的問題,而科學界之中的另外一個自然災難又出現了,那就是地震。環太平洋地震帶又活躍了嗎?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科學資料顯示,在北京時間9月27日20時05分,全球又出現了一次強震,發生在紐西蘭克馬德克群島附近(南緯29.92度,西經177.95度),初步預報為6.2級,正式標註為6.1級,暫時沒有看到海嘯預警的情況。

根據地震監測網資料顯示,這也是9月27日,1天內(24小時內)的第二個強震(上一個是27日00時36分的智利6級地震),並且是9月以來,第6個強震的出現。其實我們可以從科學資料上來看,在9月1日發生6.4級強震之後,幾乎都沒有強震的活躍情況,而在9月要結束的時候,全球的強震還是多了一點,總計6個強震,有5個是發生在9月下半月時間,當然只要出現我們就很擔心,因為地震的影響力比其他自然災難強很多。

根據科學資料統計顯示,9月以來,已經發生了兩個6.4級強震,三個6級強震,還有一個6級強震。如果依照資料對比的話,這地震還算一個正常的情況,發生位置基本都是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不過從整體的資料來看,影響的情況也相對較低,所以這算是一個好事情,科學報告沒有指出這些地震帶來多大影響。地震的突發性很強,我們也不是第一次說了,所以時常要有防禦地震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來看看5級到5.9級的地震次數,根據地震監測科學資料顯示,總計已發生次數為22次,當然雖然整個階段的地震不大,但是影響還是有,我們這裡就不一一說明了。地震上面說了突發性很強,所以地震在科學之中關於預測的問題是非常困難的,至今科學界還沒有辦法進行地震的提前預測,我相信大家也知道。地震的發生與板塊運動或者斷層帶移動等問題存在關係,很明顯這是屬於一個動態因素,所以這也可能是地震無法預測的主要原因。

地震的發生並沒有一個合理的規律,而對於地震雲,地震魚以及生物異常的狀態,這個時候在有時間大家可能會說,但是可以明確的說就是,這些現象並沒有證明與地震存在關係,所以大家不要誤傳,這產生的影響很大,地震無法預測是公認的事實,科學界並且也沒有證明這些因素與地震有關,就如生物異常來說,很多時候確實有其他的因素也會產生異常,如果用這種方法來判斷的話,那肯定是有問題的。

地震無法預測,地震預警大家應該也聽說過了,地震預警是人類科學發展最好的一個方面之一,很多地區已經運用起來了,地震預警是在地震波傳播到破壞區之前的一個預警,也就是說在地震發生之後,在地震波還未傳播過來的時候,我們提前收到了預警資訊,然後就可以快速避免地震帶來的影響,現在很多地區都可以提前幾十秒進行預警了,未來科學界將實現“秒級預警”,這是我們非常期待的,謝謝大家閱讀!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修鐵路修出的“航母搖籃”——美國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的前生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