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倉儲會員店越來越熱,新人與新店都忙著靠近消費群體,甚至想在社區周圍紮根。近日,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中瞭解到,fudi將在朝陽區三間房區域開設新店。fudi對新店選址解釋為“在離消費者更近的位置尋找落點”。會員店操盤者們陸續將目光遠離“遠郊”,越發想更靠近消費群體、更接近地鐵站,這意味著商品結構、價格體系、門店位置乃至經營邏輯要變,但能否適應還不得而知。誰能夠最先突圍,成為中國式倉儲會員店的範本還充滿變數。

新店將開

會員店開店勢頭愈演愈烈,想要爭奪話語權的當局者們有意識加快開店的步伐。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朝陽區三間房東路附近將有一家fudi的新門店,外立面有了fudi標誌性的綠色外觀和LOGO。在大眾點評上已經出現了fudi倉儲會員店(星悅廣場店),還打上了新店標籤。

實際上,提速開店已然是fudi顯而易見的動作。此前就有媒體報道稱,到2022年底,fudi計劃在北京再開2-3家新店,屆時北京會有5家fudi。2023年,fudi計劃再開5-10家。到了2023年底,fudi預計在北京會開出8-15家會員店。

目前,fudi在北京已有窯窪湖店、順義中糧祥雲小鎮店2家門店,以及位於朝陽區暖山生活的1家Mini fudi。fudi窯窪湖店是在京開出的第一家店,於2021年5月18日開業。該店開出8個月後,fudi位於中糧祥雲小鎮的第二家店亮相,佔地約10000平方米。

相較於山姆、Costco、麥德龍這些會員店的老炮們,入市還不足兩年的fudi尚屬零售業的新兵。正因如此,fudi表現出了作為新人的進取心,無論是開店速度還是吸納新會員的訴求均表現得非常“迅猛”。fudi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fudi擁有會員數約12萬左右,第三家店開業後會員量會增長至20萬,“至2024底年,fudi在京會員預計將超過70萬”。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在2020年對零售企業高管關於“當前零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調查顯示,約80%的高管認同“龐大的會員群體”是零售企業的重要核心競爭力。不得不承認的是,“會員”仍是零售行業高管最看重的核心競爭力,這也是倉儲會員店運營之初淘得的第一桶金。

向社區靠攏

無論是fudi新店選址,還是會員老炮們的新店,似乎不再想偏安一隅地待在“遠郊”,而是想靠近地鐵、靠近社區,最好能直接佔到居民客流的C位。

不僅僅是朝陽區三間房東路這家fudi,有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京西大悅城將引入fudi倉儲會員店。儘管fudi這兩家門店距離市中心仍有距離,但是與在機場周圍落戶的倉儲會員門店相比,還是近了很多。fudi選址的朝陽區三間房東路距離地鐵6號線黃渠站約300米,京西大悅城店距離地鐵6號線楊莊站不足1000米,圍繞地鐵的客流、居住區、生活需求之大可想而知。

無論是三間房東路還是京西大悅城,fudi新店的選址都向著社區消費C位而去。fudi相關負責人也直言,區別於現有門店, fudi新店選址人流密集的大型居住區,“在離消費者更近的位置尋找落點”。

fudi新店的選址決策,實則是會員店這個行業的縮影。隨著眾玩家對倉儲會員店加速變革,僅從選址開店來看,即便該門店前身就是一家大賣場,也不妨礙會員店接手後對其進行改造,更為靈活的選址要求為行業向“城市中心”靠攏提供了便利。

不僅如此,從業者紛紛向外釋放“更靠近消費群體”的信號。麥德龍中國副CEO陳志宇曾表示,未來會員店會更多搶奪城市中心的位置。公開資料顯示,麥德龍在全國範圍內共有22家會員店,大多是在原有的大賣場基礎上升級而來,許多門店均位於城市中心。

畢竟開到社區旁,上萬平方米的大店成了一種奢侈,門店面積要縮減,商品也要更精緻才行。在山姆上海寶山店開業時,沃爾瑪相關負責人表示,山姆寶山店的面積是8000多平方米,和其他標準山姆的1萬-1.1萬平方米的面積相比小一些。該負責人解釋,想嘗試由原來的沃爾瑪大賣場門店改成為山姆會員商店,可以測試在城市中心地帶運營一個面積稍小的山姆會員店。

底層邏輯要變

在會員店進入中國市場的初期,出於對物業成本的顧慮,多數選址還在距離居民區較遠的“遠郊”。相比傳統倉儲會員店,位於城市中心或者是距離居民區更近的會員店,其在物業、租金等方面支出成本或許會更高,當然這也對門店運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直以來,倉儲會員店的核心是以精選商品SKU節省時間、大件包裝降低多次重複購買頻率、大宗購物提高議價能力,切中的是追求高效率、高品質的目標人群需求。在這樣的需求下,選址遠郊位置似乎是更適合倉儲會員店。

當倉儲會員店開到了居民區,倉儲會員店既有的運營模式或許要變一變了。此前,消費者習慣性驅車前往倉儲會員店,感嘆“開車三四十分鐘,一週去一次”。倉儲會員店開在了家門口,“一週一次”的消費頻次要變為“一週多次”,與之匹配的消費習慣、採購量、客單價自然要發生變化,甚至是線上配送可覆蓋的範圍也要改變。

在業內人士看來,更靠近消費群體、更臨近社區,於倉儲會員店而言,將面臨運營邏輯的打亂重整。消費習慣從“每週去一次”改為“一週多次”,從“囤貨”變為“提供便捷的購物體驗”,倉儲會員店需要調試。

與此同時,會員店跳出“遠郊”,意味著唯一性這個特性被弱化,周圍的競品增加,競爭產 生的消費者分流在所難免。例如,fudi在朝陽區三間房東路新開的門店周圍,至少3家社區小店、社區超市,西側有物美超市。相較遠郊,市區的社區商業設施相對完善,新店進入相關區域便面臨競爭。在繁瑣的零售競爭中,選品、控價、運營效率和控制成本等是倉儲會員店打造壁壘的標配。

不能做商品的“搬運工”

無論是本土還是外資的倉儲會員店,均在線下一路高歌猛進,同時展現出不俗的爆發力。根據艾媒諮詢數據,在2021年,倉儲超市市場規模增長加快,其同比增速達到12.3%,預計2022年行業仍將實現10.1%的增長,市場規模達335億元。倉儲會員店也成為諸多零售巨頭爭相佈局的新業態。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至今,有超過10家零售企業佈局倉儲會員店,一年之中新開的倉儲會員店數量超過了100家。

倉儲會員店的新人和老炮們,似乎都迫切地想要開更多的會員店,甚至有點不遺餘力。此前,山姆曾指出,到2022年底中國山姆會員店開業及在建的門店數量將達到40-45家;2021年11月,麥德龍宣佈未來國內門店將全部轉型為會員店;盒馬Quattroporte侯毅也曾表示,將新開10家盒馬X會員店。

現實情況是,倉儲會員店越來越多,但已經有“會員店真的需要這麼多嗎”的相關聲音出現,想要不被淘汰且勝出得有點真功夫。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則表示,倉儲會員店的樂觀現狀引來眾多投資者入局。不過,出圈的倉儲會員店的優勢並非是會員制度,而在於極強的採購能力、擁有全球供應鏈的高品質生鮮產品。

零售專家胡春才同樣認為,會員店的核心競爭力是店裡所售賣的商品。以往的大賣場形式不會對商品進行各種細化要求,商家相當於扮演了一個“搬運工”的角色。會員店則要求商家在前置階段就對生產商提出要求,保證商品品質及其獨特性。

對於選址市區,賴陽指出,未來,隨著社區周邊的傳統超市提升商品品質以及在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過程中,電商的供應能力進一步加強,佈局在遠郊的會員店可能會喪失競爭力。

胡春才提醒,“如果新興的會員店只是簡單模仿會員收費、會員促銷等形式,則並不具備競爭力,比低價永遠比不過電商,品質才是最關鍵的”。

4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祁門縣:建設高標準農田 助力水稻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