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天氣佔據了初秋的時空,卻幹著夏季的活,絲毫不給秋天分毫面子,一如既往地炎熱。

在安基山和括蒼山之間選擇,安基山比較小眾的優點成功讓我們踏上旅程。

從仙居出發到安基山,導航顯示有六十多公里,用時一個半小時。過白水洋,穿界嶺水庫,進入黃坦地界一路沿著盤山公路向上,越過有故事的丁公園村,來到了安基山飛翔基地。

安基山的聲名鵲起,也是近年來的事。

上世紀七十年代,為響應毛主席“知識青年到農村廣闊天地裡去大有作為”的號召,八名臨海城關知識青年趕赴曹山村建設曹山茶場,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用青春和汗水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讓曹山村通上了電,增加了收入。

近年,臨海市在海拔八百多米的安基山建設了飛翔基地,成為市內小有名氣的高山休閒旅遊區,原曹山茶場劃入安基山景區範圍。

現在的“知青園”景點,是知青共富精神的延續。

在這裡,可以天作被來地作床,雲作衣裳花想容,領一席帳篷,日觀雲捲雲舒,夜賞嫦娥奔月,或溶於漫天星海,與大山裡的神仙來一場星夜邂逅……

從“知青園”往右拐,沿著指示牌驅車幾分鐘就到了臨海人稱為烏巖殿的深山古寺中。

我們停車的時候,剛好遇到一對母女香客下來。問了問道路,知道徒步上去還有十幾分鐘的山路。

她們說,這裡的“籤”很靈,臨海人很“作興”,你們仙居人能找到這裡很不容易。

烏巖殿建在錯落有致的烏巖背上,廟宇房屋依山勢而建。站在烏巖殿前面的山頭上,視角開闊,觸目就能欣賞到成片的黃坦梯田美景。

臨海的黃坦,或許知名度不是很高,但若說黃南古道,愛好野外遊走的人應該都聽說過。黃南古道的“黃”,就是指原來的臨海市黃坦鄉(古道的另一頭為天台南屏鄉,稱為黃南古道)。

黃坦名稱的來歷,是在原黃坦鄉政府駐地的上宅村,有兩株古老的黃檀樹,因樹而名,後演變為黃坦。

黃坦鄉因為群山環抱,在人民群眾的豐富想象力中,就有了“烏巖勝景”、“黃坦梯田”、“鯽魚兜水”、“石門石檻”等黃坦三十六景,烏巖殿為其中之一。

我們從停車處徒步上山,沿著石級臺階遠遠望去,一座天上宮闕似的廟宇矗立在山之巔,恰似神仙居住的地方。

那句“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的意境,用在這裡大概沒人反對吧?

當踏上烏巖背的高處,從上往下俯視,那座大雄寶殿更成了遺世獨立……怪不得寺院都建在深山之中,怪不得神仙都喜歡人煙稀少處。

這地方,適合仙人私語,不知道會不會高處不勝寒?

烏巖殿的歷史,殿裡沒有介紹,也無從查找。殿名的來歷肯定是因為建在烏巖背上而得名,而烏巖背也不外乎因為岩石偏烏。地名的來歷總是有規可循。那建寺的時間,能列入黃坦三十六景之一的,怎麼也總得百年以上吧?

在山頂兜兜轉轉二個多小時,時間已經過了十二點,氣溫不斷飆升,還是先下山了。

沿途路過的丁公園村,也是一個有底蘊有故事的古村,這次已經熱得無心遊覽,待等秋高氣爽,再約三五好友,帶一壺老酒,坐談“丁公丁婆,出谷千籮……”

2022082020220821

5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欣欣向榮!今年國內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17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