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西紅柿,明朝進入中國,經過數百年的栽培種植,已成為中國重要的蔬菜品類,是必備家用蔬菜。

最近幾年,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西紅柿的需求量快速增長。部分地區抓住市場機遇,通過種植西紅柿,提高經濟收入,改善了生活現狀。

但因種植西紅柿,遇到滯銷,導致家破人亡的案例數不勝數。接下來將結合近期100萬斤西紅柿上市遇滯銷,價格低到白菜價,降價都難銷,種植戶只能用來餵羊的真實案例,分析西紅柿滯銷時的應對措施。

西紅柿遇到滯銷

西紅柿同其它農產品相同,大規模量產,無法擺脫滯銷的悲劇。滯銷和西紅柿的三大特點緊密相關:

適應能力強,種植戶樂意種植。能適應中國南北方種植環境,具備大規模種植的基本條件。

營養價值豐富,消費者願意食用。西紅柿富含多類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物質,能補益身體,改善人體機能。

經濟實惠,符合消費習慣。西紅柿產量高,能多次採摘,且價格便宜,適合普通消費者食用。

按照消費市場邏輯,種植戶樂意種,消費者願意吃,還符合消費習慣,就具備了滯銷的基本因素。

這段時間,就有新聞曝出內蒙古阿拉善有村民家裡有100萬斤西紅柿滯銷,降價都難銷。去年同期的價格現兩元,現在跌到白菜價,只賣0.75元,還冷藏配送,都沒人購買,只能眼看著西紅柿爛掉,用來餵羊。

西紅柿用來餵羊絕不是誇張說法,而是種植戶無奈的選擇。當採摘儲存成本高於利潤時,用來堆肥和餵羊比採摘划算,不然就只能越摘越賠本。

西紅柿滯銷的原因

大陸的西紅柿的滯銷原因複雜多樣,但歸結到根本上還是供需市場、品質、銷售渠道和品牌有關。

種植戶盲目跟風種植,遇到豐收年,供應能力就大幅增長,需求沒增長的前提下,就容易出現跌價和滯銷問題。

西紅柿種植過程中,管理措施不到位,植株萎靡、病蟲害滋生,西紅柿品質下降。採收過程的早摘和晚摘都將使品質下降,早摘的口感不佳,晚摘易腐爛變質。

西紅柿品質再高,市場的需求量再大,缺乏銷售渠道,還是要遭滯銷,規模化種植西紅柿對銷售渠道的要求更高。銷售渠道穩妥,品質不佳,都能變現,沒有銷售渠道,就只能等待收購。

品牌是附加值,超越西紅柿的價值量,能提高銷售價格。因品牌,產生銷售溢價很常見,同樣因品牌形象不佳,被消費者排斥的商品也司空見慣,比如曾經火爆異常的黑布林的沒落。

滯銷解決措施

西紅柿滯銷要對症解決,要明確知道西紅柿滯銷的原因,再選擇合適的措施來解決。

首先提高西紅柿的品質。學習先進的西紅柿種植管理技術,重視水肥管理、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全面提高西紅柿品質,把握中高端消費市場。

其次是建設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建立互聯網思維,利用互聯網銷售西紅柿,嘗試短視頻直播帶貨,以抖音平臺為依託加強宣傳,形成規模效應。

最後就是重視品質建設。西紅柿在消費市場競爭中,要形成差異化競爭,要具備鮮明的行業特色,建立獨特的品牌價值。

最後想說,任何時候,西紅柿的品質都很重要,忽視品質,即使利用銷售渠道,把西紅柿出售,也有可能遇到各類售後問題。品牌的建設任重而道遠,但只要形成品牌,就具有極大的價值。

8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曼聯花費7000萬英鎊簽下世界級中場——卡塞米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