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永樂拍賣29期網拍,首次推出韞珍——古董珍玩專場,以明清瓷器為主,輔以佛教造像、文玩雜件等熱門品類,兩個專場共為藏友呈現40餘件拍品。風格多元,精簡而美,甄選數例,與君佳賞。

清乾隆 粉彩安居樂業圖盤

直徑15.8公分

拍品盤形周正,撇口,弧腹,圈足,胎體堅緻。盤身通施白釉,釉層勻淨,釉汁潤潔,外壁以粉彩飾折枝秋菊三叢,清麗盎然。盤心以粉彩繪秋菊數叢,傍依洞石,橫欹而出,吐萼含苞,風姿綽約,鋪陳出暗香浮動之意境。

另有一對鵪鶉分別棲息於洞石之上,神態安逸,栩栩如生,與秋菊上下輝映。整器構圖簡潔清雅,筆法精細纖巧,所畫鵪鶉的點睛之筆尤見生動。“鵪”與“安”諧音,“菊”與“居”諧音,鵪鶉秋菊共同構成“安居樂業,歲歲平安”之寓意。圈足修整細膩,撫之光潤如玉,底為“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清秀端莊,青花淡恬,其繪畫、胎釉、彩料、署款,無一不精,彰顯乾隆瓷例之非凡品格。

明 銅鎏金釋迦牟尼

高20.5公分

釋迦牟尼全跏趺坐於蓮花座上,右手施觸地印,左手結禪定印於右踵上,為釋迦降魔成道像。

“觸地印”象徵只有大地之神才能為佛作證。釋迦神態祥和,眼睛嘴角微露笑意,飽滿的臉龐略呈“國”字形,有永樂晚期向宣德造像過渡之特點。其身著通肩式袈裟,身軀緊實,肢體圓渾,衣紋隨身體起伏,連綿自然,胸前袒露。此像通體鎏金,身材比例協調、造型優美,為明代之經典漢傳佛教造像。

清乾隆 鬥彩忍冬紋盤

直徑12公分

忍冬紋是古代瓷器上常見的裝飾紋樣,為“金銀花”之變形圖案,具延年益壽之吉祥寓意,在清代青花、鬥彩瓷器上都有大量使用。

拍品以釉下青花與釉上五彩結合,盤內壁繪青花弦紋兩道,盤心及外壁繪青花五彩忍冬紋,繪畫細膩,繁簡相宜,設色清麗,典雅高潔,底部以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為乾隆一朝之鬥彩器精品。

清晚期 粉青釉模印夔龍紋靈芝形花盆(一對)

寬23.2公分

花盆呈靈芝形,盆口折沿,腹部凸出稜線兩道,中間以迴文為地,模印夔龍紋四組,紋飾左右對稱,寓意吉祥。花盆通體施青釉,釉質粉曖明潤,色調寧靜清雅,釉下紋飾清晰,在釉色的襯托之下更富立體感,成對保存,頗為可貴。

花盆外壁所飾之夔龍紋,先於素胎上加以模印,再施釉燒造。由於此種工藝對技法要求較高,需熟練掌握,方能使釉下紋飾完整清晰。拍品釉面勻淨,紋飾凸起處顯現白色胎骨,別具韻味,非良工而不能為。

明 銅無量壽佛

高9公分

無量壽佛面相方圓,長眉細目,鼻樑高挺,表情沉靜,耳垂圓璫,束髮垂肩,繒帶從耳際向上飄起,帔帛搭於雙肩彎曲而下,繞過兩手腕對稱搭於身體兩側。軀體健壯,體態勻稱,結構合理。佛尊全跏趺坐於蓮花坐上,雙手於腹前結禪定印託寶瓶。頭戴五葉寶冠,束髮高髻,寶珠頂嚴。上身袒露,胸前飾有瓔珞,臂部、手部、踝部都飾有釧環。

下身著長裙,裙褶自然流暢鋪於座面之上,極富質感。佛像身下蓮座以俯仰蓮瓣裝飾,蓮花瓣排列規整,秀美精緻。無量壽佛是佛教信仰中極為重要、流傳廣泛的尊神。

清中期 紅釉梅瓶

高15公分

拍品小口微侈,短頸,豐肩,腹部下斂,近足處略向外撇,造型秀美,線條流暢,婀娜生姿,尺寸較小,把手可玩。口沿部分開片,更顯「金絲鐵線」之古韻,外壁通施紅釉,色澤明麗,釉汁肥潤,釉面玻璃質感較強,底部素胎無釉。

梅瓶以口小隻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體修長,宋時稱為「經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麗,明朝以後被稱為梅瓶。《飲流齋說瓷》描述:「梅瓶口細而頸短,肩極寬博,至脛稍狹,抵於足微豐,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瘦骨相稱,故名梅瓶」。

清同治 粉彩八吉祥紋盤

直徑15公分

拍品敞口,淺腹,圈足,器形規整。盤沿飾弦紋及變形夔龍紋,頗有上古青銅器紋飾之古韻。盤心以粉彩描繪八寶紋,紋飾佈局疏朗,排列有序,筆觸清晰,設色清麗,保存良好。粉彩八寶紋盤是晚清時期較為流行的品種,同治、光緒、宣統均有流傳,但由於粉彩不易保存,彩料多有磨損,而此盤彩料髮色妍美清雅,保存良好,殊為難得。

清康熙 青花加官進爵圖花觚

高49公分

觚撇口,粗長頸,肩部豐秀,高足外撇,二層臺式圈足,整體造型挺拔俊朗,氣勢雄渾大方。觚身通施白釉,釉面凝白細膩,其上以青花敷飾攜琴訪友圖,筆觸細緻嫻熟,佈局疏朗有序,人物面目生動,體態勻亭合宜,青花呈色青翠,明豔發紫,應為康熙朝仿嘉靖青花之作,沉穩典雅,思慕甚之。

6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碳配額交易“量升”,企業資產增值方式擴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