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影響,當前的經濟面臨著較大的下行壓力,各行各業均備受煎熬,大多過得並不如意,有點“水深火熱”之感。

面對日益巨大的經濟下行壓力,有人問:為什麼國家不出臺一些刺激經濟的措施?尤其是在現在社會投資收窄的情況下,應該擴大投資,像過去那樣大搞基建刺激經濟的舉措。

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出口、消費。2021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65.4%,投資和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僅為34.6%。

從投資和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僅佔34.6%就可以窺出:當前實施大規模基建投資刺激經濟已經缺乏相應的基礎和前提了。

若我們不顧實際情況,還是繼續實施大規模基建投資,以期刺激經濟,最終效果其實並不會好,而且還很有可能讓經濟發展陷泥潭中。

為什麼呢?實施大規模的基建投資,更當是政府行為,由財政買單,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還是由人民買單。

過去大規模的基建投資,為我們夯實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但也是因為過去大量的基建投資,讓一些地方政府背上了巨大的債務,需要很長時間來消化、吸收。

而且,受世紀疫情影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整個經濟大環境陰雲密佈,經濟下行壓力巨大。

過去大規模基建讓一些地方政府背上沉重債務,受疫情防控、經濟下行壓力等多重因素影響,財政運轉出現了問題,甚至出現了難以維持的情況。

我就聽到某個邊境口岸城市的朋友反映,他們這個城市從今年2月份發現疫情,就一直再抓防疫,到6月份還沒有結束,因為疫情影響,邊貿停滯,商家都走光了,導致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幾乎癱瘓、停滯,財政入不敷出,不得不借貸以保民生、保工資、保運轉。

由於現在地方政府都有不少的債務,有些已經觸碰警戒線了。這也是現今不宜再採取大規模基建投資的考慮。

不可否認,這麼些年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騰飛,離不開“基建狂魔”的高效發揮。但投資在經歷了這麼多年的高姿態後,有必要回歸一個常態。當然,不是因為我們的投資已經飽和,不再需要那麼多的投資了,而是因為經歷了這麼多年的高位投資後,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邊際效用是越來越有限了,有必要降低投資的期待值,讓投資恢復理性。

搞經濟,任何時候都要講究邊際效益,這是想問題辦事情的前提基礎。

故在投資上,更宜從穩的層面考慮,採取大規模投資刺激經濟的措施是不可能的了。

今年以來進出口可以用表現優異來形容。我們來看進前七個月出口數據:進出口總值23.6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0.4%。其中,出口13.37萬億元,增長14.7%;進口10.23萬億元,增長5.3%;貿易順差3.14萬億元。

按美元計價,進出口總值3.64萬億美元,增長10.4%。其中,出口2.06萬億美元,增長14.6%;進口1.58億美元,增長5.3%;貿易順差4823億美元,擴大61.6%。

7月份當月,中國外貿實現“超預期提速”,當月外貿出口上漲18%,實現貿易順差1012.6億美元,擴大81.5%,創出歷史同期新高。

上半年出口超水平發揮,出口正在起勢。這個表現沒得說了。

經濟社會發展的重擔落到了消費的頭上了。

今年上半年,消費呈現的是一個負增長的狀態,同比負增長0.8%,這也是導致上半年GDP增長只有2.5%的原因。

如何擴大內需,刺激和促進消費?房地產和車子等大件消費品是拉動消費的主力。

這兩年,受疫情衝擊以及恆大集團爆雷事件影響,房地產消費降至冰點。

2020年,在欽州城,可見滿城房地產樓盤開工的景象,房地產一片繁榮的景象。2022年,沒有見到房地產樓盤新開工的現象,只有寥寥在建的樓盤。

高企的油價,嚇跑了更多消費者,車子消費日漸回落。

前兩年,我周邊的同事朋友見面都是聊車,經常在路上看到新車在奔跑。但現在,幾乎沒有看到什麼新車。有車一族普遍反映:油太貴,開不起車子。

在房子、車子等大件消費品出現問題或者瓶頸後,必須挖掘新的消費增長點。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準對接消費,有效挖掘消費,就是我們需要下苦功夫研究和推進的重要工作。

數字經濟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疫情下,數字經濟呈現蓬勃活力,疫情加速了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

不發生疫情的話,可能數字經濟要50年才迎來它的時代,由於疫情影響,數字經濟時代加速發展,可能只需20年就迎來它的時代。

“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是數字經濟時代基礎、基本的考慮,如何用數字經濟謀篇佈局,賦能產業發展,促進和暢通消費,這個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考慮。

這個數字經濟,其實也是一個有效撬動社會投資的角度。

當前,我們強調的5G、物聯網等新基建,其實更多是以企業為主體推進建設,是社會投資的考慮,並不是以政府投資為主體。

數字經濟時代,是新一輪經濟發展的“時代風口”,是我們奮進新徵程、建功新時代需要緊緊把握的發展趨勢和機遇。

個人認為,抓住了數字經濟時代,就抓住了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動權。

數字賦能,無限可能。這個既是數字經濟時代的顯著特徵,也是數字經濟時代的獨特魅力。

讓我們儘早謀劃,昂首挺胸邁向數字經濟時代,以數字經濟引領高質量發展。

請關注北部灣二叔--陳天祖。

陳天祖,男,漢族,1978年10月生,廣西靈山人,中共黨員,2001年7月參加工作。北部灣二叔自媒體創作者、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北部灣專業委員會委員、北部灣大學欽州發展研究院研究員。自小便開始文學創作,三十多年堅持不懈,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紮實的理論功底和專業經濟素養,是資深文學創作者、理論研究者、平臺簽約經濟學家,個人原創文學作品、理論調研文章等散見各網站平臺和報刊雜誌。

6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8.11收評 意外大漲的5點理由,大家認同哪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