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王文將感謝信送到福山區教體局,感謝王其福老師見義勇為救助自己的母親。

8月1日,福山區張格莊鎮張格莊村的村民王文出差歸來,在得知同村的鄉村老教師王其福對其母親熱心救助的事蹟後,立即陪伴著母親來到王老師家,感謝他對母親的救命之恩。

孃兒倆拉著王老師的手,久久不肯放下。面對自己的救命恩人,王文的母親激動地流下了熱淚……

本報訊(YMG全媒體記者 姜曉 攝影報道)8月2日下午,王文將一封紅色的感謝信送往福山區教體局,向教育部門反映了王其福老師救助自己母親的經過,並向母親的救命恩人致以最誠摯的感謝。他在信裡寫到,“現在想起真是後怕,如果沒有王老師的及時救助,真不知我媽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我從心裡感謝王老師的救命之恩。”得知此事後,記者對事情的來龍去脈進行了相關採訪。

6月20日一大早,一場大雨過後,張格莊村的部分道路上還殘留著雨水,大大小小的水坑隨處可見。王文的母親夏某在外出買東西過程中,不知什麼原因,她突然兩眼一黑,就一頭栽倒在路上的水坑裡,不省人事。此時,有五六個村民就在夏某摔倒地點的周圍,他們或許是有顧慮選擇了圍觀。

就在此時,穿了一身整潔衣服、正準備去村裡做核酸檢測的王其福,恰好路過這裡。在看到一個六七十歲的婦女趴在水坑裡昏迷不醒時,他沒有猶豫,三步並作兩步迅速趕上前去。他想把夏某叫醒,但對方沒有反應。他顧不上雨後路面的泥濘和水坑的髒溼,直接俯下身子,便開始對昏迷不醒的夏某進行救助。他不斷地按壓夏某的胳膊和腿,時不時地掐她的人中……施救過程中,他還迅速撥打了120,並給夏某的丈夫王某撥打了電話。在他不間斷地救助半個多小時後,夏某終於甦醒,慢慢睜開了眼睛。隨後,王其福又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夏某從水坑裡抱到了一個沒水的臺子上。直到夏某的丈夫王某趕來後,他又幫著王某將夏某攙扶回家。見夏某脫離了危險後,王老師才回家重新換了身衣服,去做核酸檢測。

記者瞭解到,王其福今年58歲,1983年參加工作,最初在煙臺第二十三中學任教。2012年福山區進行學校改革,不少學校進行合併的時候,王老師出於年紀考慮,沒有進城,而是選擇繼續留在鄉村任教。他由曾經的一名中學教師,變為張格莊小學的一名小學老師。到今年9月份,他在鄉村已經任教整整40個年頭,馬上到了退休的年齡。

“對夏某進行救助,當時你是否會有一定的顧慮?”記者問。王老師的回答斬釘截鐵:“當時,自己沒有多想,也沒有什麼顧慮,就是想著立即救人。都是鄉里鄉親的,遇到了事必須要幫一把。幫一把,救助一下,也許這個人就脫離了危險。如果關鍵時刻不救助,那這人肯定凶多吉少……遇到這樣的事,換了誰,都會伸出援手。” 在王老師的帶動下,原來圍觀的村民也逐漸打消了顧慮,上前幫助救人。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道出了作為一名合格教師,除了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較高的文化水準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師應有良好的道德素質。這個紮根鄉村40年、桃李滿天下的老教師,通過一個看似平常但卻不平凡的見義勇為行為,詮釋著並踐行著什麼是“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5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下半年基調:風險與機遇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