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近年來,無論是在疫情防控期間,還是在應急救災時刻,共享協作型文檔可以說是“大顯身手”。

去年7月,在河南發生的暴雨災害事件中,一份“待救援人員信息”的共享文檔引發關注。該共享文檔通過記錄求助人員信息等內容幫助受災群眾脫困,並發展成為“多用途”的民間抗洪資源對接平臺。 今年3月,福建泉州出現本土疫情期間,一份“救命文檔”迅速刷屏朋友圈。這份可在線編輯的文檔中,包含求助需求、就醫指南、疫情公告、問答區等欄目,搭建市民起互幫互助的橋樑。

圖為“泉州抗疫互助文檔”首頁

通過多人在線協作和實時同步各方信息的方式,這些共享協作型文檔在危急時刻發揮了媒介對社會的積極作用,也引發了我們對共享型媒介的更多關注和思考。

01

共享型媒介為什麼能在危急時刻發揮作用?

共享作為人類社會性的一種體現古已有之,但是隨著互聯網、P2P、雲端、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的相繼出現,共享精神和共享行為日益普遍。不僅共享經濟已然成為社會經濟領域的發展趨勢之一,在傳播領域媒介的共享性質也日益突顯。從廣義上來說,互聯網本身就是具有開放平等共享精神的媒介,極大地改變了人類信息傳播的範圍、模式和機制,不僅人人可以成為信息的接受者、生產者和傳播者,各類社交媒體等共享平臺也加速了社會組織及個體之間的互聯互通。但是本文所說的共享型媒介是狹義上的,嚴格來說是指共享協同型媒介,指的是為完成同一任務而由多人在線共同協作使用的媒介,包括信息的生產、編輯、傳播、接受和反饋等各個環節。

其實在互聯網發展之初就誕生了在線協同的應用,較有代表性的是1998年上線的維基百科——一款知識協同創作產品。最近幾年上線的文檔類產品因為其在信息整合方面的簡潔實用、快速高效而得到了廣泛應用,成為信息協同工具中的典型形式。但是,此前共享文檔主要用於信息收集、打卡簽到等辦公、學習的熟人或者社群場景,而在應急抗災中一個小小的“救命文檔”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在陌生人之間廣泛傳播,凝心聚力組織救援,彰顯了其特殊時刻信息整合和資源對接的社會動員能力,展示了共享型媒介在特殊環境下的可供性功能拓展

可供性這一概念由美國生態心理學家吉布森最先提出,用於解釋人(生物)與環境的互動關係,他將可供性定義為“環境為動物某種行為的發生提供可能性,動物也在自然環境中發展出身體技能對環境做出反應。”可供性理論後來被引入到設計學、傳播學等領域,產生了“技術可供性”“媒介可供性”等概念。簡單來說,媒介可供性是媒介作為一種技術(物)在社會環境中為具有特定感知和技能的人提供行動的可能性。這一理論打破了媒介與人的二元對立,並引入社會環境的中介因素。該理論強調媒介功能是在與社會環境及人的感知與技能的動態互動中生成且變化著的,因而具有潛在的可能性。在災情的特殊場景中,以文檔類產品為代表的共享協同型媒介從技術上展示了媒介介入社會行動的新的可能性,因此我們將從媒介可供性的理論視角對這一媒介事件進行研究。

02

共享型媒介有哪些特點?

① 從發生原因上看,媒介功能、行動者的媒介技能和特定情境的耦合觸發了媒介事件。

共享型媒介提供了網民在線協作的可能性,之前這種協作更多地發生在學習、工作等熟人場景,而在災情這樣一個特殊情境中在線群體協作被衍生為一場上百萬陌生人參與的社會救援行動,可以說,正是共享媒介的功能性、行動者的媒介技能和特定情境及需求的耦合觸發了媒介事件。首先,災情這一特定的緊急情境激發了網民的社會救援這一利他行為。人們從事利他行為往往會獲得良好的自我感覺,是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方式,可以說,人心向善的利他動機是觸發媒介救援事件的原初動力。而且,利他行為的發生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利他行為和事件的緊急程度相關。一般來說,利他行為發生的情境越緊急越容易吸引人們的參與,如失足落水、突發疾病、抗洪救災等。利他行為的發生也和發生情境的原因相關。研究表明人們傾向於幫助那些因為合理理由而受困的個體,如突如其來的天災更容易引發人們對受困者的同情和援助。此外,利他行為付出的代價越小越容易發生,和被困者的社會關係越近越容易引發利他行為。

其次,網民對共享媒介的使用技能促成了媒介向善事件的發生。在有共享媒介之前,遠離災難現場的網民大多因為空間的限制而停留在關切的層面難以付諸現實行動。而這些災情中,在互聯網伴隨下成長起來的一代青年人,自然而然將這種媒介使用技能轉移到社會救援中來。由於共享文檔的開放協作特徵以及便於轉發擴散等傳播特點,共享型媒介為緊急情境下人們的社會利他行為提供了實現渠道。於是,共享型媒介的技術可供性和特定的社會情境以及行動者的媒介使用技能發生了耦合,從而促成了這些媒介向善事件。

② 從行動主體上看,共享型媒介的生產可供性吸引了網民的積極參與。

首先,從媒介生產可供性的維度上說,共享文檔的內容生產具有開放性和召喚性。共享文檔是未完成的、待參與的、可書寫的媒介,它有著明確的任務導向,只給出引導性的線索,同時又向著每一個人開放,允許每一個打開它的人參與書寫和行動。因此,共享文檔本身具有一種結構性的召喚力,它給出任務並召喚每一個潛在的參與者。這種任務越具有緊迫性和重要性就越具有更強的召喚力。“召喚”是阿爾都塞解釋意識形態功能時提出的一個理論名詞,他認為“召喚”是意識形態給看似自由的個體提供了一個社會位置,只有當個體進入到這一位置的時候才會感覺到自己的主體性從而實現自我認同。而“救命文檔”的救援任務就具有這種強烈的召喚性,從而增強了網民的參與度和關注度,完成了此次社會行動的主體招募。其次,共享文檔的內容生產具有動態性、實踐性的特徵,容易吸引人們的參與和關注。隨著越來越多的信息增加到“救命文檔”列表中,文檔信息的不斷增加和完善以文字形式再現了線下救援行動的進程,讓網民有著強烈的參與感和跌宕起伏的情感體驗,待救援信息就像一個個緊張的矛盾衝突和懸念展示在文檔裡,令人焦慮、期待並希望有所行動,而成功救助的信息則像一個個完美的結局令人振奮。

共享型媒介提供了一種即時共在的信息和情感的交流結構,具有很強的社交可供性,可共享、可協作,可傳情,從而有利於產生群體意識和群體認同。通過一篇共享文檔聚集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虛擬社群,文檔數以百萬計的被訪問量也激勵著每一個人。就這樣每個參與者的存在和行動都會對其他群體成員產生影響,從而產生一種我們集體在行動的群體意識,而群體目標——救援任務的利他性則能夠使成員產生更強的群體認同和榮譽感,從而提升了群體的凝聚力。另外,情感動員也成為群體行動的潤滑劑和驅動力。在救援事件中,一方面,“救命文檔”以實用的救援信息為主,具備工具理性,如在群體規範中呼籲信息要簡潔不要上傳圖片,無關人員退出文檔等。另一方面,“救命文檔”也呈現出較強的情感表達和互動功能,締結了個體相互之間的情感鏈接。共享文檔中訴諸情感的留言相互鼓勵、相互動員,塑造了一個虛擬的情感共同體,為救援行動提供了內在的驅動力。

④ 從行動效果上看,共享型媒介的多主體協同湧現出群體智慧。

共享型媒介的群體協同是一種多主體的分佈式集群行為。共享型媒介向不特定的多元主體開放,這些主體之間是並行的,具有高度自治性,即每一個主體依據自身情況及環境對任務自發做出響應,沒有統一的控制中心和安排,每一個個體就像一個節點,節點之間可以建立各種可能性的相互鏈接構成一個非線性的、立體的複雜網絡,然而整個網絡系統並不依賴於具體的單個個體,因為有無數的個體可以做出替代性的響應,而信息的傳遞或者說任務達成就在不同節點的相互鏈接中實現了。換句話說,在這個複雜集群中個體的行動鏈接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種超出個體的群體智慧和力量,這就是群體協同的效果。

以2021年7月發生在河南的暴雨災情事件為例,在求助信息蒐集階段,一開始的人工搜索較慢,經志願者建議使用爬蟲軟件之後速度明顯提升。在“救命文檔”傳播過程中,一開始只是對求助信息的蒐集整理,隨後不斷有個體提供新的建議和援助,比如有醫生自發提供線上問診併成立了微信群,有程序員提供可以標註待救援地點的地圖小程序等等,這些多元主體依據自身的能力和資源提供救援幫助,救援效果逐漸超出最初的預期。“救命文檔”在一天之內被維護了270多個版本,被幾百萬人訪問、編輯但並未出現混亂狀況,反而在參與者的維護下變得越來越完善,格式越來越清晰,展示出集群行為的協同效果。在此次媒介事件中,正是共享型媒介多元主體的群體協同湧現出的群體智慧和力量,使一個單純的救援信息蒐集行為衍變成一場全方位的社會救援行動。

03

共享型媒介能產生哪些影響?

新的媒介往往會塑造新的社交邏輯和人際互動關係,甚至有可能會進而重塑整個社會環境。這些媒介事件展示了共享型媒介強大的以信息為中介的社會參與功能,也預示了更多的重塑社會人際關係和社會環境的可能性。

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人們就提出信息社會的概念,和農業社會、工業社會相區別,指的是信息在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等多個社會領域起到關鍵作用的新的社會階段。在傳播學領域則出現了媒介社會的概念,用以強調媒介在社會領域中的底層架構作用。毋庸置疑,隨著互聯網、雲端、區塊鏈等各種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信息和媒介的重要作用。

共享型媒介充分體現了共享、協同的數字思維,調動和整合了社會的人力、物力等資源,產生了群體智慧和力量。這種群體協同可以應用在更廣泛的公共議題和公共領域中,發揮科技向善、媒介向善的社會作用。 比如在戰火不斷的南蘇丹,家庭失散、孩童流離失所,2019年7月,聯合國兒童基金與慈善組織Save the Children推出一個可共享的線上資料庫與應用程序,當地居民可以在其中添加錄音與照片,更加直觀、方便地管理孩童失蹤案件,推進孩子與家庭的團圓。 這方面的應用在世界範圍內已經有所體現,但還比較有限。 我們需要拓展和加強對共享型媒介的社會應用,從而抵抗和減少風險社會帶來的後果。 英國社會學家貝克 認為現代社會的風險往往無法確定,造成的災難是全球性的破壞且後果多樣,風險程度往往超過了預警和事後處理能力。 對此,共享型媒介通過調動廣泛的群體智慧和力量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對風險社會的防禦和抵抗。

另外,通過共享型媒介組織動員具有公共性質的社會行動除了社會資源整合的實用功能外,其在個體親社會人格培養和提升社會凝聚力方面也具有積極的影響和意義。首先,通過共享型媒介的協作可以促進人和人之間的友善,強化個體的親社會人格。 社會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競爭容易產生和強化敵意,而合作可以將人置於施惠於人的環境中,使人們之間更加友愛並強化個體的自尊心和成就感,從而增加更多的親社會行為。

其次,通過共享型媒介的群體協作可以增加社會共同體意識和凝聚力。河南災情的救援行動被媒體讚譽有加,甚至被賦予了里程碑式的意義。這一媒介救援事件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媒介建構社會現實的作用,不僅為今後類似的公共事件提供了範例和啟示,通過其展示出的有意義的集體協作和友愛互助有利於加強對社會共同體的認同與社會凝聚力。在當前的社會轉型時期,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個人主義、利己主義和享樂主義滋生,社會凝聚力有所削弱。但是另一方面,互聯網培養了更多的“網絡化公眾”“情感公眾”,網民尤其是年輕網民的協作共享和公共意識普遍增強,人心向善和科技向善的結合可以產生社會向善的美好動力與願景。因此,在步入信息社會和風險社會的現代社會背景下,我們尤其需要利用共享型媒介加強社會成員之間有意義的協作,增加彼此的信任和友善,強化社會認同,提升社會凝聚力,共同促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上文略有刪減

選自《人民論壇》雜誌

原文標題 | 共享型媒介的特徵與啟示

作者 | 北京郵電大學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傳播學教授,北京市網絡系統與網絡文化重點實驗室成員 劉勝枝

新媒體編輯 | 王思楠

原文責編 | 李一丹

4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國家海洋預報臺繼續發佈風暴潮和海浪藍色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