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現在我們的祖國飛速發展,大批華人回到中國母親的懷抱,其中也有很多高精尖人才,有的甚至計劃在中國重新就業,為祖國事業添磚加瓦。

其中不乏高精尖人才,專業素質過硬,許多都是諸如清華,北大之類的中國高校培養出的人才,去美國深造後,由於美國科研實驗室非常多,而且多數都是在世界上具有領先地位,另外技術人才的待遇好,高精尖人才就更是豐厚,還有矽谷這樣的高科技事業基地,更是吸引高階人才入駐。

但在當時,也引起咱們民眾的一片唏噓,為什麼他們被我們的祖國培養了那麼多年,最後還是去了發達國家!那清華北大這樣的學校不就成了美國的後花園,不斷地輸送優秀的人才,美國豈不是躺贏?到頭來,不還是為國外培養了人才?

不可否認當年頂尖人才的流失現象,的確讓國人萬分心痛。

隨著我國飛速的發展,近年來越來越多頂尖人才回國發展。就像當年的老一輩科學家錢學森,鄧稼先,周培源等等回來報效祖國。

看看這些頂尖的科學家,有你認識的嗎?

1,李開復

中國臺灣人,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的計算機科學系,1988年李開復順利獲得博士學位,他先後在美國的蘋果電腦公司、微軟公司和谷歌公司任職,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在李開復的帶領下,三家公司在中國也都相繼建立研究院,力圖開啟中國市場。

這麼一個優秀的人才,卻在一次事件中受到了歧視。

起因是:微軟公司對李開復先生提起法律訴訟,狀告李開復違反競業禁止協議,判決中表示,李開復先生可以繼續為谷歌公司工作,但他的工作範圍會受到嚴重限制。

透過這件事,李開復先生的心寒了,美國社會對待華裔的歧視和打壓態度太明朗化了。於是他決定放棄自己的綠卡,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2009年,李開復先生從谷歌公司離職後,就立刻回國,建立了屬於中國本土的“創新工場”。

2011年,李開復公開表示自己將永遠退出美國市場,隨後撤掉位於美國矽谷地區的研發總部,把公司的95%的資金財產和技術全部帶回中國。

這一舉動,讓美國損失近1300億美元,美國經濟也連帶著下滑,多米諾骨牌效應可能讓事情還會更糟。但這能賴誰呢?美國真是咎由自取。

2,沈向洋

沈向洋東南大學本科畢業,香港大學碩士畢業,卡內基梅隆大學博士畢業,主攻計算機,是微軟公司人工智慧與研究的執行副總裁。他研究計算機視覺和計算機圖形學,和發展搜尋引擎必應。

選擇回國是因為在特朗普對中國華為的打壓排斥的同時,也對在美的華人科學家進行審查監視,因此越來越多像沈向洋這樣級別的華人科學家選擇回國。

就連比爾蓋茨也批評說這樣的有針對性的打壓是對科技的最大傷害,並不是在保護美國。

3,尹志堯

1962年考入中科大,後獲北大化學系碩士學位,再後考入加利福尼亞大學,攻讀了物理化學博士。

先後在美國多家的頂級公司工作,美國人稱他是矽谷最有成就的華人之一。

但看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高科技領域上,尤其是晶片這一塊,掐中國的脖子,一度讓華為喘不過氣來,作為有愛國之心的尹志堯,不能看著這樣的事發生,便毅然回國。

回國後,一切都是從零開始。但憑藉驚人的毅力,每天工作時間16個小時,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就和自己的團隊掌握了5奈米的半導體技術,這代表我國從此以後將不再受制於人。

4,於洪濤

生物醫學領域的頂尖科學家、長期致力於細胞週期與基因組穩定性研究,是美國霍華德休斯研究院僅有的幾位華人科學家之一,也是Serena S.Simmons癌症免疫藥理學傑出主席。

這些頂尖科學家能回國,的確是解決了咱們祖國的燃眉之急,國家發展太過迅速,太需要這樣的人才保駕護航。

感謝他們回來。

9
最新評論
  • 1 #
    科技創新,離不開人才,愛國科學家迴歸,助力科技插上騰飛翅膀。
  • 2 #
    祖國的強大離不開這些愛國人士和科學家。
  • 3 #
    心繫祖國的科學家們,歡迎你們回來!
  • 4 #
    要給與回國人才比美國更好的環境,更高的待遇!
  • 5 #
    希望海外人才都回來,我們這代人,同樣有不能推卸的民族,歷史責任!我們的祖先,就長眠在這片熱土。。。。
  • 6 #
    我們只有大力發展高科技。我們的高科技人才才有用武之地。回來吧祖國現在需要你們!
  • 7 #
    多建高精尖實驗室,給人才發展的空間和條件。
  • 8 #
    國家要興旺發達,科技是根本。希望更多的科技
  • 9 #
    少年強,則國強;教育強,則國強;科技強,則國強。
  • 10 #
    確實,在祖國需要的時候回到祖國的懷抱!值得敬佩!
  • 11 #
    做好自己的事,特別提醒一下,也要防奸細。
  • 12 #
    點贊科學家們回到祖國懷抱!
  • 13 #
    歡迎科學家和有志之士回國!今天的祖國也可以給予你們想要的工作和生活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轉轉上面賣舊手機,價格讓您心動,還不快來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