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隨著林生斌曬出給原岳母的轉賬記錄,以及林生斌律師的發聲,林生斌事件再次迎來反轉。

在官方調查沒出來之前,在看不到任何確鑿的證據之前,我很難對這個事件作出我主觀的判斷,只不過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媒體的責任是什麼?

但是寫完不久,林生斌微博官宣新的婚姻,新的家庭,輿論大譁。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對林生斌粉轉黑,之前的同情有多強烈,現在的失望就有多強烈,以至於她們開始憤怒地聲討。

這個事情剛發酵的時候,也有很多人,比如我,表達了對他們的不滿,認為什麼年代了,怎麼還有人在立道德牌坊?他懷念逝去的妻兒,不代表他就要從此孤苦一生,永遠走不出來。

但是網路的輿論開始不受控制,有的人嫌他走出來太快,開始扒他的黑料,果然扒出很多蛛絲馬跡(注意,不是證據,是猜疑),甚至有人扒到他捐的井,這時的猜疑就更加離譜,認為是林生斌夥同保姆害死了一家人。

輿論大譁,完全不受控制。媒體也應時應景地發表“疑似跑路”,似乎一切都要蓋棺定論,林生斌已經註定要倒在恥辱柱上,在沒有接受任何司法的審判之前,已然先倒在了道德輿論的審判臺上。

即使是呼籲冷靜的官媒,也免不了被噴的命運。可笑的是,我們之前寫林生斌的那篇文章,也被大家扒出來,各種口誅筆伐,之前一邊倒地支援,如今卻是一邊倒地辱罵。

昨天林生斌終於迴應,他貼出了截圖,證明他的岳父母依舊跟他有溝通,他也給他們多次轉過錢,寄過禮物。

但並沒有人買賬。網友們又在繼續挖掘新的證據。這個事情,遠遠還沒到結束的時候。

這讓我第一時間想起了抖音上旅行家老王,幾乎是同樣的傳播軌跡:

先是老王失足落水,然後網友各種扒影片,找到老王是被同行者陷害的證據,言之鑿鑿。

我作為旁觀者,甚至也一度認為,老王就是被陷害致死。這個時候,老王的同行者們經受了各種各樣的辱罵,甚至人肉搜尋,承受著極大的心理壓力。

之後警方經過了大量求證之後,依然鑑定老王確實為失足落水。這個時候大家依舊選擇不信任警方,又扒出新的證據,證明警方也是被收買。

時至今日,依舊偶爾能刷到一些關於老王的影片。那些堅信他是被害死的網友們,還在堅持發他被害死的證據,即使這些證據,已經被證明是無效證據。

身處網路的這種大環境下,很多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該相信誰,你剛剛相信了甲方,乙方又拿出了新的證據,劇情再次反轉。

這不就是現實版的《羅生門》麼?我們永遠都更願意相信我們選擇相信的東西。我們因為立場的不一樣,最終對於真相的描述也可能是截然相反。

真相只有一個!柯南說。事實上,真相,絕不是甲方說的,也不是乙方說的,真正的真相,往往是在甲方乙方乃至丙方的基礎之上,綜合得出的。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對,也沒有絕對的錯。正如林生斌自己說,我沒有那麼好,我也沒那麼惡。

我們總是在試圖尋找真相。可是我們看《羅生門》,真相是什麼?處於事件的三方,描述出來的是三個完全不一樣的版本,誰說的都不是真相。人在這個時候,都會處於本能地去放大對方的錯誤,隱瞞自己的過失。

每個人都想打倒對方,所以丟擲來的永遠都是美化自己丑化別人的偽真相。網際網路放大了這樣的“偽真相”,並且讓它呈現出數以萬倍的輿論聲量。不停地利用輿論,“同情,對不道德的厭惡,對陰謀論的好奇”等等,來透過攻擊展開自我保護。

這樣的輿論如同漩渦,我們深處其中,稍不留神就成了幫兇,你以為的正義,或許是別人的武器,你的憤怒,成為了別人的武器。

這個時候,在沒有接近真相的渠道時,在沒有足夠實錘的證據時,沉默是對於當事者最大的安慰。

一個人喪妻喪子已經非常不幸,試想一下,如若警方最終宣佈林生斌是無辜的,如果所有的道德審判都站不住腳,這個時候的林生斌和他的家人,無異於再次經歷了一次大火,他們對於人性該有多絕望。

那些曾經鼓勵他走出來,鼓勵他去重新接納這個世界的人,跟辱罵他讓他重新走向黑暗的,是同一批人。在一個月前,他們給到林生斌的是正能量,是好,而如今,他們給到林生斌的,是惡,是網路暴力。

如果真的這樣(我是說如果),這樣的憤怒,該有多麼可笑,又有多麼可怕?但是我們身處輿論的漩渦,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在扮演什麼角色。

正如當初那些攻擊老王同行者小左的人,言之鑿鑿說小左是殺人兇手的人,發誓要找到老王死亡真相的人,在警方已經公佈真相之後,他們可曾對小左感受到一絲絲愧疚?

他們依舊覺得自己是對的,他們覺得警方放過了壞人,他們不覺得自己做錯了。

懷著正義去殺人,即使殺錯了,也要理直氣壯地說,我是為了正義。

關於《羅生門》,豆瓣上有一段精彩的點評,正好跟我們當下的網路環境準確對應:

“人類生來就是自私的,在這個故事裡沒有誰對誰錯。謊言+推翻,即使在近幾年這種形式仍舊很時興。”

我知道寫這篇文章,很有可能會被“大多數人”所罵。但我還是想發出自己微弱的聲音,冒著被噴的風險,冒著劇情再次反轉打臉的風險。

至於對林生斌事件本身,我選擇沉默,我覺得在真相沒查清楚之前,說什麼都是蒼白的,我們有權利去質疑,但是我們沒有權利,去基於一個沒有任何實際證據的懷疑,去攻擊一個曾經失去如今又剛剛得到親人的,普通的人。

所以林生斌這個事件,最終會真相大白,我們靜靜等待就好了。與此同時,我們不妨重新再看一遍《羅生門》,它揭示出一個人生的真相:

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事實,沒有真實。敘述者越多,我們離真實越遠。每個人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看世界的,都遵從經濟學中的理性假設,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武士、強盜、妻子、農夫莫不如是。所以說,真理是醜的,真實是不重要的,事情發生了,關鍵是如何去面對,如何去解決問題,給明天一個答案和理由,而不是和過去糾纏不清。走進《羅生門》,再走出《羅生門》,一個人就成熟了。(豆瓣網友:潮打空城)

11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愛人眼中無可挑剔的月影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