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拉丁美洲和南美洲一直被美國視為後花園,美國不允許這片廣大的區域被別人染指,也不允許這裡出現反美勢力,一旦出現敵對者,美國必然會運用各種手段打擊,包括扶持反對派勢力,就像現在在敘利亞的行動。

智利是南美洲西海岸的國家,在上個世紀後半葉也算是地區性強國,美國為了控制智利,對該國進行滲透,很多智利高官都是美國人扶持的,所以,智利一直以美國馬首是瞻。到了1970年,隨著薩爾瓦多·阿連德的上臺,智利推行了一條與之前大相徑庭的路線。阿連德一方面打擊國內親美人士,一邊和蘇聯、古巴等建立友好關係。

阿連德的行為徹底惹惱了美國人,在美國人看來,再不採取行為,那麼智利將成為第二個“古巴”,甚至還會影響其他南美諸國。不過,當時美軍深陷在越南戰場,實在調不出兵來,這樣對付智利的任務落到了CIA手上。

CIA的手法很簡單—砸錢,收買反對派勢力,尤其是與阿連德矛盾不斷的軍方,在CIA全面支援下,皮諾切特將軍跳出來與阿連德分庭抗禮,1973年,皮諾切特擔任智利陸軍總司令,他憑藉著在軍中的勢力和威望拉攏了一大批人。為了慫恿支援皮諾切特,CIA還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置和資訊。

同年9月,皮諾切特正式動手,他聯合了其他軍種司令,開進智利第一大城市,並迅速奪取了要點,切斷了對外通訊。當時的阿連德獲知訊息後,立即下令鎮壓,但他除了身邊的衛隊,沒有其他武裝力量了。

緊接著,600多名叛軍攜帶坦克等重武器包圍了總統府,皮諾切特要求阿連德辭職換取一條活路。剛毅的阿連德拒絕了,他決定戰鬥到最後一刻。激戰爆發後,60多歲的阿連德頭戴鋼盔,手持AK,親自上陣和叛軍對射。無奈寡不敵眾,叛軍又持有重武器,阿連德的衛隊在炮擊下損失殆盡。眼看大勢已去,阿連德選擇用手槍自殺。之後,皮諾切特順理成章登上夢寐以求的總統寶座。

這件事在當時引發了巨大反響,美國人在越南一敗塗地,在這裡找到了一點勝利的滋味,至於南美國家的領導人心裡更是明白,與美國對抗沒有好結果,只能老老實實聽美國人的。

最新評論
  • 1 #

    美國的霸道昭然若揭!

  • 2 #

    那最後皮諾切特怎麼樣了呢

  • 3 #

    世界都和平了美國的軍火賣給誰呢?

  • 4 #

    只要美國存在,世界不會安寧!

  • 5 #

    阿連德是蘇聯代理人

  • 6 #

    歷史證明與美國對抗沒有好結果

  • 7 #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南美是美國人的南美。

  • 8 #

    銅礦支撐著他的國家經濟命脈,世界銅都智利。

  • 9 #

    智利人的幸福!要是投靠蘇聯後果可想而知!

  • 10 #

    美國是這個世界上最應該被清除的國家。

  • 11 #

    到底為什麼,文章不明就裡,只是恨美反美。

  • 12 #

    上帝保佑智利,不然又像古巴一樣,吃糠喝稀。

  • 13 #

    美國衰弱後有滅族的風險

  • 14 #

    這世界誰跟美國誰倒黴

  • 15 #

    美國就是一根攪屎棍,哪裡有美國哪裡就會大亂!

  • 16 #

    貓屁不通,智利現在是南美最好的國家

  • 17 #

    美國假民主的又一證據。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海洋吸塵器”首次在太平洋成功收集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