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美國與伊朗的衝突近日逐步升級,雖然雙方事實上都不想直面對方發生全面戰爭,但必要的鬥爭仍然會有,而且將以外線的、代理人的方式進行。在這其中,有一個國家將深陷雙方的對抗,這個國家就是伊拉克。

眾所周知,美國於2003年發起了伊拉克戰爭,並順利推翻了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的統治。但事實上這一場戰爭在戰術上的成功並不能掩蓋戰略上的失敗。美國學者米格代爾認為美國是試圖在中東發起一個新世紀“多米諾骨牌”效應,將中東這些與美國不友好的政權一一推翻,伊拉克就是這第一塊骨牌。然而,伊拉克戰爭的結果卻是暴露了美國粗陋的應對能力,他們對於中東政治缺乏足夠理解(或者說理解中東政治的沒有能夠影響決策圈),伊拉克戰後重建,特別是國家重建陷入巨大的困頓中,而美國也陷入了大規模的游擊戰,特別是戰後前五年,伊拉克的游擊戰極為活躍,使美軍顧此失彼。

薩達姆政權被推翻後美軍進入了伊拉克,這當然讓伊朗感到極為棘手,並且感到更大的陸地安全壓力。但是薩達姆政權被推翻同樣讓伊朗感到高興,這樣過去被嚴格壓制的什葉派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進入伊拉克國家機構,而什葉派恰恰是伊拉克人口的大多數。前幾天被定點清除的蘇萊曼尼便是在伊拉克戰後開始廣泛接觸伊拉克什葉派,在後薩達姆時期的混亂狀態下,伊拉克的什葉派也趁機發展壯大,其游擊戰特別是路邊炸彈技術,給美軍帶來了很大困擾。

伊拉克後薩達姆時代的政治啟動於2003年7月成立的伊拉克臨時管理委員會和2004年阿拉維領導的臨時過渡政府,這兩個都有美國很強烈的控制印記。2005年1月,伊拉克舉行過渡國民議會選舉,10月通過新憲法,12月舉行第一次正式國民議會選舉。基本上,新的伊拉克政治將權力中心從總統變為議會,民族主義政黨變為了宗教政黨,什葉派取代了遜尼派成為最主要的政治力量。在2010、2014年、2018年三輪選舉後這一政治格局一直維持到現在,但始終運轉不暢。

伊拉克的三大主要政治群體,包括什葉派、遜尼派和庫爾德人,對於伊拉克國家認同整體都比較淡漠,而且中東社會對於突破家族網路,實現生人之間的社會網路事實上缺乏足夠的理解,所以導致宗教化、家族化傾向十分明顯。因此,伊拉克雖然是議會制,但是距離現代政治還十分遙遠,各派系之間相互拆臺要遠遠多於合作,這導致在國家層面的集體行動能力極差。弱政府自然就會進一步弱化共同體概念,從而陷入惡性迴圈。

比如在2010年選舉後,遜尼派政黨“伊拉克名單”罕見地獲得多數議席,但隨後因為優勢過小被其他政黨排擠出政府。伊拉克的教派族群分野並沒有因為選舉彌合,而是日漸擴大。甚至出現什葉派民兵組織不斷髮展壯大乃至合法化的情況。在與極端主義組織交戰後,伊拉克的政治格局進一步朝著有利於什葉派的方向發展。

伊拉克什葉派武裝在近年戰爭中快速崛起

2018 年議會選舉後,伊拉克什葉派內部各政治力量激烈博弈,最終形成了五大政治派別,即薩德爾領導的“薩德爾運動”、阿米里領導的“巴德爾組織”、時任總理阿巴迪組建的 “勝利聯盟”、前總理馬利基領導的“法治國家聯盟”以及伊拉克伊斯蘭最高委員會哈基姆組建的 “希克瑪運動”(Hikma,也被稱為全國智慧運動)。在政府組建問題上,各派都試圖擴大自身在議會中的權力,不願讓步或接受其他政治聯盟的領導。伊政府呈現出由薩德爾領導的沙戎聯盟和以哈迪·阿米里(Hadi alAmiri)為核心的征服聯盟(Conquest Alliance)兩大什葉派陣營相互制衡的局面。 為了在各方之間達成微妙的平衡,最終阿卜杜勒·邁赫迪(Mr. Abdul Mahdi)作為一位政治獨立人士被提名為總理,並組建政府。至今伊拉克並沒有形成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加上之前遭遇極端主義武裝破壞損失嚴重,伊拉克政府捉襟見肘的政府能力毫無疑問會延續下去,甚至可能形成進一步的廣泛不滿。

外國干預也是伊拉克政治發展困難的重要推手,其背後自然有沙特這些波斯灣南岸國家(大金主),但核心還是美國與伊朗。其中美國的角色十分重要但也可以預期,同時美國作為域外力量事實上也很少直接捲入伊拉克國內政治鬥爭中。不過即便如此,美國對於伊拉克的關注程度也極高,作為中東地緣架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保持伊拉克的穩定始終是美國人關注的問題。不過以伊拉克戰後近20年的表現來看,源於西方的議會民主制恐怕仍然水土不服。伊朗則大不一樣,他們與什葉派過從甚密,包括以前總理馬利基為代表的達瓦黨,以“巴德爾組織”為核心的民兵武裝力量,控制庫爾德地區蘇萊曼尼亞省的庫爾德斯坦愛國聯盟,以及由其推動組建什葉派黨團的“伊拉克團結聯盟”、“國家聯盟”等。在主要的什葉派政治團體中,只有薩德爾派對伊朗態度較為保留,而即便如此,薩德爾也會對遜尼派和庫爾德人保持更大的警惕。因此,伊朗對伊拉克的影響幾乎是天然的,掃掉伊朗干預伊拉克的最後一塊阻礙的恰恰是美國。

薩德爾

其實伊拉克面對的問題議會政治恐怕很難解決,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一個政治強人上臺,或者繼續維持這種半死不活、缺乏集體行動能力的癱瘓景象。至於一分為三,這並不符合美國利益,也不符合伊朗的利益,可能性不大。不過恰恰是這樣的情況下,伊拉克最為擔憂的就是美國與伊朗爆發進一步衝突。雙方在伊拉克國內都有極為豐富的社會網路,甚至也有直接代理人,美國與伊朗關係的惡化將直接導致伊拉克國內共識的進一步消散,從而陷入動盪不安之中。很不幸,伊拉克本身已經禁不起這樣的折騰了,國內百廢待興下又面臨惡劣的國際環境,伊拉克恐怕是美伊衝突首當其衝的最大受害者。

最新評論
  • 1 #

    那個國家是世界上最邪惡國家 我說是美國第一點贊投票

  • 2 #

    伊拉克有今天的悲劇,全拜美國所賜。

  • 3 #

    伊拉克戰爭就是美國的勝利 不論在戰術上還是在戰略上 美國都勝利了 戰術自不必說 戰略上美國完成了伊拉克駐軍 扶植了一個親美政權 使得國際上的戰略縱深又得到擴充套件和加強 具體說伊拉克人民遭受了多少苦難 那個美國才不管呢 所以從美國角度說 伊拉克戰爭美國達到了他的目的

  • 4 #

    美國2003年侵略了伊拉克己有26年了,繪伊拉克人民帶來了災難。

  • 5 #

    感覺這個世界好象要亂了,安寧的日子不多了,國打國民相爭

  • 6 #

    二戰,爭取什麼,伊,爭取什麼,美要的什什麼,科技,人才,地求外的,,當人類在戰爭中,,外太空文明會讓人類肖失,,,!?特朗普,不能在當美國的總同了,,全世界人民都起來,同語,國際歌,,,,

  • 7 #

    應用游擊戰打擊美帝侵略者!

  • 8 #

    伊拉克就需要薩達姆式的領導人。正如薩達姆所說:沒有薩達姆,伊拉克一錢不值了。

  • 9 #

    美國破壞了伊拉克國家安定局面,戰亂不斷,政黨分歧,允許美國駐軍禍害了伊拉克人民。

  • 10 #

    美國幫伊拉克民主自由了。

  • 11 #

    伊拉克不是受害國,受害的是人民!

  • 12 #

    美國大兵安全壓力突增

  • 13 #

    現在他們國家才知道羨慕太平是多麼的重要,可惜今後幾十年後都不再想有了。

  • 14 #

    各國聯合打趴下美國不挺好嗎,讓他永遠翻不了身

  • 15 #

    伊拉克因美帝的入侵而倒下,也必將因把美帝逐出國土而重新站起來!

  • 16 #

    “政局不穩將雪上加霜”

  • 17 #

    支援伊朗打擊恐怖分子。

  • 18 #

    伊拉克是最大的受害者,經不起折騰。

  • 19 #

    美國世界罪惡根原,從今後美將走進死路,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重啟核武?伊朗捅下馬蜂窩,英法德緊急介入,美國會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