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11月29日,一則宣稱美國的高鐵在天上的微博引發關注。

“中國高鐵的發達恰恰表明了落後。”

這一言論很快就遭到網友的反駁,有網友援引專業航空網站的資料指出,截至2016年,美國機場總量的確有19,700個,但僅有503個機場為民用機場。

還有網友表示,用航空煤油的飛機不見得比用電的高鐵環保,而“幾十層疊加”,似乎也不大現實。

也有在美國的網友稱,如果有的選,還是希望坐高鐵。

對此,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表示:

高鐵在中國是非常高效的運輸方式,而美國的短途國內航線特別多,這是由國家人口量級和交通特性不同造成的。

想要以此來說明誰先進、誰落後,本身沒有意義。

面對社交媒體上的中美基建對比,張頤武認為,還是要“保持平常心”。

從國際上衡量各國基建水平的綜合指標看,雖然中國基建總體上仍然落後於美國,但恰恰是高鐵等方面的進步把差距縮短了。

中國高鐵近年來一直都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下屬鐵路局的盈利情況被首次公佈,國鐵集團18個鐵路局有12個虧損。

其實,除了發達地區的高鐵以外,在中國有綠皮公益“慢火車”81對,約佔普速旅客列車開行總量的6%,主要分佈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偏遠貧困地區。

2019年,中國面向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的鐵路基建投資達2,996.6億元人民幣,佔中國鐵路基建投資總額的75.9%。

以成昆鐵路四川境內執行的5633/5634次、5619/5620次綠皮公益“慢火車”為例。

自1970年7月1日開通運營已近半個世紀,該趟列車連線著四川樂山、雅安、涼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等地,全線有50多個車站,數百公里長。

因涼山境內地貌複雜,高山、丘陵、盆地交錯,氣候惡劣,偏遠山區山高路險,許多地方還未通公路。

公益性“綠皮慢火車”成了當地百姓上學、工作和生活的首選,是他們和外界最重要的聯絡途徑。

而為了扶貧,這趟火車的票價一直就沒調整過,其全程票價僅25.5元人民幣,最低2元人民幣。

中國鐵路長度在不斷延伸,但不同地域的貧富差距依然還存在。

從昆明開往攀枝花的6162次列車全程執行351公里,經停22個小站,每天清晨6時50分始發,途經楚雄,穿越崇山峻嶺、金沙江畔,行駛近8個小時到達攀枝花。

修整半小時後又換牌6161次列車從原路返回昆明,而該趟列車單程全票價39.5元人民幣,也屬於公益扶貧列車。

這趟列車平均每天運輸近2噸的農產品,除了將花棚子、新江等站接收的蔬菜運輸到攀枝花站,從廣通、羊臼河等站點拉往元謀的蔬菜也不少。

由於鐵路沿線附近的鄉鎮村莊大多地勢偏遠,通過火車出行或運輸農產品成了周邊村民的主要選擇。

有村民感慨:

“我們村離另一個最近的村子都有二三十公里,如果沒有火車經過,可能就會像幾十年前一樣,趕街都沒有去處。”

在中國,鐵路運輸作為公共服務,具備社會服務的性質,實現相對落後地區西部的崛起是中國當局雄偉的目標。

中國官方曾多次明確表態,鐵路運輸的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是一項不實行市場化的事業。

一個國家大力發展鐵路事業,其背後有經濟、社會、軍事等諸多因素的考慮,而鐵路的盈虧與多種因素有關,與區域經濟的發展狀況、鐵路貨運、客流量大小、高鐵建設投入等緊密相連。

軌道交通產業的帶動效應顯著,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芮澤就曾公開表示:

“中國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鐵路網,其影響遠遠超過鐵路行業本身,也帶來了城市發展模式的改變、旅遊業的增長以及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促進。”

除了年賺過百億的京滬高鐵外,以粵桂黔高鐵開通為例,其沿錢13市的GDP總量已由2014年的40,043.53億元人民幣增長為2017年的51,653.19億元人民幣。

再以過載鐵路為例,中國從上世紀 80 年代開始發展過載運輸,較之西方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

自 2006 年以來,隨著大秦線2萬噸組合列車的大量開行及23t軸重通用貨車在全路推廣使用,中國鐵路的過載運輸業已形成兩種主要模式:

在過載運煤專線大秦線及其相鄰銜接線路上,開行萬噸單元列車和萬噸、2 萬噸組合列車。

在京廣、京滬、京哈、隴海等既有主要繁忙幹線上,開行一萬噸級的整列式過載列車。

過載鐵路的推進有利於促進中國中西部地區的資源開發,保障華中、華東等地區的能源供應,增強中國鐵路能源運輸能力。

對於擴大中國能源運量、助力環保、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意義重大。

也正是基於此,雖然面臨建設難度、資金缺乏等多重困難,但相關建設一直在推進。

9月28日全球一次性建成並開通運營里程最長的過載鐵路——浩勒報吉至吉安鐵路(即原蒙西至華中地區鐵路)在中國開通運營。

中國鐵路版圖由此新增一條縱貫南北的能源運輸大通道之後,新開通的這趟過載智慧駕駛列車創造了中國多項過載列車技術紀錄。

10月16日,中國首列智慧駕駛萬噸過載列車正式在神朔鐵路開行,其始發站是陝西神木北站,終到山西朔州的神池南站,首列車7033由108節車廂組成,整車長度1,530米,裝載煤炭超萬噸。

該列車的成功開行標誌著中國已掌握智慧貨運過載列車控制領域的核心科技,是中國過載貨運鐵路技術發展史上的新突破。

中國大舉舉債押注於鐵路建設,不能簡單的用盈虧來衡量其得失,因為有時社會效益超過了盈虧本身。

鐵路路網的建設除了縮短了地域間的距離,在顯著改善人們出行條件的同時,還可能帶動沿線經濟增長和相關產業結構升級,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落後地區的生活,並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從過往來看,先進的軌道交通體系通過助力人才流、貨物流、資訊流的廣泛高速傳輸,提高了中中國產業佈局的靈活性。

提升了市場資源的配置效率、提振了區域經濟的融合發展、促進了人力資源的流動與共享,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中國的鐵路建設計劃,已然跟這個國家雄心勃勃的經濟發展計劃結合到了一起。

當中國決心運用其龐大的財政資源來助力時,除了吸睛的高鐵,中國的其他鐵路建設其實也正按著路線圖在穩步推進之中。

- END -

投資環境日益複雜,如何在複雜的環境中看到未來的機會,提前佈局實現財富增長?

我們需要獲得更多一手資訊,了解更多趨勢走向,傾聽更多專業剖析,考察更多精品專案,才能做出最嚴謹,正確的判斷。

最新評論
  • 1 #

    國家人發展戰略,爾等能懂?美國地廣人稀,根本養不起高鐵。再說飛機有高鐵便利,安全,利好?能跑高鐵,改跑普快貨運不行?可以說,高鐵就是一高級別的鐵路,受氣候影響小,載客載貨飛機能比?不會說話,想想再說。

  • 2 #

    現在的高鐵,大多數人還是坐不起,坐的人少了,你能不虧嗎?

  • 3 #

    中國還是生活在貧困線下的人多,高鐵票價那麼貴,全國人民都座高鐵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37比1,聯大上美國扯下遮羞布,投下唯一反對票,多國發出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