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自然>

2019年10月29日,江西九江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的水位迅速下降,提前進入枯水期,豐水期煙波浩渺的湖面,已經變成一片草原花海。隨著水位不斷下降,湖底不少草洲紛紛露出水面。落星墩也不例外。

遠古代時該地區曾是汪洋一片的“揚子海槽”,此後“滄海三為陸”,或隆成陸地,或沉溺為海,變化無常。至中生代早期才結束了海浸歷史。距今約2億年後,受燕山運動的影響鄱陽湖及周圍地區發生多組斷裂,斷裂間則陷落形成湖盆的雛形。此後,新構造運動的影響進一步奠定了湖盆基本輪廓。這時鄂、皖境內的黃梅、宿松、望江一帶亦形成了彭蠡盆地。

衛星影像下的鄱陽湖

第四紀晚更新世後,由於古贛江水系的發育,使鄱陽盆地成為河網交織的平原窪地,但尚未瀦水成湖,出現連片水域。

西周以前,在全球性冰後期海浸的影響下。彭蠡盆地瀦水形成彭蠡澤,並不斷向南擴充套件進抵湖口帶,其時長江穿湖而過。春秋時期,湖水經湖口上溯至嬰子口附近。

鄱陽湖花海

至三國時代,彭蠡澤被長江分為南北兩部。隨後,江北部分的彭蠡澤漸演化為今日鄂皖境內的龍感湖和大官湖;江南的彭蠡澤相繼南侵,並逐漸擴充套件演化為鄱陽湖。

衛星影像下的鄱陽湖

隋末唐初是湖水南侵的全盛時期,至此始有“鄱陽湖”之稱.當時湖面遠比今日為廣,湖水南抵南昌樵舍附近.以致贛江下游平原上的梟陽、海昏兩縣分別於公元420年、425年淪入湖中,而其近鄰地勢較高的吳城卻取而代之逐漸繁華起來,故民間有“沉海昏,起吳城”之說。

唐未至明初,是鄱陽湖湖水北撤,湖面退縮的時期。明清以來,湖水再次南侵,水域向東南部擴充套件,遂漸漸演化為今日的湖泊水域。約在1500年前後,水面由北向南擴張至大汊湖附近。然後大汊湖由古贛江河流窪地發展為贛江三角洲分流間窪地。

最新評論
  • “初戀臉”的女生,一般有這幾種特徵,不愁沒人追,看看你是嗎?
  • 孫儷晒牽狗遛狗照片,身穿T恤牛仔褲簡單溫馨,文明遛狗大獲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