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影視>

一個保姆在僱主家一邊工作,一邊在僱主豪宅的地下室“寄養”自己的丈夫,長達四年多,直到新的保姆替換了她。

是不是聽起來不可思議?

保姆的丈夫常年是如何能生活在地下室的?

他的生活雖不見天日,但不用勞作;儘管生活失去了人生的自由,但吃喝不愁,而且吃得還相當不錯(主人家吃得很講究)。

聽到這裡,你還是沒有辦法理解,對嗎?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部榮獲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的南韓電影《寄生蟲》。

故事裡的“寄生蟲”就過著這樣“安然”的日子,而且不只是一個人·······

故事簡介:

《寄生蟲》圍繞一個居住在半地下室的四口之家展開。

一雙兒女聰明無比,只可惜在父母不知進取的生活狀態中長大,他們不好好讀書,整日遊手好閒。

一家人唯一的收入就是為披薩店折包裝盒為生。就這樣一份簡單的工作,四個人都完成得馬馬虎虎,被扣佣金是常有的事。

直到有一天,兒子基宇在即將出國留學的朋友引薦下,替代他到富豪樸社長家中,為其女兒做英語家教,一家的人命運就此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妹妹在基宇的策劃中,成功入職樸社長兒子多頌的美術心靈治癒老師,然後又施計讓樸社長主動辭退了司機,由父親金師傅做了司機。

一家四口,三個人已成功進入豪宅就職,下一個就該是媽媽要入局了。

利用原保姆對桃子過敏,故施計謀,保姆被清退,基宇的媽媽來到豪宅做起了保姆。

一家人過上了他們想要的生活,而富豪全然不知,這四個親近自己私密生活的工作崗位竟然是一家人。

富豪就這樣養活了生活潦倒到幾乎窘迫的一家人。

一天,樸社長一家人野營給兒子多頌過生日,基宇一家人則放肆地在豪宅裡過起了一天的富有日子。

躺在主人的床上、泡在浴缸裡、吃美味、喝冰飲,一家人坐在客廳,透過落地玻璃欣賞家庭大草坪。

在這裡,他們不會再看到隨地大小便的醉漢,也不用被消殺噴霧強行“消毒”。

正當他們美呵呵地享受著富豪生活時,門鈴響了,來者正是前保姆。

她在家中地下室落下了很寶貴的東西,打聽到主人一家人外出,特意回來“拿”。基宇的媽媽也不好拒絕,只好開門。

基宇和爸爸、妹妹躲起來靜等老保姆拿東西走人。

可是,老保姆到地下室很久也沒有出來,基宇媽媽不放心就下去一探究竟。

老保姆欲打開酒櫃時將自己卡住了,基宇媽媽幫助她安全落地,接下來的一幕讓基宇媽媽蒙了。

原來,在地下室裡一直生活著老保姆的丈夫,每天靠老保姆送飯過活。

黑漆漆的地下室陰暗潮溼,你很難想象,一個正常人怎麼能自願在這裡不見天日的生活四年多。

說句題外話,這與疫情三年封閉在家的境遇相比,這種無自由的生活要可怕上萬倍。

老保姆央求基宇媽媽平日裡接著照顧她的丈夫,意思就是讓他繼續生活在這裡,顯然,這個丈夫已成為“寄生蟲”,完全無法自主過活。

基宇三人躲在樓梯上偷聽,不小心摔下來,所有的秘密被老保姆揭穿。

故事反轉,老保姆一改可憐乞求態,以現場錄的視頻威脅一家人就範。

就這樣,四口之家又乘機反抗成功,兩家人打成一片的時刻,主人告知,8分鐘後回家,露營因天氣不佳被取消。

四個人忙作一團,父親收拾老保姆一家,基宇媽媽快速做麵條,妹妹整理殘局。

老保姆被基宇媽媽不小心“解決”,爸爸不放心將老保姆和她丈夫用繩子緊緊綁在地下室。

主人進門前一切恢復正常。

簡餐過後,樸社長的兒子多頌,要睡在自家草坪的帳篷裡。

爸爸不放心兒子,索性躺在沙發上守護著窗外的兒子。

女主人也與樸社長一起躺在了沙發上。

正要逃走的基宇、爸爸、妹妹,只好躲在了客廳茶几下。

樸社長與女主人講起了金司機身上的味道,這股味道是全家人共有的,但是這個特點只有樸社長的兒子多頌發現。

整部電影都貫穿著這個“味道”,這就是窮人的味道。

很可悲,這樣的一家人,無論如何也掩飾不了這股“味道”。

他們三個人在主人夫妻倆熟睡後才有了逃跑的機會,一路向家奔去,下了很多樓梯、走過地下通道,行走在下坡的小巷裡。

半地下室的家已被汙水淹沒,妹妹搶救向外不斷噴水的馬桶無果後,乾脆蓋上馬桶蓋,坐在上面抽起了煙。

對生活困境接受是如此自然和習慣,這就是一家人長期的生活慣性,對於生活,他們不是無所求,只是不想用力改變,不停放低對生活的要求,以此麻痺自己。

窮人的味道、富人的冷漠、最終以妹妹、樸社長、老保姆及她丈夫的死亡而告終。

基宇的父親用力救女兒,氣憤間當眾殺死樸社長,然後從“人間蒸發”,成為第二代地下室“寄生蟲”。

感悟:

整部電影有諸多值得賞析的鏡頭,其中之含義會給你很多啟發,也許能讓你突然明白些什麼。

比如,多頌的畫。沒有能看得懂,他媽媽以為自己的兒子遇到“鬼”後就不正常。其實,是半夜走出地下室吃東西的老保姆的丈夫。

多頌的畫是閃爍的燈泡和這位地下室的寄生蟲,畫面很詭異,常人無法透過畫面表象讀得懂本質。

我們是不是也會常常將讀不懂的人和事歸類為“神”,堂而皇之地用不正當的方法改變。

是不是毫不用力生活,卻以生活本就殘酷、不斷降低生活標準來安撫自己。

理所應當地安於現狀,但永遠無法熄滅內心的慾望,為了實現慾望可以不擇手段。

富足的人也會麻痺自己,只是與窮人的表現形式不同。

他們通過金錢換所需,缺乏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不曾想,正因如此,富人們也未必能逃脫思想的懶惰,看似高級的生活,卻始終離不開窮人的服務。

對於花錢買來的任何東西,他們並不能辨識,就更別說懂得珍惜。

雖然他們的生活有貧富之差,但相同點是:對生活都有不負責任的一面。

慾望與付出要相匹配,得到與努力要成正比。

這是一條亙古不變的生存法則。

不遵守,必會有後果。

唯有走正道,生活才Sunny。

4
最新評論
  • 陽臺上養樹莓,結果多,果子好吃,帶你來看看
  • 正午Sunny四部入圍第33屆飛天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