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影視>

樣板戲產生於文革這一時期,十年時間創排出了許多的優秀劇目,這些劇目並不侷限於劇種,像京劇、豫劇、話劇、快板書、芭蕾舞劇等等都有優秀的劇目產生,而第一批有八出劇目出類拔萃,所以被稱之為“八大樣板戲”,也就是京劇《智取威虎山》、《海港》、《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交響音樂《沙家浜》。

很多人誤以為這一時期就有這八齣戲,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因為這一時期還創排出了很多的優秀劇目。

這一時期的劇目主要的題材就是歌頌工農兵、歌頌英雄為主。然而這些劇目也有悲哀之處,那就是產生於這一特殊時期,也就是“文革”這一時期,所以這些劇目也受到了影響,以至於後來這些劇目也退出舞臺雪藏了一段時間。

好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這些劇目逐漸重回舞臺,而各大劇院團也紛紛復排這些劇目,但是奈何一直被模仿但是從未被超越,那麼原因是什麼呢?

因為樣板戲以及革命現代戲中京劇劇目比較多,我們就從京劇的角度來分析分析。

好的題材但是傳統戲表演痕跡太重

我們看近些年各大京劇院團也創排出了許多的革命現代戲,但是都不成功,那麼原因是什麼?

其實,各大京劇院團選擇的題材沒有問題,很多都是英雄的實際,這沒有問題,將他們搬上舞臺那就更沒有問題了,但是結果卻是失敗。

其一,那就是在表演上傳統戲的痕跡太重,像“笑不露齒,行不露足”這些在傳統戲中固然重要,但是在革命現代戲中卻是最忌諱的,要是那些英雄人物如此扭扭捏捏怎麼去辦大事。再有就是唱腔,我們看樣板戲的唱腔都是乾脆利落,可是我們再看現在的革命現代戲拖泥帶水。

其二,那就是唱詞上太水,像《許雲峰》有三個“嘩啦啦”,但是京劇老戲迷都知道《珠簾寨》中也有三個“嘩啦啦”,這就是從這齣戲移植過來的,這樣一來給人一種感覺就是太跳戲,並且就像是沒有用心一樣,也就是所謂的“拿來主義”。

其三,那就是現在革命現代戲演員的妝容離實際越來越遠,過去的樣板戲主演妝容是樸素自然的,而現在是濃妝豔抹如同妖精一樣。

復排版本不成功

有人說了,那麼創排新的革命現代戲不成功,那麼復排以前的版本為什麼也不成功呢?其實主要原因也有以下兩點。

其一,那就是上述提到的精氣神,過去樣板戲主要會去基層體驗生活,而通過這種體驗去揣摩了體會劇中人物的內心,最終表達出來。而現在的京劇演員復排這些劇目沒有了內在的靈魂,而是去模仿過去老藝人,進而出現一種程式化的表演,因為沒有靈魂這種模仿也就成為了畫虎不成反類犬。

其二,那就是一些劇院團在復排這些劇目之時隨意的修改,因為這種修改破壞了這些劇目的整體性和藝術性,所以也可以稱之為糟改。就像上海京劇院刪改《智取威虎山》唱詞被童祥苓老師指責。北京京劇院放著楊春霞版《杜鵑山》不復排,反而去復排老版本,並且改名《烏豆》一樣,這些其實都是雞肋的做法!

2
最新評論
  • 陽臺上養樹莓,結果多,果子好吃,帶你來看看
  • 製片人點評楊紫熱巴的扛劇能力,言辭犀利,句句說到觀眾的心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