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影視>

導語:平心而論,端妃在《甄嬛傳》中是最有資格做皇后的女人,不僅智慧超群善於籌謀,而且德行出眾端莊自持。最重要的一點是,端妃具備那種刻在骨子裡的慈悲與善良,雖然看透了一切,並心如死灰,但仍然保留著人性的溫暖。

不得不說,端妃是個充滿著神秘色彩的奇女子,她總能在最恰當的時機說出最恰當的話、做最恰當的事。比如甄嬛在甘露寺修行時,曾試圖借朧月生日之際搞小動作,令皇帝疑心頓起,當時敬妃嚇得幾乎魂兒都要飛了。

然而,端妃卻不動聲色地走上前來,只輕輕說了幾句話就化險為夷,皇帝不但沒起疑,反而更加寵愛朧月,敬妃也因此躲過一劫。那麼,端妃當時說了什麼話?居然具有如此神奇的功效?

1:深宮內苑人性黑,波譎雲詭處處危,被虐千遍存善念,至死不忘持慈悲

端妃不像甄嬛,受到傷害以後就黑化到失去人性和良知,弄死所有曾得罪或傷害過她的那些人。

實際上,比起甄嬛,端妃才是被皇上傷害得最慘的那一個,但她並沒有以此為藉口讓自己徹底淪為惡魔去報復社會,而是淡定從容地挑揀了最佳時機、借力打力的除掉了那個凌辱了自己多年的仇敵——華妃。

在借力打力的同時,還拉攏幫助了甄嬛與敬妃,但凡能幫得上忙的,端妃都會伸出援手拉人一把。對於已經淪為階下囚的人,她也只是點到為止,絕不會像甄嬛一樣去落井下石,或痛打落水狗

所以,以端妃的出身和德行,完全有資質做皇后,只可惜,她沒有一個做太后的姑姑和自己的皇子,所以,只能成為有職無權的皇貴妃。當然,對於端妃而言,這已經是最恰當的榮耀了,而且,她做皇貴妃也是德位相配受之無愧。

她是唯一一個沒有與甄嬛進行“長期利益捆綁”、卻能得到善終的女人。這焉知不是她本性厚道的緣故?

但是,也有很多觀眾質疑端妃的人品,詬病她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而且過河拆橋、十分涼薄,尤其是在甄嬛獲罪去甘露寺後,端妃似乎全程都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不聞不問,更談不上求情了。

實際上,真是如此嗎?錯,大家都誤解端妃了,甄嬛在甘露寺的時候,端妃依舊對甄嬛有救命之恩,這個細節可能被大家忽略了。此細節就在電視劇中的第四十七集裡。

甄嬛去了甘露寺後,並不安分,一直與果郡王保持著緊密聯繫,果郡王為了討美人歡心,每個月都會投其所好,給甄嬛畫一幅朧月的肖像,慰藉她思女之苦。

當然,果郡王與甄嬛暗通款曲的事,自然是瞞不過敬妃的,敬妃雖然是朧月的養母,但卻視若己出,百般寵愛,甚至對朧月的衣食住行都要親力親為,形影不離。在這種情況下,果郡王要想偷畫朧月的肖像是不可能的,所以,必然要經過敬妃的默許。

果郡王也必然會對敬妃說明意圖,敬妃才會首肯。尤其是在朧月生日前一個月,果郡王許諾甄嬛,會把甄嬛親手做的衣服送給朧月。但甄嬛卻擔心由於公主收到的衣服太多,其中也不乏有精緻舒適的,果郡王又怎能確保自己做的衣服就能穿在朧月身上呢?

果郡王的回答是:他已經跟敬妃說好了。言外之意,對於這件事,他事先已經與敬妃進行了溝通交流,並獲得了敬妃的許可和支持。但是,所有的人都明白,這件事是在冒多大的風險?這可是欺君大罪,一旦此事洩露,或被皇帝質疑,那麼甄嬛不僅要罪加一等,就連敬妃也難逃其咎,搞不好,連朧月都會徹底失寵了

畢竟,果郡王私通廢妃罪不可恕,甄嬛雖是廢妃,但畢竟是朧月的生母——皇帝的女人,哪怕被皇帝廢棄了,也是“皇帝用過”的女人,即便爛了,也不能再被別人撿起來用。而敬妃卻全程包庇、知情不報,這無異於同謀。

所以,這件事是相當冒險的,況且,皇帝本就敏感多疑,稍微有點不慎,就可能讓甄嬛萬劫不復。然而,甄嬛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但要給朧月親手做衣服,還做了件更過分、更容易引起皇帝懷疑的事——仿照純元皇后的羊脂玉項圈給朧月打造了一枚同款。

2:富貴險中求,不求豈能有?借用故人同款物,勾起舊情湧心口,你有我也有,冥冥緣分相聚頭

其實,在我看到這一情節時,明顯感覺到了甄嬛在耍心機,她此時已經起了懷舊回宮之心,因為甘露寺裡的日子實在太難熬了,她從小到大都是養尊處優慣了的,比不得槿汐和浣碧,一開始就是女婢身份,在哪裡也是幹粗活伺候人的。

而甄嬛從小就是被眾星捧月一般長大的,沒經受過這樣的挫折與羞辱,突然遭遇這種非人的待遇,換誰誰也受不了。但事已至此,路是自己選的,哭著也要走完。只是,不後悔是假的,能夠挽回局面、重新讓皇帝想起她的唯一途徑就是通過朧月做手腳,也可以說是讓朧月做紐帶。

因此,她問芳若,純元皇后的遺物都在哪裡收著?能否給朧月打造一枚接近純元皇后戴過的首飾?芳若便提供線索說,純元皇后的羊脂玉項圈可能在皇帝那裡收著。

甄嬛便以此為突破口,動起了心思。拿出自己的首飾交給芳若去辦理,要芳若憑著印象打造一枚同款,讓皇帝瞬間就會想起純元,並由此及彼想到她這個“盜版的純元來。”製造這些巧合,讓皇帝誤以為純元與甄嬛和朧月冥冥之中有著“特殊的緣分”,甚至,甄嬛母女就是純元母子轉世而來的也未可知。

如果甄嬛依然憎恨皇帝不想回宮,又怎會親手撕裂自己的舊傷口?她明明就是因為誤穿了純元的衣服才被獲罪的,如今卻為何偏往槍口上撞,非要踩踏皇帝的雷區?她製造這樣的巧合,無非就是想提醒皇帝:當初她誤穿純元的衣服,就跟今日朧月”恰巧”得到了與純元同款的項圈一樣,都是冥冥中的天意,並非是她蓄意冒犯。她要藉此讓皇帝反思反省,並舊情復燃地想起她來。

還是那句話,甄嬛這樣做是相當冒險的,倘若皇帝對她無情,依舊沒有原諒她,那麼,她的這種舉動會適得其反,並引發皇帝的質疑。不過,俗話說得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從來都是富貴險中求,與其困死在這裡,還不如放手一搏。

所幸,甄嬛是幸運的,冥冥之中有貴人相助。而這個貴人,就是端妃。

當敬妃在朧月生日那天,戰戰兢兢的把那枚項圈掛在朧月脖子上時,皇上觸目驚心,不由得一愣,旋即問道:“這枚項圈,看著有些眼熟?哪裡來的?”

這句話差點讓敬妃靈魂出竅,之前,就因為敬妃隨口說了一句朧月嘴巴長得像菀嬪,皇帝就氣得摔碎了茶杯,還為此打死了一名宮女,皇帝最忌諱朧月與菀嬪有所鏈接,如今,萬一暴露出這枚項圈是甄嬛所給予的。不但果郡王會被“順藤摸了瓜”的拽出來,就連敬妃也保不住了,即便不去慎刑司受審,也必然要被打入冷宮終老至死。

因此,敬妃的臉色都變了,結結巴巴地說是內務府打造的,問皇帝有何不妥?皇帝沉吟道:“沒什麼,看著面熟。”此時的皇帝,必定疑心已起,只是暫時不露聲色而已。

就在這命懸一線的關鍵時刻,端妃卻不失時機地款步走了過來,雲淡風輕地說道:“這個項圈,從前的純元皇后也有一個,只是,敬妃進王府晚,不曾見過罷了。”此話瞬間就把敬妃的嫌疑摘乾淨了。

端妃的言下之意是:“皇上不必疑心,敬妃連見都沒見過純元皇后的這枚項圈,更不可能仿照打造了。這只是巧合罷了。”皇帝這才放下心來,並也感覺到是“天意巧合”,於是,索性把純元本尊的那枚項圈也賜給了朧月,竟有些暗含“物歸原主之意”。

有了這次的巧合,皇帝也不由得由此及彼,聯想到了身在甘露寺中的甄嬛,而甄嬛離回宮的目標也便更近了一步。至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所以說,端妃不是不幫甄嬛,而是一直在幫,只要得到恰當的機會,端妃從來不吝施以援手。只是她城府極深,幫得不留痕跡而已。這也是甄嬛為何會一直對她感恩戴德並敬重有加的根本原因。

9
最新評論
  • 陽臺上養樹莓,結果多,果子好吃,帶你來看看
  • 北慕口碑下滑越發嚴重,微涼緊追其後:這就裝不下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