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影視>

坐在小河溝邊上的村民們,那些農婦個個都羨慕曹貴英,有馬有鐵這麼疼惜她,那些男人們個個都笑話馬有鐵,把曹貴英當個寶貝。

可現實是,村子裡沒有男人願意娶曹貴英,沒有女人願意嫁給馬有鐵。

正是這樣,兩個被嫌棄、被忽略的農村底層可憐人,被硬生生湊成了一對兒。

而將他們湊成一對兒的最直接原因,卻是馬有鐵的哥哥,要為兒子娶媳婦兒了,馬有鐵再在家裡住下去,會影響兒子的姻緣,所以著急把他趕出去。

可是貧窮、軟弱的馬有鐵,他都不能算個窮人,因為沒有多少人真的把他當個人。這樣的人,誰會願意嫁給他呢?沒有。

曹貴英就願意嫁嗎?貴英沒有資格說願意不願意,她沒有選擇權。

他們兩個人,就像兩個不同性別的牲口,為了配對,硬給丟一塊兒的,只是貴英失去了生育能力。

他們都沒有選擇權,或者說他們長久地活在別人的厭棄中,忘了自己還是個“人”,忘了自己還有自主權。

初見

即便是被所有人嫌棄、被全世界遺忘,貴英和馬有鐵也依然保有最純粹的善良,他們願意在心中為對方點亮一盞燈,為彼此投去一束希望的光。

初次見面時,飯桌上的兩個人表情麻木,不敢多看對方一眼。或許他們心裡都在想,“我這樣的人,哪裡配找對象”。

可能是氣氛太尷尬了,也可能是有鐵不忍心三哥打他的驢,端著一個碗拿兩個饃進來的有鐵,沒有多吃一口桌上的菜,又端著一個碗拿著兩個饃走了出去。

貴英的嫂子害怕貴英當著人家面又尿褲子,喊她出去尿尿。

而這時,馬有鐵正蹲在驢的旁邊,不聲不響地啃著手裡的兩個饃,好像只要守著自己的驢,就能帶給它一絲絲安慰似的。

這些都被路過的貴英看在了眼裡。她走到驢的旁邊,用手了撫摸著,目光卻看向了馬有鐵。她那個時候一定就在心裡感概,自己的命運還不如一頭驢吧。

而屋內的馬有鐵,卻漸漸地有了羞澀,手足無措。

但是桂英的那個眼神,有多少是堅定?有多少是無奈?有多少是羨慕?又有多少是麻木呢?

希望

兩個人的日子,從一張結婚證件照和一個囍字開始。

結婚那天夜裡,貴英尿床了,這本是她過去幾十年裡常常發生事情,可那天她似乎特別小心翼翼,她不知道眼前這個男人會怎樣對她,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再次被嫌棄。

直到馬有鐵喂完了驢子回來,特意給爐子里加了幾塊炭,把火燒得更旺些,好讓她就著火烤一烤,免得凍著。

也是從那天夜裡,從那場溫暖的爐火開始,桂英的心中泛起了星星點點的希望,也開始將這個男人視若自己的珍寶。

自立門戶後,他們沒有錢買小麥種子和化肥,就去賒賬,說等秋天糧食收穫了賣了錢再還上。

他們沒有母雞可以下單,就去找鄰居借了是個雞蛋,用電燈孵化小雞。

貴英不能生育,有鐵就說,雞娃子們也沒有媽媽,出生後看到的第一個人就是它們的媽媽。

他們一起選種子、一起耕地、一起播種,一起把希望的種子埋進了春天的土地裡,期望著秋天的收穫。

他們一起建房子,有鐵拓土坯,貴英編屋頂的草蓆,熬過了風風雨雨,終於在第二次借住的房子被拆之前,新房子建好了,他們終於住進了自己的房子,睡在了自己的炕上。

這時候,他們有滿倉的小麥,有成群的雞娃,有養得肥肥的豬,有豐收的玉米,地裡還有土豆和秋菜,眼看著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了,他們臉上的笑容也比以前多了。

可是,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明明好日子到了,希望也有了,桂英卻不在了。貴英不在了,那希望還是希望嗎?

相守

他們的短暫相守,卻給彼此的人生帶來了不可替代的溫暖與愛意。

有鐵要去城裡給大侄子拉結婚的傢俱,他會一大早起來,給貴英準備好一天的吃食,還不忘叮囑她到時候熱一下吃。

貴英也會在有鐵晚歸時,帶著手電筒和熱水去村口守望。如果熱水涼了,她就一趟又一趟地回去換成熱的,儘管她走路多少有些不方便,但還是希望有鐵回來時,能夠第一時間喝上一口熱水,暖暖身子。

有鐵知道貴英有不希望被人看到的尷尬,他想給她買件大衣,遮擋她尿失禁的尷尬。可是他只有50塊錢,卻看上了一件100塊錢的衣服,他讓老闆娘給他留著,等他帶夠了錢再來買。貴英沒辦法幫有鐵抽血,但她會時刻守在他身邊,生怕他會有事,生怕張永福他們多抽一滴血。

當貴英看著孵化小雞的電燈搖晃時,射出的許多光斑,那一時有些許恍惚,她下意識地用手去捕捉那些光斑,有鐵看到了她的動作,又搖晃了幾下電燈,光斑又像是跳舞一樣搖晃起了來。那一刻,貴英像個孩子一樣沉浸在安寧的快樂中,而有鐵像個家長一樣,守護並給予她更多的快樂。在那寧靜溫馨的畫面裡,我看到了浪漫與愛情。

或許他們根本不懂浪漫,也不會言說愛情,但他們的相濡以沫、相守相扶,卻是愛情最美好的呈現。

我想,大概也是因為這樣,他們兩個人相互溫暖、相互珍視,把彼此刻進了自己的生命裡,所以,當貴英走後,有鐵才能無牽無掛地放走驢子,賣掉所有的糧食,安靜地睡去。因為這世上,他唯一的牽掛就是貴英,可是貴英走了他的生活再也不會好起來了。

死亡

他們的故事從大雪紛飛的冬天開始,他們經歷了春的復甦,經歷夏的炙熱,也經歷了秋的收穫,卻終究沒能等到冬天時,兩個人再次溫暖相擁。

貴英溺水的那天早上,本來就發燒了,可她還是堅持去給有鐵送飯,走在河渠邊時,頭一暈不小心就跌落水中,再也回不來了。

看到這裡時,本以為有鐵會失聲痛哭,會指責河岸上的旁觀者,會大罵他們的冷漠和沒人性。可惜什麼都沒有。

他在冰冷的河水裡,抱著貴英已經有點僵硬的身體,只是大聲地喊了幾聲桂英的名字,就什麼都沒有了。

他安安靜靜地將貴英埋了。然後,挖出了地裡的土豆,放走了自己的寶貝驢子,賣掉了所有的糧食,還清了種子化肥錢,還清了借來的十個雞蛋,也還清了這人世間欠下的所有債。

影片中並沒有明確表現出有鐵最後的去向。但是很多人認為他是跟隨貴英一起走了。因為結尾時,他炕上多了一瓶看似像農藥的瓶子,他手裡握著的時草編的驢子,而鏡頭也拉向了城裡他曾經不想去住的房子。

從貴英死,到有鐵獨自處理傷痛,賣掉所有糧食,他的哥嫂和侄子一個都沒有出現過。可是侄子後來卻帶著推土機去拆有鐵的房子,還把一萬五千塊的現金揣進了兜裡。

還記得嗎,有鐵說過,農民離開了土地可咋活。鏡頭最後,他離開了土地,沒有了房子,他咋活?

有人並不喜歡這個結局,認為有鐵什麼都有了,沒有了曹貴英還可以找一個張桂英、李貴英,或者,自己也應該好好活下去。

可能我們真的不懂他們那份感情,也不懂他們看見希望後的無望,但我覺得,有鐵即便真的死了,那也算是另一種解脫。

因為,如果他還活著,還會繼續去給張永福輸血,他還能輸幾次呢?就算沒有張永福,可能還有其他人,一樣會任意欺壓他,他活得也不會體面。

他來過這世界了,吃夠了這世上的苦,他擁有過溫暖,擁有過愛人,他被人珍惜過,被人理解和尊重過,他在人生至暗之處看見了人性最美好的光亮,可惜這一切,都隨著貴英的溺亡而消失了。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吧。

4
最新評論
  • 陽臺上養樹莓,結果多,果子好吃,帶你來看看
  • 解讀小說《百年孤獨》的混亂敘事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