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影視>

1、為什麼對沉香如屑感到心痛?

首先解釋下,為什麼覺得沉香撲街。畢竟網絡上對沉香的討論不在少說,兩位男女主的粉絲們也在奮力宣傳,無論是招商還是營銷,在前期確實誠意滿滿,吊足了粉絲胃口,直至沉香的空降,著實讓人不解,這種投資的電視劇,就這麼偷偷摸摸的上線了? 你們優酷不排片的嗎,上線是臨時決定的?

偷摸上線之後,便是互聯網的一頓群嘲,什麼楊紫怪不得拒演? 前三集失望至極,支持者則是三集後就好了,沉香還能看巴拉巴拉,對於這些我已無力吐槽。

不得不說這一頓騷操作下,沉香已經失去了大半部分觀眾。上次對電視劇還有那麼多熱情的還是《夢華錄》,無論網絡上吵的多兇,神仙姐姐的顏值,顧盼生姿的循序漸進,大宋的文化美景都深深地吸引著我看下去。可這部劇,除了兩位主演,毫無亮點和新意。一樣的禁忌之戀,一樣的凡間仙界,一樣的女主跳誅仙台戲碼,看膩了。所以這部劇,我追不下去了,是那種沒辦法對這部劇擁有期待的追劇,現在看劇只是為了打發時間。所以說,作為一個觀眾,失望攢夠了,我也覺得她撲街了,徹底沒救了。

20多集,每天都在追更新,我不覺得我有很大資格來說這部劇,但作為一個觀眾,我還是可以來嘮嘮的。首先從演員上講:楊紫與成毅,可以算上內娛裡演技還算可以的年輕演員,兩位主演參演過不少電視劇,無論是楊紫的《天乩之白蛇傳說》《香蜜》等等,還是成毅的《琉璃》,都是我稱讚並且深愛著的古裝劇,對於《天乩》的下架更是憤憤不平。其次是服化道,最近看過很多自媒體,說沉香的魔族與仙界只靠衣服分清,仙界就是白色衣服,魔族壞人就是黑色衣服,誠然這種設定很幼稚,但是服化道只是死物,按照這種投資程度的產品,質量和質感在沉香裡都是及格的,不及格的只是人的演繹和導演的講故事能力而已。

也是因此,覺得沉香撲街算是心疼的,明明演員和服化道都還行,這劇的配置也可以說是天花板,然而為什麼撲街呢?

2. 製作團隊

其實很不想點名導演和編劇,他倆無論任何一方都不是主要“元兇”,製片方的深入程度也無從可知,可是劇情的拖沓,重複,影樓畫風都是這部劇的硬傷,而這些製作團隊一個都少不了。

前幾年小說改編曾經大火,以前的大IP書粉眾多,影視化以後如果劇本改動大會有無數書迷吐槽抗議,在我看來小說的影視化並不是把劇情從書上搬到熒幕那麼簡單,而是從一維空間轉換到三維的格度,這裡演員的演繹是一格度,導演的把控又是另一格度。在劇本這個格度,對於人物的人設和劇情,只能用不夠豐滿來形容,不僅老套而且拖沓,劇情全靠彈幕來解釋,編劇們在修改的時候,就不能合起來聊聊這裡那麼妥不妥的嗎? 而且就算是原著裡沒有的內容,編劇也可以主動加些情節來豐滿一下各個角色,讓人物立體起來呀!!!現在看男女主還只會覺得他們是“紙片人”(就是好人,美就完了),反而是男二餘黑土人設相對完整,但是整天為了女主傷害自己也是不理解。

3. 觀眾升級

觀眾升級是我自創的一個詞,指的是老套的東西我看多了,好劇看多了,口味也會隨之升級。但是觀眾升級並不是沉香撲街的理由,而是那些沒有拿捏住觀眾的製作團隊的失誤,沒錯,這個鍋我還是交給製作團隊,無論是電視劇本身還是營銷團隊,一直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角度去營銷這部戲,是沉香撲街的另一個重大問題。包括劇名為啥叫沉香如屑,我看了20多集也沒明白,是女主自己把花瓣燒了當薰香,所以叫沉香如屑嗎? 可是如果這個劇情那麼重要,但怎麼就一小個片段就過去了?我不理解?還不如叫給你另一半心來的自在。

其實寫這麼多,可以看出我對仙俠劇的寬容度還是很高的,畢竟國劇崛起是每個影視從業者的願望,她越來越好我吹捧,她停步不前我鞭策,好的就是好的,不行就是不行,不要糊弄自己更不要糊弄觀眾。沉香如屑我還會看嗎?我覺得還是會的,畢竟我愛仙俠劇,她不同於漫威好萊塢,迪士尼,這是中國人自己的浪漫。

6
最新評論
  • 陽臺上養樹莓,結果多,果子好吃,帶你來看看
  • 《沉香如屑》絳晨救下裴洛,結局卻灰飛煙滅,為了螢燈魔改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