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軍人是一個非常重視榮譽的群體。對於一個軍人來說,犧牲不是最可怕的,但是如果自己的榮譽出現問題的話那絕對是讓自己無法接受的。因此在1955年我軍第1次推行軍銜制度的時候,就有人對自己的軍銜表示不滿意。不過,也有為別人的軍銜而奔走的。比如陳賡大將的一個戰友,被授予中將軍銜。陳賡覺得這個授銜太低了,於是找到偉人,向偉人表示:我願意把我的一個將星給他。那麼,這個人是誰?

1、從赤衛隊到紅軍

這個人就是開國中將陳康。雖然陳賡和陳康這兩個字寫起來很像,但是隻是像而已。他們兩個並沒有任何的親屬關係。

陳賡大將當年是黃埔軍校的高材生,而陳康在當時則還是一個在鄉下受地主壓迫的孩子。不過,受北伐戰爭的感召,陳康在1927年接觸到了進步思想,並參加了赤衛隊。

在1930年的時候,紅軍的活動範圍出現在了陳康的家鄉。這讓陳康十分興奮。為此,陳康參加了紅軍。畢竟,陳康盼著這一天已經很久了。

參加紅軍以後,陳康作戰十分勇猛。並且,在戰火中,陳康還逐步鍛煉出一定的領導能力,並被委任為營長。

在長征路上,陳康最為高光的的時刻,莫過於強度嘉陵江的戰鬥。

強渡嘉陵江

話說紅軍進入四川的情況讓老蔣感到欣喜。因為蔣介石覺得紅軍進入四川,肯定會被自己消滅。因為四川的地理條件比較特殊。首先四川屬於一個盆地,而盆地內部又有著很多的山川河流。紅軍當時的行軍條件主要是依靠著戰士們的腳板。而老蔣則擁有著飛機,此外四川地區的地方軍閥在名義上也都服從老蔣的號令。因此老蔣覺得,自己完全可以利用這些地理優勢以及地方軍閥的兵力,消滅紅軍。

對於老蔣來說,嘉陵江、金沙江、大渡河以及劍門關,這些險要的場所,都可以給紅軍沉重打擊。

事實上,為了奪取這些天險,紅軍將士確實和老蔣的部隊進行了一番鬥智鬥勇。在強渡嘉陵江的時候,陳康率領將士用著簡單的船隻,衝擊敵軍防線。防守的敵軍起初打算依仗嘉陵江的天險看紅軍的笑話,不過,隨著陳康帶著全營將士奮不顧身的衝殺而來的時候,敵人陷入恐慌狀態,最終不得不丟棄陣地逃之夭夭。

得力干將

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陳康除了能獨當一面以外,更多的時候是協助陳賡處理軍務。畢竟在解放戰爭期間,陳賡擔任兵團司令,負責整個兵團的全面工作。此時對於陳賡來說,最重要的兩件事莫過於:首先,就是自己做出正確的作戰決策。其次,就是找到能真正落實決策的人。

其實,古往今來很多名將在制定作戰決策的時候,制定的很完美,但是在落實的時候,往往因為下屬不給力,而導致計劃最終只能破產。比如抗戰時候,薛嶽有過伏擊殲滅日軍的計劃,但是,薛嶽麾下總是會讓日軍突圍出去——薛嶽設計的不能說不合理,但是,薛嶽的部下執行尷尬。

而對於陳賡來說,自己所制定的決策,只要是交給陳康去辦理的。陳康總能圓滿完成。

因此在1955年,陳康被授予中將軍銜以後,陳賡找到了偉人,跟偉人表示:不論陳康的工作能力還是功勞,都應該授予個上將。

不過,很多事情,方案落實以後就沒法更改。但是,陳康後來擔任過大軍區司令的職務,基本上享受到了上將的福利待遇。

18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一次特殊的地球班奧運會:52年志願軍在戰俘營,辦了一場奧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