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老周

摘要:最近,一名大貨車司機因為卡車上的“北斗定位記錄儀”掉線,因此無法證明自己是否疲勞駕駛,受到執法機關2000元罰款處理,司機覺得難以接受而自殺。那麼,大名鼎鼎的北斗衛星系統還會掉線嗎?

最近,一名大貨車司機因為卡車上的“北斗定位記錄儀”掉線,因此無法證明自己是否疲勞駕駛,受到執法機關2000元罰款處理,司機覺得難以接受而自殺。那麼,大名鼎鼎的北斗衛星系統還會掉線嗎?

首先要明確一點,這位司機以在所有的貨運卡車上強制安裝的“北斗定位記錄儀”,確切說,應該是“汽車行駛記錄儀”,就是記錄汽車的行駛軌跡的裝置,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汽車上的“黑匣子”,起個“北斗”的名字明顯是有蹭北斗系統的意思,其實這個行車記錄儀,只是記錄汽車行駛軌跡,唯一和北斗系統交集的地方,就是接受北斗系統的衛星訊號,來確定汽車的位置,僅此而已。

現在一說到“北斗”,幾乎所有人都會第一時間聯想到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那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到底是怎麼個情況?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間的任何地點為使用者提供全天候的三維座標和速度以及時間資訊的空基無線電導航定位的系統。最早是美國在1970年代提出來的,並在1994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全球定位系統,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GPS系統。

之後,又出現了兩個衛星導航系統,一個是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ALILEO),另一個是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

今天在日常生活中,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使用已經相當廣泛,甚至可以說普通人就已經很難離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提供的各種服務了。至於在軍事領域,現代化戰爭對於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依賴就更為突出,從導彈等精確制導武器的制導,到軍艦、飛機、坦克甚至單兵的定位和導航,都要依靠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支撐。因此,毫無疑問,如果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別人的,任何一個大國都都會有芒刺在背的感覺,研製開發自家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就是非常自然的考慮了。

我們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就是在這樣的背景開始的,是我們國家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而自主建設執行的,可以為全球使用者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屬於國家的重要時空基礎設施。

整個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使用者段三部分組成。北斗系統至今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第一代北斗一號系統2000年年底建成,是一個試驗系統,向中國地區的使用者提供服務。第二代北斗二號系統在2007年至2012年建成,向亞太地區使用者提供服務。現在的已經是第三代,是2017年到2020年建成,向全球使用者提供服務。

北斗三號由35顆衛星組成,其中24顆MEO衛星是在距離地面約2萬公里的地球中圓軌道衛星、其餘衛星則是分別位於距地面約3.6萬公里的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地球靜止軌道衛星。這些衛星組成了一張網,因此北斗三號的建設過程也被形象地稱為“組網”。有了這樣一張由36顆衛星組成的“天網”,可以使得無論在什麼時候、全世界範圍的什麼地方,都至少可以接受到3顆衛星的訊號,從而能夠確保定位和導航的訊號需要。

必須要強調的是,北斗提供的服務,對不同的使用者是不一樣的,對於普通使用者,只要能夠接收到北斗衛星的訊號——現在智慧手機的晶片基本上都有接收北斗衛星訊號的功能,那麼定位、導航等基礎服務,都開放,也是免費的!敲黑板,強調重點,是免費的!

而更高層次的使用者,例如需要更精準的定位,或者是短報文通訊(北斗系統可以提供大約1000字的文字和圖片通訊),當然這些服務就需要付費了。

行車記錄儀,還有各種手機上的地圖、導航APP,以及各種相關的模組,都是基於北斗系統的定位導航訊號支撐,由各種商業公司開發的,至於這些是否需要付費,就看各家開發公司的情況了。

看明白了吧,真正的北斗衛星系統,是開放的,免費的,根本就不會出現掉線的情況。行車記錄儀也好,各種APP也罷,如果出現了掉線,卡頓甚至宕機,都和北斗系統無關,而是這些裝置自身的問題,是行車記錄儀或者是手機的問題。

所以,真正的北斗衛星定位系統,是國之重器,是國家投入巨資開發的基礎設施,可別和那些商業公司開發為了追求商業利益的終端裝置、APP應用混為一談,讓蹭著北斗的大名,還要為這些黑心企業來背鍋,這也太沒有天理了吧。

8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全軍正加緊列裝的是什麼“神器”?新型夜視儀首秀火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