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用機槍打坦克並不只是在電影裡面存在,真正的戰場上必要的情況下也會去做去做!雖然機槍根本打不穿坦克裝甲,但還是有其戰術價值的。

當然機槍打坦克會暴露自己的,作為營連分隊的火力核心不輕易的去打坦克,搞不好最後的結果就是人連同機槍一起“坐了土飛機”!

坦克進入到二戰中期之後,其各方面的效能都已經很完善了,是攻防兼備的強大武器,主炮和各種口徑的機槍構成了100~2000米的層次火力打擊範圍,100~400米是輕機槍的防禦範圍、400~800米是重機槍的火力距離、800~2000米使用主炮招呼,再加上幾十毫米厚度的裝甲(二戰時期的坦克)這樣強大的火力和防護力,步兵連隊的輕重機槍打擊能力根本對它沒有任何效果!反而被它消滅掉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輕重機槍也不去觸這黴頭。

那有人說的:用機槍打坦克的觀察器材是否可以?圖片上是泰國“堡壘”坦克上的觀察/測量/瞄準光學裝置,有些感測器的體積還是很大的,機槍手在二百米外靠肉眼還是瞄的較準的,但坦克是在運動當中,觀瞄裝備被機槍子彈擊中的可能性極低。

戰場上瞬息萬變,這些觀瞄裝置被機槍/反器材狙擊步槍打壞的概率還是有的,圖片上就是“車臣戰爭”期間俄軍坦克被叛軍的輕武器打壞了不少,也因此退出了戰鬥,所以必要的情況下使用大口徑機槍打坦克確實有必要!

而坦克駕駛員的觀察窗面積只有半張A4紙那麼大,還採用了幾十毫米厚的鋼化光學玻璃,密度是很高的,一般口徑的機槍子彈直接命中,只能出現一個小點點,並不影響到坦克駕駛員的安全,當然12.7/14.5毫米重機槍機槍子彈可以打穿,雖然命中率較低,但是被擊中也是夠嗆。

《狂怒》裡面消滅“虎式坦克”的這個橋段,是否真實存在不得而知,但從影片角度來說:機槍開火的目的是要消滅掉主炮觀察手,為何要這樣做呢?二戰期間的坦克安裝的各種光學器材很少,而且效能也很差,要想進行精確打擊,有時候確實需要車長探出炮塔使用肉眼和普通望遠鏡進行觀察和校射,但這個工作危險性太高了,搞不好真的有可能被敵人的狙擊手和機槍手幹掉了!

另外,坦克搭載步兵進行較長途行軍各國軍隊都通行的做法,並不是傳說中的只有蘇軍這樣幹,圖片上搭乘“謝饅頭”的這些美國兵如果被一挺隱藏的MG–42發現,肯定會血流成河!

現代戰爭中也不乏坦克搭載步兵前進的場面,攻入巴格達的這些美國兵膽子真大!

戰爭就是這樣,不可能、沒必要,都有可能會變成非常可能和很有必要,這個時候不拿機槍伺候還等什麼時候?所以,機槍在必須時候打坦克也不稀奇。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一盤可能永遠下不完的棋,一波三折的土耳其T129“中國產”武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