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俄羅斯的軍火庫中總能發現一些出人意料的武器,近些年來更是如此,為了對抗美國在總體軍事實力上的顯著優勢,俄羅斯的部分武器發展顯示出劍走偏鋒的態勢,“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就是其中之一。據環球時報3月14日援引俄媒訊息報道,俄軍已在北極的新地島區域部署“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的發射器,接下來有可能進行相關試射活動。在美俄關係持續緊張,歐洲局勢同樣不容樂觀的情況下,俄羅斯此舉顯然有向西方展示肌肉的意味。

然而,對於俄羅斯可能試射“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的訊息,許多軍事專家卻不約而同地指出一點,那就是這種導彈極有可能不會真正的投入使用,其出現的意義更多地是為俄羅斯提供籌碼,以供在接下來和美國的軍控談判中討價還價。簡單說,“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就是一個戰略訛詐專案,俄羅斯就等著用這個專案和美國進行交換,而俄羅斯方面估計不太可能實際打造出可用的“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

這樣的說法雖然是猜測,但確實很符合俄羅斯的國家利益和以往做法,結合目前的環境看,俄羅斯確實大機率是將“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作為唬人的虛招。從核動力巡航導彈的歷史來看,這種武器其實在冷戰期間便開始研製,美蘇都有相關研究,美國的產品就是冥王星核動力導彈,而蘇聯的研究則是今天的“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的一部分基礎。然而,美國在評估核動力導彈的風險後決定放棄專案。原因倒不是造不出來,核動力發動機美俄實際上都有技術儲備,核潛艇和核動力軍艦等的應用說明了這一點。真正導致美國廢除核導彈計劃的,是不可控制的汙染和巨大風險。

核動力導彈與核潛艇不同,沒有足夠大的圍阻體防護核物質洩露,因此飛行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產生大量的核廢料排放,這將汙染大片土地。這個問題根本沒有好的解決辦法,一旦使用,必然引發嚴重的國際社會反應,今天的俄羅斯顯然在這個方面也沒有什麼進展。就算拉到北極進行測試,造成的汙染仍然相當嚴重,俄羅斯會在國際上遭受很大壓力。此外,這種帶有核發動機的導彈本身也是極具危險的,發射過程中不排除發生洩露,那就相當於在俄羅斯國土上又出現一個切爾諾貝利,這樣的風險很難承受。按照目前的技術水平,要製造出安全穩定和汙染可控的核動力巡航導彈,還是不太現實。事實上,俄羅斯對此類武器的研發測試近20年,至今沒有可靠成品,一方面是技術問題,另一方面可能就是沒打算認真地造出來。

今天的俄羅斯,手中已經有相當多的戰略核武器,可以保證突破任何對手的導彈防禦網,增加新的風險巨大的核武器,實在是沒有必要。因此可以認為,新的“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確實是一個虛招,就等著美國人主動和俄羅斯提削減這種武器,這樣俄羅斯就可以削減一種實際上並不存在的武器,換取美國人在軍控談判中的其他讓步。這樣的策略,是經典的戰略訛詐,由於俄羅斯確實擁有製造出這種武器的潛力,加上俄羅斯的宣傳得力,美國人也捏不準這種武器的實際情況如何,俄羅斯的戰略訛詐計劃自然就有了成功可能性。

14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95歲抗戰老兵,老年痴呆不忘軍歌,直到火化才發現體內兩顆彈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