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2014年第一次烏克蘭內戰爆發,戰爭結果為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頓涅茲克以及頓巴斯等地建立了親俄政府,2021年烏克蘭內戰戰火重燃,澤連斯基政府誓要收復頓巴斯等地,可以說澤連斯基政府是痛恨烏克蘭第一代領導者的,如果烏克蘭第一代領導者沒有自毀長城,那麼在烏克蘭統一戰爭爆發的時候,烏克蘭就不會如此被動。

那麼為什麼蘇聯解體之初的烏克蘭要自毀長城拆除戰略轟炸機,彈道導彈,核彈頭以及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並將烏克蘭號導彈巡洋艦棄置於碼頭之上任由其腐朽呢?

美俄聯合絞殺,烏克蘭別無選擇

很多軍迷都對當年的烏克蘭自毀長城感到費解,為什麼烏克蘭會在美國的鋼鐵廠以及挪威一架船運公司訂單的引誘之下拆除烏里揚諾夫斯克號,然而這事真的就是巧了,烏里揚諾夫斯克號的拆除與美以及挪威沒有直接關係!實際上烏克蘭在挪威訂單下達之前就已經決定拆解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載機巡洋艦了。

為什麼烏克蘭這樣做原因其實很簡單!建造一艘核動力航母需要什麼?需要一個工業門類齊全的國家,而且軍費要足夠充足的國家,解體之後的俄羅斯有錢完成烏里揚諾夫斯克的後續建造麼?就算俄羅斯的軍費足夠曾經蘇聯的工業體系佈置已經因為蘇聯的解體而轟然崩潰了,那麼一艘沒有完整的零部件供應的航母可能服役麼?實際上當年俄羅斯對於烏里揚諾夫斯克最後的挽救計劃就是收購烏里揚諾夫斯克的反應堆用來發電,僅此而已

烏克蘭號導彈巡洋艦的落寞也是同樣的理由,即便是烏克蘭號已經擁有了90%以上的完成度,但是烏克蘭根本沒有將之建造完畢的資金與工業體系,而且烏克蘭也承擔不起這種大型水面艦艇的開銷,俄羅斯正頭疼著怎麼退役現有的大型水面艦艇呢,指望俄羅斯接手想啥呢?就算是烏克蘭號想要買,那也得有人買啊!可是你能找得出來一個俄羅斯願意向其提供P-500/1000,S-AN-9,S-300防空導彈的國家麼?沒有!所以烏克蘭號只能任其腐朽。

至於烏里揚諾夫斯克為何淪為廢鐵?常規動力航母也就算了,畢竟世界上常規動力航母沒少找接盤俠,但是核動力航母可沒有這種先例,而且烏里揚諾夫斯克實在是太強大了,俄烏聯合起來也無法將之建造完畢,烏里揚諾夫斯克對於俄羅斯也沒有價值。

再加上八萬噸的航母賣給誰啊?美國麼?美國還在頭疼中途島和福萊斯特該怎麼處理呢,中國?當年可是軍隊要忍耐的時代!歐洲?歐洲國家買航母想幹啥?和美國翻臉麼?中東狗大戶?狗大戶表示,要是蘇聯沒涼,你又願意賣的話,三百個億的盧布也不是不能考慮,可是蘇聯已經沒了!也就是說不會有人接盤烏里揚諾夫斯克號了,所以烏里揚諾夫斯克唯一的價值就是淪為廢舊鋼鐵

烏克蘭為什麼拆毀核武器,彈道導彈等鎮國利器?

曾經的烏克蘭是歐洲第二大軍事強國,擁有大量的彈道導彈,核武器,轟炸機,戰鬥機,運輸機的烏克蘭能夠讓英法瑟瑟發抖。

然而烏克蘭核武器的發射密碼在莫斯科的手中,所以烏克蘭為什麼要維持這些核彈頭?光花錢還沒用。TU-160戰略轟炸機確實是僅次於B-2的戰略轟炸機,然而烏克蘭僅僅是一個小國,圖-160的維護體系90%依靠俄羅斯,所以烏克蘭根本沒有TU-160的維護能力!

對於當時的烏克蘭而言,烏克蘭最好的選擇就是將TU-160,核武器,彈道導彈以及烏克蘭用不到的飛機賣給俄羅斯,然而俄羅斯窮啊!烏克蘭民粹主義盛行將俄羅斯看做敵人啊!所以在美國丟擲橄資助烏克蘭一部分的資金之後,烏克蘭可不是火急火燎地拆麼?

核武器,彈道導彈,戰略轟炸機,航母,導彈巡洋艦等都不是區區烏克蘭所能承擔的!因此這些神器要麼腐爛在時光中,要麼就此拆毀。

烏克蘭本身的工業體系以及軍工生產能力為何被放棄?

如果說核武器,彈道導彈,戰略轟炸機,航母,導彈巡洋艦等裝備因為烏克蘭無力承擔而消失的話,那麼為什麼烏克蘭基本放棄了軍備製造能力呢?

對於美國而言,美國不希望看到世界上存在著一個能夠以極度低廉的價格兜售先進武器裝備的國家(蘇聯自用版武器的效能槓槓的,而且二手貨便宜啊!)

對於俄羅斯而言,世界上有一個向沿用蘇制武器的國家廉價提供使用蘇式標準的武器裝備的國家有俄羅斯就夠了,俄羅斯不希望看到有人搶生意(這也是俄羅斯每次看到我國武器總有一種心力交瘁的感覺的原因)

因此美蘇選擇了共同打壓烏克蘭的武器出口。

那麼烏克蘭為何從工業國退化為了農業國?對於工業而言,工業體系並不是拿過來就能使用的,美國有美國標準,蘇聯有蘇聯標準,歐洲有歐洲標準,那麼烏克蘭的工業體系必然是適合原有的蘇式工業的,也就是說就算烏克蘭的工業加工能力不錯,但是工業不配套啊!歐美可沒有扶持烏克蘭建立工業體系給自己添堵的想法。

其次蘇聯因為所有工業門類都只能靠自己,因此蘇聯的生產成本相對而言是比較高的(單位產量的均攤研發成本)直接後果就是烏克蘭的工業產品競爭力實在是不咋地,再加上美國主導的全球市場已經很成熟了,根本沒有空間容納一個新的工業製成品出口國!歐洲需要的是市場,而不是需要失去市場(市場換技術的成立條件)

小結

俄羅斯不希望看到一個強大的烏克蘭,美國不希望看到一個強大的烏克蘭,歐洲不希望看到一個強大的烏克蘭,我國希望看到一個崽賣爺田心不疼的烏克蘭,對於烏克蘭的步步淪喪,所有國家都是樂見其成的。

當國際形成共識的時候,烏克蘭已經沒有了選擇。

10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美國步步緊逼,拒絕交付F35,土耳其發起反擊:不排除俄製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