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文:橙諾

大部分戰爭都不是無緣無故的爆發,在戰爭爆發之前一般來說都會有一定的徵兆,二戰時期也是如此。很多人認為二戰的爆發好像是突如其來的,實際上這幾方面已經給大家提了醒,只是當時很多人沒有注意到,戰爭結束之後人們才反應過來。這幾種情況往往是各大戰爭的訊號,現在有很多專家也用這些情況來預測是否會發生戰爭。

徵兆一:爆發經濟危機

各國之間之所以聯絡密切,最主要的還是利益驅使。如果各國之間的利益出現了矛盾,那關係自然就會破裂。如在二戰之前正好趕上經濟蕭條,多個國家陷入金融危機之中,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科威特戰爭,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經濟危機對戰爭爆發的決定因素,因此經濟矛盾是各國之間爆發戰爭的導火索之一。

徵兆二:囤積“糧草”

想要打仗必須要有充足的物資。如果有些國家已經在一些重要地區囤糧,基本上就是在做戰鬥的準備。一般來說這種準備時間是比較長的,畢竟戰爭持續的時間可能比較長,所以必須要保證糧草充足。而且在戰爭期間有很多人都會參與到戰鬥中來,參加農業生產的人肯定就會大大減少,所以這種糧食囤積可能會消耗一個國家幾年的積蓄。二戰時期,德國納粹希特勒當年在開展戰爭之前,就花費了很長時間來訓練飛行員,從各地籌備物資。當他積極籌備物資之時,有很多國家還矇在鼓裡。

徵兆三:搶佔輿論導向

既然要打仗,必然要找到一個理由出兵。尤其是剛開始,很多國家之間的關係看上去還比較好,如果隨意出兵攻打的話,在國際上估計就臭名遠揚了。所以打仗必然要找到一個特別合適的契機,既要讓自己的出兵變得正當,又要讓對手無話可說。最主要的是能夠得到國內民眾的支援,所以這個時候輿論的導向是非常重要的。

徵兆四:實戰演習

軍事演習,是目前各個軍隊的主要訓練手法之一。不過對於想打仗的國家來說,這只不過是掩飾戰爭本質的一種手段而已。一旦演習涉及到兩國的交界或者是某些敏感地區,很有可能就會引起兩國的矛盾。如果藉此時機,在敏感地區快速,機動的佈置大部分兵力的話,對於另一個國家來說,就會成為潛在的威脅。

雖然現在世界各國之間的關係比較友好,但是我們也要時刻關注各個國家的動向。如果在一定時期內,有的國家短期內出現了以上這幾種情況,很有可能已經將炮彈瞄準了某個國家。這也是現在一些國家軍演會受到矚目的原因,一旦涉及到國與國之間的交界,雙方想的就都不一定單純了。

中國一向支援和平發展,對於各種具有侵略性意圖的行動,中國都是堅決反對的,我們也不希望有下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人物|劉少奇在新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