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開城戰役,以68軍(欠202師)和54軍130師組成的西路突擊集團進展尤快,打得敵人暈頭轉向。富於傳奇色彩的,後來成為家喻戶曉的“樣板戲”《奇襲白虎團》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次進攻中——

按照作戰計劃,在戰鬥打響的同時,該師派一支小部隊插人敵後,用化裝奇襲的手段,殲滅李偽軍“首都師”主力第一團、即“白虎團”團部。敲掉縮在金城這個突出地帶的硬釘子,可以有效地配合整個部隊向南推進。這個任務交給了607團某偵察排副排長楊育才。

這是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當我軍炮火第3次也是最後一次急速射剛剛開始的時候,楊育才把手在空中一揚:“出發,一個跟一個。”

偵察員們沿著事先計劃好的穿插路線,越過了500多公尺的開闊地,踏進敵人第一道防線——380高地。不論是過河淌水,還是登高爬山,楊育才一律命令偵察員們跑步前進,13個大智大勇的志願軍戰士,就像13只海燕,在狂風暴雨的夜幕中飛奔而去。他們跳鐵絲網、排地雷、躲炮彈,利箭一般,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快!快!整個戰役需要我們快!每一個向敵人衝鋒陷陣的戰友需要我們快!”

當天上又懸起照明彈的時候,楊育才習慣地放慢腳步,向拉長了距離的隊伍打量一番,看看是否有人掉隊,這一路上,差不多每隔十來分鐘,他總得看一回,但是這一次檢查,卻發現隊伍後邊似乎多了一個人。是眼花了?還是數錯了,全本來連他在內才13人。可現在明明是14個,多了一個戴鋼盔的貨真價實的李偽軍!

原來。這個傢伙被我軍強大的火炮嚇破了膽,偷偷地溜出工事,躲在溝邊的草叢裡。當偵查員們跑過時,他以為是自己的隊伍撤退了,就跟著悶不做聲地往南跑,楊育才跟聯絡員韓淡年嘀咕了幾句,一下就把這個傢伙扭了過來。這時他如夢初醒,渾身不由地哆嗦顫抖起來了。

“今晚口令是什麼?快說!”

“口令是……”俘虜結結巴巴地說著:“是……古輪姆歐…巴。”

“你說假話,我捅了你!”

“真的!真的!真的是古輪姆歐巴。”

操心了多少日子的口令終於得到了:有了它,就有了本錢,穿來插去,膽子也大多了。

公路在山嶺中一道彎一道彎地盤來盤去,風雨也時大時小,始終沒有停歇。山洪沿著山谷沖瀉下來,像混濁的河流一樣,發出隆隆的聲響。在轟鳴呼叫的流水聲中,楊育才發覺左側山坡上有聲音,越來越近,他判斷是敵人的遊動哨在走動。“我們冷不防來個硬的,和他們對對口令。”他琢磨了一下,讓兩個聯絡員向敵人發問。

“幹什麼的?口令?”

像一般老兵那樣,敵人在回答時,總是先說半句:“古輪姆——”

“歐巴。”韓淡年對上了下半句,走到敵人面前:“啊,是自己人,差一點誤會。”

“巴利卡,巴利卡!”楊育才想起平時學會的朝鮮話“快走”的叫法,接連說了兩句。偵察員們急忙在黑暗中與敵人擦肩而過,一會就走出十幾米遠。他心裡暗自好笑;“這個辦法倒不錯,又能冒充敵人,又能指揮自己隊伍。”這道關口混過去了,口令也得到了證實。大家心裡踏實多了,都輕鬆地你一句“巴利卡”,他一句“巴利卡”地喊著,一溜小跑向前奔去。

偵察員們越過了橫亙在公路上的一座大橋——勇進橋。山洪幾乎貼著橋面滾滾而下,山嶺高聳,水流湍急,周圍黑森森的。在這曲裡拐彎的盤山道上,很難分清東南西北。他們越走越深入敵人的腹地,四周的環境,使他們有一種如履深淵的感覺。楊育才把大家帶到橋畔的一個僻靜處,緊緊地圍在一起。他把揣在懷裡的、專門用一個皮兜裝著的小地圖掏出來,用包著紅布的手電筒,在地圖上照來照去,、對照四周的地形,計算著離偽團部還有多遠。

“不遠了,同志們!”他比量了一會兒,把地圖收起來,喜氣洋洋地對大家說:“加把勁,再有十幾分鍾就到了。”

這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幾十輛敵人的汽車隆隆駛來,把通向偽團部駐地二青洞的溝口堵得嚴嚴實實的。車上的敵人大都抱著槍,彎腰縮頸地迎著雨淋;那些司機們、有的把頭伸出窗外,嘰哩哇啦地叫喊著;有的一個勁地按喇叭。

不能再等下去了,再等一會兒,恐怕連行動的時機都可能失掉。“要想打掉白虎團部,只有堅決地衝過去!”楊育才下定決心,掏出了手槍:“準備好,兩人打一輛汽車,趁亂衝進山溝!”

“啪!”隨著楊育才發出的清脆手槍聲,一個敵兵應聲倒下。剎那間,手榴彈、衝鋒槍彈雨點般落在車上車下。敵人一片鬼哭狼嚎,有的還叫著:“不要誤會呀,是自己人!”

“好啊,沒有誤會,同志們狠狠地打呀!”楊育才大聲喊著,帶著偵察員們一陣猛掃,衝過了公路,衝過了敵人的汽車陣,徑直向溝裡撲去。

敵人的團部是用鐵絲網圍起來的。裡面有兩排整齊而講究的木板房。在這些房子中間,有一間特別大、裡面懸著幾個光線極強的大燈泡,有些軍官正在燈下商量著什麼,顯然這就是白虎團的辦公室。楊育才把偵察員們分成三個戰鬥小組,分別打掉敵人的作戰室、電臺和警衛排。

一聲令下,各組同時攻擊。

“轟!轟!”楊育才帶著包月祿、李志向那間大辦公室投進一排子手榴彈。雪亮的電燈忽閃一下,隨著震耳欲聾的聲響滅了;房間中央,忽地燃燒起熊熊火焰。李志趁機側著身子竄進門去,打起手電,包月祿緊跟著“譁”的一梭子,像扇面一樣掃過去。手電照到哪裡,子彈就打到哪裡。剎那間,這間燈火輝煌的辦公室,成了敵人的地獄。一陣突襲猛打過後,除舉手投降的幾個僥倖活命外,其餘的敵人包括偽團長陸根沫和美軍顧問全部送了命。

隨後,包月祿闖進一個佈置得十分華麗的小屋。那裡插著一面大旗,他一個箭步上去,一把扯了下來,興奮地嚷起來:“副排長,你看!”

楊育才扯著一個旗角,用手電一照:旗子是用杏黃緞子作面、玄黑的緞子鑲邊,中間用白色絲線繡著一隻兇惡的虎頭。“哈,這是白虎團的團旗,拿著吧,回去給楊司令和志願軍首長們看看!”

這一仗打得乾淨利落,一舉搗毀了李偽軍主力團的指揮機構,使其再也無法組織抵抗和增援,很快被我軍殲滅了。戰後,偵察員們真的把“白虎團”旗給楊勇送來了。楊勇下令給楊育才記特等功一次,後來楊育才又被授予“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和“志願軍一級英雄”光榮稱號。

當時,志願軍京劇團的方榮翔、殷寶忠等人深被其事蹟所感動,編寫了一個現代京戲段子,演出後大受歡迎。回國後,他們集體轉業,改為山東省京劇團,又對這齣戲精雕細刻,成為紅極一時的京劇現代戲《奇襲白虎團》,樹立了志願軍戰士的英雄形象,引起觀眾厚愛。這齣戲和這個故事本身所反映的光輝一幕,將永遠彪炳史冊。

13
最新評論
  • 1 #
    電影奇襲也是這個背景吧?
  • 2 #
    呼喚吳京,把這個英雄事蹟拍成電影,票房絕對不錯的。期待
  • 3 #
    我想問一下抓的那個俘虜那去了。
  • 4 #
    韓國最精銳的白虎團在英勇的志願軍13人下走不過一回合。13人ko一個團。
  • 5 #
    小時候看過京劇“奇襲百虎團”,很崇拜裡面的英雄人物!
  • 6 #
    以前看電影,聽收音機,只要是“奇襲白虎團”必須聽完,讓人感到非常挀奮!劇情和文章內容一樣
  • 7 #
    12人,加上一名人民軍的翻譯兼嚮導13人。
  • 8 #
    最後的字眼用得好,彪炳史冊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邊防站送菜員李二保,連續六年立三等功,為何突然3天沒有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