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上世紀70年代末蘇聯為了控制越來越不聽話的阿富汗,悍然出動15萬大軍入侵該國,剛開始因雙方實力懸殊,蘇軍一週內就拿下了阿全境,並扶殖了親蘇傀儡政權,但隨後當地的反蘇武裝學會了揚長避短利用地形進行遊擊戰,由此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蘇軍為了清剿這些"讓人討厭"的遊擊武裝組織,用盡了所有辦法,其中就包括大量投放地雷這一招。地雷是一種造價低廉應用廣泛的防禦性、阻滯性武器,它的隱蔽屬性使得其不易被發現與排除,因此它不但是戰場上步兵的剋星,在戰後更是平民的噩夢。蘇軍在阿富汗戰場上留下無數外形很像蝴蝶一樣的小地雷,是遺留地雷中最陰毒的一種,當地兒童誤將它當玩具而深受其害。

阿富汗是全球戰亂地區中受到地雷危害最嚴重的國家,因地雷而受害最大的群體正是當地兒童,據統計,從1995年開始喀布林地區民眾因誤觸地雷而傷亡的事件多達每週50起,這些傷亡者中大多數是兒童,在阿富汗紅十字會矯正中心內最緊缺的醫療物資就是"義肢"。累計至今,在阿富汗因觸雷而使肢體傷殘的民眾已超百萬,其中近10萬人要接受截肢手術,而這個數字仍在不斷增長,眾所周知,阿富汗這個國家只有3千萬人口而已。國際社會每年都捐贈了大量金錢用於清除阿富汗境內的地雷,可蘇軍在阿富汗留下不計其數的地雷,據國際紅十字會預測若要把所有地雷清除估計需要4300年,至今已有上百名專業排雷人員在工作中犧牲了。

蝴蝶雷是美軍發明的,最早被用於越戰中,美軍中的代號為BLU-43,北約綽號為"龍牙"。整個地雷尺寸很小,長寬為7.5*4.5釐米,裝藥量為9克,總重量才20克,雖然這種地雷炸不死人,卻能給步兵造成手腳的傷殘,給敵軍造成心理與醫療保障壓力。後來蘇聯顧問從越軍手中得到這些小玩意,然後仿製出了PFM-1地雷,它的個頭比BLU-43大得多,重量達到了75克,因此威力也是後者的4倍。因其顏色為鮮豔的綠色,因此被北約戲稱為"綠頭鸚鵡",在黃沙滾滾的阿富汗非常顯眼,這與地雷的隱蔽特性相悖,因此有專家稱這是蘇軍專門為阿富汗兒童準備的,目的就是為了摧毀阿富汗的下一代。

據了解,蝴蝶雷之所以被設計成蝴蝶的造型與投放方式有關,這些小東西被裝在一個個集裝容器中,用轟炸機或直升機進行空投,為了避免地雷投放後觸地爆炸或摔壞,就必須設計成能增大空氣阻力的蝴蝶型。蝴蝶雷的結構很簡單,地雷由軟塑料製成,其一側充滿了液體炸藥,另一側是蝴蝶翼,中間是引信室,當人踩踏或擠壓液體炸藥一側,炸藥就會進入引信室,並推動阻鐵,激發撞針撞擊底火,從而引發爆炸。問題是這種地雷靈敏度很高,只要5公斤的壓力就能夠擊發了,因此缺少分辨能力又富有好奇心的兒童就成了主要的受害者。

當年蘇軍通常會在軍事基地周圍開闢雷場以防備當地武裝的襲擊,另外會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伊朗三國邊境大量佈雷,目的是阻止遊擊武裝從三國間流竄作戰與得到補給。總的來說,在坎大哈、賈拉拉巴、赫拉特這些大城市的周邊有幾條帶狀雷場環繞著,另外在石油供應管道附近也是地雷的重災區。不過,因年代實在太過久遠,蘇軍具體的佈雷的地點已無從考證,而且當年也沒留下相關的文件記錄,再加上自然環境等因素的變化也讓原先地雷位置發生了改變,阿富汗不穩的政局更是加大了清除地雷的工作難度。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美軍對伊發動空襲,首都郊外多個目標被摧毀,警告其不要尋求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