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仁川登陸後不久,麥克阿瑟指揮聯合國軍大舉北進,前鋒一度打到了鴨綠江邊。為了保家衛國,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彭總的帶領下入朝作戰。在朝鮮戰場上,我軍的許多高階將領都表現得十分出色,這也是我們最終取得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凡事總有例外,在朝鮮戰場上,共有4位師級幹部因為犯了嚴重錯誤先後被撤職,他們都是誰?回國後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26軍88師師長和政委因為貽誤戰機雙雙被撤職。26軍隸屬於9兵團序列,第二次戰役爆發前入朝。著名的長津湖戰役中,26軍擔任兵團的預備隊。北極熊團被全殲後,美陸戰一師開始全面撤退,為了堵住敵人的逃路,宋時輪命令26軍立即參戰。軍長張仁初把前衛任務交給了88師,要求該師務必於12月4日凌晨趕到下竭隅裡以南的獨秀峰一線,徹底關死美軍南逃的大門。

88師師長吳大林和政委龔傑接到命令後以雪夜行軍容易迷路為由一直拖延到第二天下午3點左右才出發,比上級要求的時間晚了整整15個小時,嚴重貽誤了戰機。結果88師不僅沒能按時趕到獨秀峰,途中還遭遇了敵機的轟炸損失慘重。戰後吳大林和龔傑雙雙被撤職,回國後吳大林擔任過錦州軍分割槽司令員,龔傑擔任過江蘇省軍區鎮江軍分割槽第二政委,1955年二人都被授予大校軍銜。

第三位被撤職的師級幹部是42軍124師政委季鐵中。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爆發後,彭總為了堵住西線美軍的退路,命令38軍向三所裡和龍源裡穿插,42軍向順川和肅川迂迴。結果38軍在三所裡和龍源裡牢牢堵住了美軍,42軍卻沒能完成穿插任務,致使美軍由順川和肅川逃脫。42軍軍長吳瑞林立即採取了補救措施,命令124師和125師搶佔順川以南的舍人場,堵住沿大同江西岸南逃的敵人。

124師的師長蘇克之是個老革命,接到命令後立即帶領部隊出發了。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急行軍後,124師來到了大同江東岸的丫波里,由此處過江往西20公里左右就是舍人場。但在過不過江的問題上蘇克之和政委季鐵中卻產生了分歧,蘇克之認為戰機難得,部隊應該立即過江,搶佔有利陣地,準備阻擊美軍;但季鐵中卻認為單靠124師自身的力量無法完成阻擊任務,因此堅決主張等125師上來後一起過江。

由於季鐵中的反對,124師在大同江東岸白白浪費了十多個小時,第二天天一亮,美軍的敗兵就退了下來。124師由於沒有過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著敵人從自己的鼻子底下逃掉了。不僅如此,378團的英雄團長鄭希和還在敵機的轟炸中不幸犧牲。戰後,季鐵中因為貽誤戰機被撤職,回國後進入大慶油田任職,擔任過煉油廠的副廠長,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

最後一位被撤職的師級幹部是60軍180師師長鄭其貴。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後期,志願軍由於後勤供應不上,被迫後撤休整。李奇微指揮聯合國軍乘機發起反撲,擔任第三兵團後衛的180師在完成掩護任務後回撤時被敵人給纏住了。面對困境,師長鄭其貴優柔寡斷,先是在駕德山開會研究是固守待援還是立即突圍,因此耽誤了數個小時的寶貴時間。

好不容易決定突圍了,結果途中鄭其貴又機械執行王近山的命令,讓已經走出20多里的538團和539團兩個營掉頭,返回駕德山和540團一起阻敵,結果導致180師主力身陷重圍,最終損失7000餘人。戰後,鄭其貴被撤職,降為團級幹部,回國後先後擔任過吉林省軍區副參謀長和白城軍分割槽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

抗美援朝是我國的立國之戰,這一戰打出了軍威和國威,令全世界對新中國刮目相看。著名作家李峰所著的《決戰朝鮮》以翔實的史料全面揭開了朝鮮戰爭臺前幕後的諸多歷史真相,如中美蘇朝最高領導層的博弈較量,朝鮮人民軍南征的真相,中國出兵朝鮮真相,中美軍戰力真實對比,蘇聯對華軍援、空軍參戰的內幕,志願軍戰俘的真實境遇,板門店談判過程等等,破除了有關朝鮮戰爭的種種迷思與誤解,非常真實出彩。是一本不能不讀的好書。白金珍藏插畫版現價只要68元,歡迎大家購買。

16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合眾國”號航母計劃,是如何宣告破產的?——冷戰下美國的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