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在祖國華誕70週年大閱兵結束後,部分閱兵新裝備也歸建並逐漸的進行了公開。殲-20隱形戰鬥機一批新畫面再次的出現在世界的視野之中,讓外界對她又有了新的認識。殲-20雖然此前已經兩次在珠海航展獻藝和參加建軍90週年閱兵,但首次參加祖國華誕70週年閱兵的意義更為重大。圖為殲-20隱形戰鬥機群“大象漫步”,並大角度偏轉鴨翼,太夢幻了!

在介紹殲-20的新畫面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鏡頭。在一名殲-20飛行員的隨身頭盔包外表貼有多架戰機剪影,從形狀來辨認依稀能看出有初教6、教8、殲教7、教10教練機和殲10、殲11和殲20戰鬥機;這些戰機的剪影很可能是這名殲-20飛行員已飛過的機型,應該是一名全能“王牌”飛行員啊! ​​​​他前面的兩位殲-20飛行員的隨身頭盔包,相比就單調的多了。

作為中國首款第四代隱形戰鬥機,殲-20的起點是非常高的,她的氣動採用了獨特的鴨翼+翼身融合主翼+全動雙垂尾佈局,當這些可動面全部動起來的時候,真的讓人會有一種“此物非人間所有”的感覺。

為了提高殲-20的隱形能力,還採用了武器全內建設計,共配備有機身雙側內埋彈艙和機腹主彈艙,彈艙可以內掛中國產最新一代格鬥/攔射空空導彈、靈巧智慧制導炸彈等等武器。

殲-20隱形戰鬥機開啟機身雙側內埋彈艙和機腹主彈艙的狀態

畫面可以清晰的看到殲-20隱形戰鬥機開啟了一側機身彈艙和機腹主彈艙

殲-20隱形戰鬥機雙機滑行,向起飛點前進。

現代高科技戰爭,雖然主要是體系的對抗,但關鍵節點裝備是不能掉鏈子的,殲-20就是這樣的重要裝備;她配備的全新航電系統不僅顛覆了以往態勢感知的方式,還能通過體系的力量將優勢分享,這對處於體系中的其他戰機有戰力增幅作用。

殲-20的更多優勢和特點,還有待于飛行員去探索、掌握並熟練運用;相信,隨著越來越多殲-20 隱形戰鬥機的交付,她的效能也會必將得到完美的展現。

滑行中的殲-20隱形戰鬥機,機鼻下的EOTS光寫視窗格外引人注目。

殲-20隱形戰鬥機雙機滑行畫面

殲-20隱形戰鬥機雙機準備起飛畫面

殲-20隱形戰鬥機雙機開啟加力起飛離地畫面

殲-20隱形戰鬥機安全落地畫面,放出的阻力傘是2面。鳴謝:圖/沉默的山羊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日本不顧警告,將在本土部署美國中程導彈,韓國薩德事件或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