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據俄羅斯BMPD軍事部落格近日報道,日前俄羅斯海軍的北方艦隊,迎來了一位命途多舛的新成員——帕申院士號綜合補給艦。這是在冷戰結束以後,俄羅斯首艘現代化的綜合補給艦服役。距離蘇聯海軍上次建造同類型的軍艦也已經過去了40多年。而其中的綜合補給系統,則是由中國大名鼎鼎的中船重工所提供。

綜合補給艦雖然沒有一般戰艦那麼備受關注,不過它可是遠洋海軍的標配。作為擁有一定遠洋雄心的俄羅斯海軍,對於補給艦這一塊,則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用蘇聯時代的家當"勉強度日",其所配備的補給艦,數量上不僅捉襟見肘,品質上也是面臨逐漸老化的趨勢。

帕申院士號綜合補給艦,作為一艘中型的油料補給艦,它於2014年開工,2016年下水,不過輾轉到了2018年才開始進行試航。該艦造價達8500萬美元,滿載排水量大約9000噸,最高航速可達16節,可續航8000海里,配備的艦員則僅僅需要24人。該艦還有一大特色,充分考慮到了在寒冷地帶作戰的要求,具備一定的破冰能力。

此前在西方的強力制裁下,該艦的建造進度嚴重滯後,一度拖延了3年以上。不過中國的援助則是大大緩解了俄羅斯方面的問題,在這艘代表著俄羅斯海軍先進實力的補給艦上,中國所援助的重要補給裝置,令該艦可謂是如虎添翼。而這對於欲重新奮起的俄羅斯海軍來說,其中發揮的作用還是顯而易見的。

不過該艦對比同期的美國海軍,還是差距明顯。美國方面的綜合補給艦,就要求達到規劃航母噸位的近5成以上。這和俄軍的補給艦對比起來,實在是有些"小巫見大巫"了。而其他國家也是比俄軍的綜合補給艦噸位,也是多了一大截,俄羅斯媒體甚至就此調侃道:"這艘小船的出現令人絕望。"這對於此前俄羅斯方面表示的,應達到"恢復全球存在"的目標仍有距離,所以現階段來看,俄羅斯欲打造的遠洋海軍,仍然是需要一點時間了。

編輯/王振國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F35戰機飛越核基地,突然被民航雷達發現,伊朗坐收以色列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