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原題:五十四軍軍長丁盛,在南京高階軍事學院報告瓦弄大捷(原文)

親歷戰場 人物傳記

對印反擊戰瓦弄大捷歷時21天,共殲滅入侵瓦弄地區印軍庫馬盎第六營、廓爾喀第三營、道格拉第四營全部、錫克營大部和第十一旅直屬分隊等1256人,其中擊斃道格拉第四營中校營長以下754人,俘庫馬盎第六營及廓爾喀第三營中校營長以下502人。擊落、繳獲印軍飛機各一架,繳獲51口徑以上火炮62門,各種槍809支(挺),炮彈1萬餘發,槍彈100萬餘發。

我們今天發表的是,指揮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東段)的54軍軍長丁盛,於1963年12月6日在南京高等軍事學院之報告講話:

【丁盛報告摘錄】

部隊打得怎樣呢?部隊是不是打得不勇敢呢?不是的,部隊打得非常英勇。大家看了沙盤,有些例子我可以在這裡講一講。部隊是英勇頑強的,按著我們部隊的傳統來講呢?是輕傷不下火線,重傷不哭。這次我們很多輕傷沒有報告。問他為什麼不報告呢?他們說:“當時報告也沒用呀,報告你們嘛,你們首長又擔心,所以我們反正能作戰,我們就往前打就是了。”後來有的戰士從前面抬下來,傷都化膿了,就不行了呀,輕傷不報告這不是個別的。重傷不哭、不叫喊,做到了不僅是不哭,而且還堅守陣地,這不容易。

32高地那個陳代富,他是很英勇的。這個同志現在國防部下了命令啦,授予全國戰鬥英雄的稱號。這個班剛才給你們介紹過了,他們班有1挺機關槍嘛,班裡有的負傷、有的犧牲了,這時只剩下班長和他兩個了。當時他要求上呀,班長同意了,他在運動過程中甩了一個手榴彈,敵人也甩來一個手榴彈,陳代富負傷三處,屁股一處、腿上一處、手上一處,我看了一下,怕報假的,當時他繼續前進,拿個爆破筒和敵人打。我們不了解敵人,敵人也不了解我們,不摸底,雙方不摸底。

印度人做事不行,他們不會做工事,他們的工事做這樣寬,射孔也做這麼大,那個是沒有道理的呀,他們在裡面可以睡覺,也可以打槍。頂上呢?他們又不捆好,因為那裡樹有的是,馬馬虎虎。有的工事就這麼幾根樹條子放上就行了,所以他們對我們的攻堅戰,他們不摸底。第二,我們使的武器他們不知道,我們使用的爆破筒,敵人沒有使用過這個東西。我們的戰士拿著爆破筒很勇敢、很靈活,前面去不行,繞到後面去、跳上去。因為他們的射孔是向下的和半山腰的,後面沒有。陳代富跳到地堡上,找到一個地方可以插下去,他當時受了傷,印度軍隊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看到個東西這麼粗往下插,印度兵就往上頂,他在上面壓,壓下去一拉,轟隆一聲響,他就滾了下來。假如印度軍隊打1槍就行了嘛,但他們也糊塗了,陳代富往下頂,他們打1槍就行了嘛。爆破筒能塞下來,你子彈還打不上去呀?結果炸掉了,這是不容易得,這是一個。

還有一個就是周承華,看到他們班裡攻到這個地方攻不上去,怎麼辦呢?因為地形山樑很陡、很窄,只有幾公尺,上不去了,這個戰士就對指導員講:“指導員,你用機關槍掩護我,我從這邊上去,你們從右邊上去,我打手榴彈、打槍,使敵人注意我,你們衝上去。”指導員說這樣不行,等40火箭筒上來打了以後再上去,如果指導員同意他的意見,這個戰士就會犧牲的。他想以自己的犧牲來取得戰鬥的勝利。另外一個戰士很靈活。剛才我講的那個07高地戰鬥,一個營長帶著四、五十人下去,下去到了格里牙比河瀼口。我們一個副連長帶著一個排搜尋,碰到了一股敵人。因為草很深,不大好看,敵人發現了我們,我們有一個戰士發現了敵人架機關槍。他一看說:“副連長隱蔽”,就一槍把那個架機關槍射手打死了。如果那個戰士晚那麼幾秒鐘,副連長就犧牲了,戰士也得犧牲。這戰士往前一跳,又發現有敵人,他啪的又一槍。

我們現在的裝備很好,全部自動化、半自動化的。我們部隊已經沒有那種拉槍栓的步槍,拉槍栓的就不行了,因為都在跟前,幾公尺、十幾公尺,只要快打就行了嘛。我們的部隊通通是改了裝的,三個師都改了裝。連隊時自動槍、半自動槍、班用輕機槍,所以打得敵人是非常害怕的。一打敵人就害怕,就叫喚說:“不得了,中國軍隊的裝備太強,頂不住。”他發電報回去。我們戰士非常靈活,那幾個人全部被消滅,營長被我們抓住了。敵人就笨,他機械執行命令,我們俘虜敵人了嘛,他們才笨呢。他這是地堡,這是一個地堡,這也是個地堡,我們打這個地堡,按道理講他們要支援才對啊。他不支援,他也不走,也不打。我問他為什麼不打呢?他說上面沒有交代,也沒有人叫我打,我說你們不打也得跑啊,他說也不行,因為上面沒有人叫我們跑。所以我們的政治思想工作時非常要緊的,敵人和我們對比起來,根本不行。我們的戰士靈活,這個戰士立了功,抓住了營長嘛,當然不僅他一個人啦,可是他的作用很大。

另外一個戰士攻打07高地時,真是感動。攻擊開始呢,他負了重傷,因為在山地救急,是困難的。在山地作戰從長遠來看,東南亞地區作戰,深山密林、寒帶熱帶,山上搶救工作任務很重。我們這次有些人是可以不犧牲的,沒有辦法,抬不下來,救急包沒有,一個人一個,衛生隊上不去,所以有些就犧牲了。以後這個人的腸子被手榴彈彈片打出來了,打出來了他就往裡塞,他知道自己不行了,他就一手拿手榴彈,向敵人衝去,最後他犧牲了,我們的戰士就是這樣英勇。

另外還有一個排長,80高地一個排長,這個排長組織指揮比較好。整個瓦弄地區作戰,幹部在戰場上勇敢。但我們組織戰鬥不行。所以我們在帶兵過程中,強調細緻組織戰鬥,怎麼打怎樣組織,打一個地方組織一個地方,打一點組織一點,攻擊必須是這樣。我們這次從軍、師、團、營和連都不行,都很差。像06高地的指導員,我們這次指揮很勇敢,往前打就是了。388團1連長勇敢,帶著一個班往前衝。戰士們說:看到我們連長勇敢,我們渾身是膽,我們也不怕了。新兵勇敢的很,可是呢,他組織火力攻擊不行。那麼這個排長在指揮上就比較好,他組織攻擊,攻擊過程中他負了傷,戰士說排長你負傷了,我們給你包紮一下。他說:你們不要管我,繼續往前進,第二次又負傷了,還是往前進,到最後還有一個地堡到頂了,負了重傷,犧牲了。這個排長在戰鬥過程中,做了很多思想工作,快要犧牲前,他講了幾句話:“這仗打得好呀,同志們很勇敢呀,很光榮呀,我也很光榮呀!”講完就犧牲了。對戰士們鼓舞很大。

左一是丁盛在中印開戰前聽取敵情通報

還有一個戰士腿打斷了,是個機槍射手,別人都走了嘛,指導員看他。我們那個班到那裡了?他不問別的,專問這個。然後他壓彈夾,說:“指導員給你。”這個戰士犧牲了。所以在山上負重傷的人都犧牲了,假如條件好一些呢,我們可以少犧牲一些人。這次戰士很英勇,人自為戰。

另外,我們認為“三三制”是非常正確的。森林地區的卻有時候有些困難,你聽到打槍,但看不見人。剛才我們講那個6連2排,他離團離得不遠,可就是看不到他在哪裡。所以,我們這次打瓦弄扎公的388團1連,主要是在於他們“三三制”小組搞得好。在32高地、06高地、80高地,這些部隊的班以下戰鬥動作都是比較好的。這些問題在我們部隊一直是很好的,堅持了的,沒有停過。

這些戰士很英勇。所以一些西方報紙評論我們部隊,當然中印邊境作戰的反映不光是瓦弄啦,主要是達旺的方向,也有瓦弄的一點。我現在念一些反映: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他反映這樣一個問題:“五天時間就穿過了一般認為挑夫需要幾天才能走過的荒涼山脊”。西德《世界報》說:“中國人在過去數星期所做到的空前的軍事成就,他們派軍隊翻越了以前登山隊也很難爬上去的高山。”香港《南華早報》:“林彪元帥證明世界上最大的堡壘只不過是小小的障礙,一下子就可以推開。”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就像小刀切黃油一樣”(指中國列印度)。西德《世界報》:“簡直像風捲殘葉那樣擊敗印軍。”香港《明報》在評論我部隊主動停火後撤和移交武器時說:“史無前例,瀟灑之極,漂亮之極。”法國報紙也評論說:“中國軍隊和印度軍隊打,只是教訓它而已,教訓它一下。印度軍隊根本不是中國軍隊的對手。”這是西方報紙的評論。外國輿論就是這樣評論的。我在瀋陽講、在廣州也講,說:我們五十四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來講,我們是三等部隊,我們戰鬥力比人家差。如果叫你們瀋陽部隊或者廣州部隊、或者其他軍區的野戰軍去打更容易。我們三等部隊就打得他落花流水,要是你們一等部隊去更不在話下了。所以部隊的戰士們打的是很英勇的,部隊的事例就講完了。

【免責宣告】文章來源為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刪除內容!特別說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屬於商業類別宣傳。

最新評論
  • 1 #

    這個排長在戰鬥過程中,做了很多思想工作,快要犧牲前,他講了幾句話:“這仗打得好呀,同志們很勇敢呀,很光榮呀,我也很光榮呀!”講完就犧牲了。對戰士們鼓舞很大。淚目

  • 2 #

    向中國士兵們致敬。

  • 3 #

    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人民軍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 4 #

    後勤困難,物資跟不上是硬傷,否則公安邊防部隊打到新德里不在話下。

  • 5 #

    是燒紅了的小刀切黃油

  • 6 #

    這就是初步實現了工業化的國家,打農業國。肯定相對輕鬆贏啊。如果沒有工業化會怎樣?所以毛主席很偉大的!相當了不起的!二十世紀最大的一個事件,就是中國從農業社會結構成功轉型工業社會結構!

  • 7 #

    向英勇解放軍戰士們致敬!!!

  • 8 #

    對印反擊戰我軍自動武器多!為什麼多年後對越反擊戰自動武器卻少?

  • 9 #

    晚清和民國時期丟掉的民族尊嚴,僅僅靠那一代人就掙回來了,不得不發自內心地高喊:“中國軍人萬歲!”

  • 10 #

    毛主席的戰士天下無敵!!

  • 11 #

    不是1等或3等!是對的部隊去打,才有這個結果。

  • 12 #

    這是偉人毛主席的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其他人都無法與偉人比肩。

  • 13 #

    輕輕的問一下 在現代戰爭中三三制 四快一慢等戰術 還有作用嗎?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第二艘美航母趕赴中東,艦長卻是伊朗人,美國打出了一張心理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