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全球大部分國家都被捲入到這場混戰當中,亞歐大陸打的是一片狼藉,遠在大洋之外的美國在參加戰爭之後,也遭受到了不小的損失。那時候,所有國家的願望就是儘快結束戰爭。

正是因為當年戰爭的苦痛,現在世界各國人民都反對戰爭。美國正是其中一個,儘管美國本土沒有遭受過外來戰爭的摧殘,但是有源源不斷的美國人因為海外戰爭而死,這給美國人種下了反戰的種子。

為蘇萊曼尼送行的人群

近期,美國軍方對伊朗將領蘇萊曼尼進行斬首行動無疑是捅了馬蜂窩,不僅引發地區緊張局勢,還讓美國民眾心中的反戰思想再度覺醒,據悉目前美國已經陷入到了民眾遊行的浪潮當中,70座美國城市出現了遊行事件。

其重要城市,諸如紐約,舊金山,芝加哥全部出現了此類遊行。遊行民眾還打出了口號,提出美國要退出中東,禁止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這對於美國政府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在這選舉年的關頭,這種大規模反戰遊行對於特朗普當局的打擊是致命的。

從目前來看,特朗普政府也沒有很好的迴應國內民眾,民眾提出的退出中東條件,特朗普政府絕對不會接受,畢竟此前已經投入這麼多成本,而如何安撫民眾情緒,同時又成功執行對中東的戰略,這對特朗普政府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對於任何國家來說,穩定國內情緒是對外發動打擊的前提條件。歷史早已經證明,在人民的反對下美國對外打擊絕對是不會成功的,正如當年的越南戰爭,很多媒體將其稱為“被電視機打敗的戰爭。”

當年,越戰期間,美國剛剛普及了彩色電視機,不斷有戰場的彩色畫面被傳回國內,一些見不得人的畫面也被“現場直播”,於是很快美國就爆發了反戰遊行,席捲了各大城市。而當時美國政府認為開弓沒有回頭箭,沒有處理好民眾的情緒,結果最後輸掉了戰爭,也導致了國內社會的撕裂,而這種撕裂到里根總統上臺後才得以緩和。

而此次中東問題,也有些相似,一場毫無道義可言的軍事打擊,引發了國內巨大的反戰聲浪,就連政府內部也是一邊倒地批評這次行動。因此美國下一步是繼續施壓還是穩定民心,都會對美國未來產生巨大影響。

​不過,從現在的世界環境上看,中俄雙方都是主張地區和平的,美國的盟友歐盟和日本也是主張美國與伊朗緩和關係。可以說,伊朗與美國關係緩和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的共同主張了,如果美國一意孤行,那麼其結果不言而喻。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時隔十年,我軍主力艦再次訪日,052D靠實力逆轉感觀不再眼饞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