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刊期|第20200013期

作者|苗 青

本期推出“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重大主題宣傳之“北疆有我”(63):《從 “海歸碩士”到“戍疆衛士”》

人物名片

王川陽,遼寧大連人,1988年6月出生,2012年12月入伍,歷任排長、政治指導員、宣傳科幹事。2007年9月,他以優異成績考入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9月被推薦到英國薩里大學學習,2012年11月取得國際酒店管理專業碩士學位。為實現軍旅夢,他放棄國外優厚待遇,毅然歸國參軍。入伍後,他刻苦訓練,矢志強軍,先後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18年,他作為基層代表參加了北部戰區陸軍第一次黨代會;2019年被陸軍評為“首屆戍疆衛士標兵”。

一家三代從軍

始終忠誠奉獻敢於擔當

王川陽出生于軍人家庭,爺爺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是第一代守島人。在家庭的影響下,王川陽的父親、姑姑先後成為一名海防軍人。爺爺的戰鬥經歷,父輩們的守島故事,像一粒粒紅色種子,從小在他心裡紮根發芽。作為第三代守島人,王川陽始終把“以島為家、以苦為榮、長期守備、無私奉獻”的老海島精神作為政治信念和理想追求。

他放棄國外優厚待遇,成為黃海前哨的普通一兵,面對“海外”和“海島”的巨大反差,懷揣“強軍夢”的王川陽以特有的使命和擔當,完成由校園到軍營、由學生向軍人、由海歸碩士到守島戰士、再到優秀軍官的人生轉變。

雙軍人家庭聚少離多,女兒出生後還不到一週,王川陽就毅然返回單位,擔任某新兵連政治指導員工作。此後的3個多月裡,雖然他錯過了陪伴女兒,但他把對女兒的愛傾注到了所帶的每一個新兵身上,讓每一個新兵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所在新兵連被旅評為“先進連”,個人還榮立了三等功。

2017年9月,王川陽擔任某連政治指導員,所在連建設基礎薄弱、矛盾問題突出。他始終堅持從思想上、政治上建連育人,增強官兵投身強軍事業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王川陽先後到蘇寧生前所在連、白老虎連等榮譽單位參觀見學。歸隊後,為了讓連隊凝神聚力、團結一致,向一流連隊看齊,他提出開展“寫連訓、鑄連魂、樹連風、譜連歌”活動,夯實了官兵的忠誠之基。

同時,他帶著連隊黨支部“一班人”分析連隊建設形勢特點,把 “鐵心向黨、鐵膽攻堅、鐵肩擔當、鐵拳善戰”的連魂融入到了官兵的靈魂血脈;把“跟得緊、頂得上、過得硬、打得贏”的連訓根植於官兵的理想信念,激發了全連官兵愛連建連的職責擔當。

王川陽任指導員第一年,所在連被評為“基層建設先進連”和“先進基層黨組織”,改變了連隊連續5年沒評先的歷史。

一次身份轉變

始終矢志強軍瞄準打贏

當兵短短兩年,他實現了從一名“菜鳥”新兵到特戰精兵的蛻變。2015年7月,王川陽從南昌陸軍學院畢業後,重新回到了老連隊,成為了一名基層排長。剛回連隊,他就趕上了連隊備戰上級組織的特戰考核,支部決定讓他帶隊參加。既要當教練員又要當戰鬥員,他不分白天黑夜的帶頭練、比著練,領著骨幹查不足、補短板。一連幾個月,他沒睡過一個囫圇覺。在最後的考核中,王川陽帶隊一舉摘得桂冠。

後來,連隊換裝轉型、連長面臨轉業……初任指導員不到兩個月的王川陽頂著壓力,一步一個腳印,帶領連隊官兵展開了突擊。

“必須要啃下這塊‘硬骨頭’!”王川陽迎難而上帶著骨幹一起研究、共同摸索、集體攻關,一邊請教送訓院校的幹部和軍校教員;一邊鑽研學習各類新裝備專業相關書籍。連隊在他的帶領下,最終在專業考核中取得多項第一。新裝備列裝當年,就形成了戰鬥力。

2018年7月,為迎接練兵備戰檢驗評估,針對戰時政治工作中的多個重難點課目,王川陽帶領骨幹分析研究評估細則,結合部隊任務特點,從實戰出發搞演練,解決了訓練不實、情況不真、處置不合理等問題,並圍繞思想教育和戰鬥精神培育相關評估內容,為全旅政工幹部進行了現場示範。

海島冬季氣候惡劣,他堅持科學組訓、靈活施訓,帶領官兵利用輪胎、麻繩等器材自建了體能訓練室,為強化訓練提供了場地保障。在旅組織的階段考核中,連隊考核成績從經常墊底變成走在前列;個人成績也名列前茅,被旅評為“強軍先鋒”。

一種信念堅守

始終知兵愛兵播撒大愛

連隊戰士小李傲氣十足,誰也不服,是連裡公認的“刺頭兵”。一次小李因為瑣事和班長險些動了手。雖然班長處理的十分妥當,但身為排長的王川陽總覺得事情沒這麼簡單。

王川陽做了一番工作後了解到,小李家裡出現涉法問題,缺乏法律援助、家庭經濟困難等因素一直困擾著小李。於是,王川陽暗地裡聯絡到小李家人,積極給與法律援助,幫其解決了法律糾紛,並以小李的名義,多次向其家中寄錢,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一向爭強好勝的小李得知後,感激地抱著王川陽,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此後,小李像換了個人似的,慢慢從“刺頭兵”變成了“訓練標兵”。

2017年,新兵小楊入營後,屢次要求離隊,其父母家人多次來隊勸說,他竟以輕生相威脅。作為指導員的王川陽心急如焚,訓練場上他手把手幫助小楊提高成績建立信心,生活上他與小楊心貼心的處感情……小楊慢慢打消了離隊的想法,心神穩了,幹勁足了,逐漸成長為新兵連裡的“小老虎”,出色完成了新兵結業考核。

王川陽從“海歸”到“海島”,從“碩士”到“戰士”,從“好兵”到“尖兵”完成了不一樣的士兵突擊,回答了當代青年立什麼志、走什麼路、做什麼事的時代課題。成為軍官以後,王川陽矢志打贏、知兵愛兵,用基層帶兵人的忠誠和奉獻,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用優秀共產黨員的熱情和堅持詮釋了新時代革命軍人的職責和擔當。

(圖片由作者單位提供)

投稿方式

網際網路投稿郵箱:

blqjh001@163.com

北陸強軍網網盤:

blqjh001

值班電話:

0421-689500(軍)

0531-51689500(地)

監製|許 博 劉亮亮

主編|劉 毅

責編|趙勝利 馮 程 張 鞭

製作|張 鞭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中國第一款第三代戰機——殲-10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