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1951年1月7日,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進行僅7天,志願軍就向南推進100餘公里,佔領漢城,前出到“三七線”附近。

當時,天氣奇寒,滴水成冰;沿途群眾跑光,房屋燒光。美第八集團軍司令李奇微說:” 真沒想到,中國軍人在這片毫無生機的荒原上,發起了元旦攻勢。“

第39軍116師347團尖刀排,突破臨津江後,追敵人追的太快,補給跟不上,斷糧兩天,餓的頭昏眼花。

1月7日,在“三七線“附近,打了一個追殲戰,消滅了南朝鮮軍一夥潰兵,俘虜幾十人,其中有一個是美軍顧問。

尖刀排戰士秦成觀,對美軍顧問搜身。他脖子上掛著一架M-16型7倍軍用望遠鏡,被摘了下來,上交給排長。

從他身上,搜出一大包深棕色塊狀東西,秦成觀沒見過,以為是爆破用品。俘虜比比劃劃,表示這個能吃。

秦成觀嚐了一下,味道很香。吃了一大塊後,體力立馬恢復不少。一問排長,才得知這叫巧克力塊。

“這巧克力塊,又輕便,又耐餓,還好吃!”

美軍顧問的作戰皮靴,輕巧,結實,透氣。當時,志願軍戰士夏天穿的膠鞋,冬天穿的翻皮大頭鞋。由於走路全憑兩條腿,發的鞋子,穿不了多長,就破舊不堪了。美軍作戰皮靴,穿上不僅舒服,而且臉上有光。

從他口袋裡,找到一包柔軟的白紙,不知道幹啥用的。俘虜表示這是吃完飯擦嘴用的。秦成觀不大相信,認為這個俘虜不老實。

他的軍服裡面,有一層白坯布,但是很光潔,十分滑亮,不是棉花。俘虜比劃半天,意思是可以防子彈。

“騙人!這麼薄的布,可以擋住子彈?” 戰士們鬨堂大笑起來。

最令人好奇的,是搜出一個棕色小藥瓶,裡面有一些白色藥片。俘虜拼命比劃,表示這不是口服治病的藥。

那這是幹啥用的?

美軍顧問從地上弄了點雪,放在飯盒裡,化成水之後,扔了兩個小藥片進去,冒泡之後,有一股氣味出來,然後直接喝了。

秦成觀十分震驚,這是何方妖術?

比劃了半天才明白:這個洋藥片,可以讓水變乾淨!

什麼道理?秦成觀死活搞不懂。

這成了他的一樁心事,特意把瓶子和幾片藥片儲存下來。

1953年5月回國之後,秦成觀隨部隊駐防遼寧海城。

有一次,到北京出差。在參觀軍事博物館時,他又看到了似曾相識的“白坯布”。

講解員介紹,這是抗美援朝時,繳獲的美軍"防碎片背心",也叫“尼龍避彈衣”。它只能抵擋小口徑槍和小的彈片,對中口徑步槍幾乎無效。當時,這種防彈衣還在實驗階段,在44萬美軍中,只配發了5萬件。

“看來,當年那個美軍俘虜沒有騙我。”

秦成觀對保留下來的藥片,更加念念不忘了。

後來,兒子上了醫科大學,他專門拿著藥片請教兒子。兒子說:“嗨!氯化淨水片,沒啥稀奇的。“

原來,淨水片主要成份為氯,可以有效殺滅病菌,去除懸浮物,消毒迅速。

秦成觀異常感慨: 抗美援朝中,敵我之間,不僅武器裝備對比懸殊,其它單兵隨身用品,差距也很大。但是,志願軍全體將士,靠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高昂戰鬥意志,靠著敢於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靠著保家衛國的堅定信念,與“武裝到牙齒”的強敵進行了殊死較量,以弱勝強,打出了國威、軍威。

24
最新評論
  • 1 #
    偉大的志願軍戰士啊。 家裡有志願軍戰士,汽車連的,55年從朝鮮返回後退伍回鄉。
  • 2 #
    好文章,後勤上的巨大差距,更凸顯志願軍的偉大
  • 3 #
    外公抗美援朝時是排長,九十年代還能用英語和朝語說同志,繳槍不殺,優待俘虜等。轉業後回家務農,03年去逝時已倒床8年,除了家人沒人重視,但一直是我心中的英雄。
  • 4 #
    因為啥也不懂所以啥也不怕!
  • 5 #
    後來我軍在部分部隊曾經發過試用的“尼龍避彈衣”,是“65”式軍裝,顏色略深,可能是尼龍與棉混紡的,比一般的棉軍裝耐穿得多!39軍116師是試用部隊之一。
  • 6 #
    以前同村里民兵連長他曾參加抗美願朝得過一等功,回國後毛主席親自給他發放步槍一支,這槍是給予個人的。
  • 7 #
    記得以前有個同事爸爸參加過抗美援朝,不知是二十軍還是二十七軍的,他告訴我志願軍最喜歡的是美國人的睡袋,毛毯,披風和食品
  • 8 #
    還有報道說把咖啡撒行軍路上防滑,可惜了,還挨著餓呀,喝了可以恢復體力。
  • 9 #
    士兵突擊裡見到發煙管,這也是美軍必備呼救訊號,白天可比吹哨管用。壓縮餅乾/軍用罐頭/可口可樂/羽絨服/馬甲/揹包/單兵帳篷等,也早見於朝鮮戰爭。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踩上地雷的志願軍戰士的真實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