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寫在前面的話——

雖然是英國發明了坦克,但英國也長期遊離於坦克主流發展方向之外;從二戰時非要人為的把坦克分成“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再到八十年代非要堅持使用線膛炮的挑戰者系列主戰坦克;雖然其間不乏像“百人隊長”這樣的“亮點”,但總的來說英國坦克不管是在各種遊戲中還是在現實中,都像極了維多利亞時代的那些英國“紳士”一樣,溫文爾雅但卻渾身散發著高傲、古板、保守且性格怪異的氣場。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解讀一下英國的挑戰者系列主戰坦克,來了解一下這個古怪的維多利亞紳士。

挑戰者主戰坦克的前世今生

回溯英國挑戰者主戰坦克的研製歷程,處處都透露出兩個字:“貧窮”!其實在挑戰者主戰坦克的前身——英國MBT-80計劃(80年代先進主戰坦克計劃)中,MBT-80應該是一款由CV-12-1500型1500馬力發動機、EXP-28M1型120毫米口徑線膛炮、喬巴姆HA複合裝甲、全可調液氣懸掛系統以及SFCS-800指揮儀式火控系統組成的先進主戰坦克,其總體技術水平和戰鬥力要超過當時的德國的豹2和美國的M1。

█英國MBT-80第一階段技術樣車,注意其EXP-28M1型120毫米口徑線膛炮與挑戰者L11A5型120mm線膛炮的抽菸裝置位置不同

但是80年代打完馬島戰爭後的英國都已經窮到“把航空母艦賣給三哥換錢花”的地步了,要研製這麼一款全新的主戰坦克,自然是英國紳士的錢包所不允許的;所以MBT-80計劃在造出了第一階段技術樣車之後就因為缺錢被迫終止。

不過好在中東的伊朗在79年伊斯蘭革命之前給英國送了一大筆錢,委託英國研製“伊朗獅”主戰坦克,後來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之後約翰牛就把錢黑了。

以這筆錢為商業擔保基金,英國利茲皇家兵工廠在大量發債後獲得了一定的研發資金(但這筆資金主要用於研發“酋長”900外貿坦克),在加上英國國防部撥付的那一丁點可憐的研發資金,利茲皇家兵工廠終於“並湊”出了FV30/4“挑戰者”主戰坦克。

挑戰者主戰坦克的研發總共花了英國人7800多萬英鎊,與美、德動輒上億的坦克研發經費比起來,簡直是良心價中的良心價!不過一分價錢一分貨,與豹2和M1這些革命性的第三代主戰坦克相比,英國的挑戰者更像是一個由“酋長”升級而來的先天不足的“病秧子”,滿頭大汗的勉強爬上了第三代主戰坦克的門檻——

動力方面:發動機改成了CV-12-1500的降級版CV-12-1200型1200馬力渦輪增壓柴油機、傳動系統也由原來的液力全自動變速箱改為DBG公司的TN37型半自動變速箱、懸掛系統由全可調液氣懸掛降級為不可調液氣懸掛。

火力方面:因EXP-28M1型120毫米口徑線膛炮被終止研發,不得已裝上了一門1960年定型的L11型120毫米口徑線膛炮的升級版—L11A5(把極限膛壓提高到658兆帕),火控系統更是直接拿馬可尼公司的SFCS-600型擾動式簡易火控系統來“湊數”!

裝甲防護方面:因原定的喬巴姆HA複合裝甲被終止研發,只好降級使用原型喬巴姆複合裝甲(主要防禦破甲彈,對穿甲彈的防禦效果不佳);不過為了增強挑戰者的防護能力,增加了裝甲厚度,但是也增加了坦克的重量,進一步惡化了坦克的機動性。

所以英國挑戰者-1型主戰坦克,完全就是一個全面劣化版的“MBT-80”;從其服役後三次參加北約“銀盃獎”坦克射擊比賽,無一例外三次都“吊車尾”的成績來看,這貨就在服役時就已經落後於時代了。再從1991年海灣戰爭其間,與挑戰者1型主戰坦克採用同樣的“喬巴姆”原型複合裝甲的美國M1主戰坦克,被伊拉克的“猴版”T-72M所發射的穿甲彈擊穿炮塔正面裝甲來看,喬巴姆原型版複合裝甲對長杆穿甲彈防禦能力嚴重不足!

全面劣化版的挑戰者-1肯定無法讓英國人滿意,所以從1986年起維克斯公司就開始自籌資金對挑戰者-1主戰坦克進行升級改進,英國陸軍也非常支援(口頭支援,談錢沒有);升級版的挑戰者-2主戰坦克於1998年正式進入英國陸軍(注意:英國陸軍沒有“皇家”)服役。

裝甲防禦——

對於資源及其有限的英國陸軍來說,坦克作為陸戰的主戰兵器是絕對不能當成“消耗品”來對待的,所以戰後的英國坦克都及其重視坦克的防禦能力,以至於將裝甲防護能力至於坦克三大效能之首。挑戰者-2亦不例外!

挑戰者-1使用的是原型版喬巴姆複合裝甲,對破甲彈防禦效果較好(炮塔正面等效裝甲厚度800毫米、車體正面等效裝甲厚度700毫米),但是對長杆穿甲彈的防禦能力較弱(炮塔正面等效裝甲厚度480毫米、車體正面等效裝甲厚度350毫米)。

而挑戰者-2採用的是第二代喬巴姆HA複合裝甲,與原型版喬巴姆複合裝甲最大的區別就是採用了約束型陶瓷裝甲元件替代了原來的非約束型陶瓷裝甲元件。

約束型陶瓷裝甲極大的提高了陶瓷複合裝甲對長杆穿甲彈的防禦能力,所以在第二代喬巴姆HA複合裝甲的加持下,挑戰者-2的防禦能力已經增加到炮塔正面(英國國防部發布的資料,但是不排除自誇的成分)對破甲彈的等效防禦相當於1000毫米厚的鋼板、對長杆穿甲彈的等效防禦相當於750毫米以上厚度的鋼板;車體正面對破甲彈的等效防禦相當於950毫米厚的鋼板、對長杆穿甲彈的等效防禦相當於700毫米以上厚度的鋼板。

主炮與火控——

逆潮流而動的線膛炮——

在這個坦克主炮幾乎由滑膛炮一統天下的時代,英國紳士們任然堅持使用線膛炮作為坦克的主炮;而作為“事後諸葛亮”的我們,總是一直在為英國人的這個古怪行為找一個合理的解釋:什麼英國人喜歡使用碎甲彈、英國人對主炮的遠距離精度要求很高等等...不一而足。但是真正的原因遠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複雜——英國人在研製主炮的時候,滑膛炮並未體現出任何超越線膛炮的優勢,反而盡是劣勢!

挑戰者-1主戰坦克的L11系列主炮,是在1957年開始研製的,那時全球範圍內只有蘇聯的T-62採用了2A26型115毫米口徑的滑膛炮,由於蘇聯人過於追求“簡單實用”造成2A26型115毫米口徑滑膛炮的製造工藝非常粗糙,無論是在威力還是精度上都無法與“歐洲標準主炮”—英國L7型105毫米口徑線膛炮相提並論;一直到70年代中期,蘇聯的2A46M型125毫米口徑滑膛炮都在精度和威力上任然沒有追上L7(2A46M發射3BM22穿甲彈在2000米上僅能擊穿385MM的垂直鋼板;L7(M68)發射M735穿甲彈在2000米上能擊穿410MM的垂直鋼板)。既然已經有了L7這麼一款優秀的線膛炮打底,所以在70年英國人開始研製EXP-28型坦克炮時,只要腦袋沒有被門夾過,是肯定不會去選擇風險極大的滑膛炮的!

█挑戰者-1主戰坦克因為成本和時間的限制,沒能用上EXP-28型主炮,而是選擇了現成的L11A5線膛炮

EXP-28的“遺腹子”L30型120毫米口徑線膛炮

MBT-80計劃中的EXO-28M1型線膛炮是一款超級主炮:發射新型穿甲彈要能在2000米距離上擊穿700毫米厚的垂直裝甲板,且有效射程不低於3000米(那可是80年代初啊!)。但是窮得都快穿不起褲子的英國人肯定是沒有資源研製這樣一款主炮的,所以EXP-28在82年正式終止研發。但是不甘心的皇家兵工廠和英國國防技術研究所並未完全放棄EXP-28,他們以EXP-28的技術為基礎,加入L11系列成熟的技術,開始了EXP-30的研製;最後的成果就是L30型120毫米口徑線膛炮。

L30型120毫米口徑線膛炮放棄了EXP-28計劃中的一些不切實際的指標,加入了經過L11和L7驗證過的技術,使之成為一款先進性和可靠性較為平衡的優秀主炮。使用最新的L27A1型穿甲彈時,在2000米距離上可以穿透約620毫米的垂直裝甲鋼板;且有效射程達到了2700米。

█L27A1穿甲彈,注意:L29A1並不是實戰穿甲彈,而是L27A1的訓練彈,採用藍色彈託

但是由於線膛炮天生的缺陷,L30A1的身管壽命只有300發全裝藥穿甲彈(滑膛炮的壽命一般在700發);而且線膛炮對長杆穿甲彈的章動影響很大,造成穿甲彈芯長度不能超過600毫米,嚴重的影響了火炮的威力。雖然從當初看來,選擇線膛炮並不算錯,但是到了今天線膛炮無論從火炮本身的威力還是發展潛力都已經走向“窮途末路”了;不過就是這樣一款走向“窮途末路”的L30A1,英國人居然忽悠印度三哥買了!把L30A1選做了印度“啊瓊”主戰坦克的主炮!真不知道這三哥腦子裡裝的是“智商”還是“自傷”(對不起我不該用三哥來侮辱“智商”這個詞)。

多國合作的火控系統——

挑戰者-1在服役之後,連續參加了3屆北約“銀盃獎”坦克射擊比賽,結果嘛......3次都名落孫山。起因就是挑戰者-1所裝備的SFCS-600型擾動式簡易火控系統,效能太差!根本無法適應現代戰場!

至於英國挑戰者-1在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在5730米(這個距離幾乎是地平線的極限)的距離上無修正首發命中一輛伊拉克軍車的戰例——可信度太低!因為從始至終英國國防部拿出的證據就只有一份口述戰鬥記錄;所以這事當個傳聞來聽聽還行,絕對不能當成實際戰例引用。

所以痛定思痛的英國人決定在挑戰者-2上改變火控系統落後的現狀,英國馬可尼公司與法國宇航公司、美國休斯公司以及加拿大計算機公司合作,集百家之長研製了挑戰者-2的火控系統。

挑戰者-2主戰坦克的火控系統最大的亮點就是,整套火控系統是用1553軍用資料匯流排系統連線的,是世界上第一款完全基於區域網資料傳輸體系設計的坦克火控系統;可以說開創了一個時代!而這套火控系統也十分給力,這幾年英國挑戰者-2主戰坦克參加歐洲坦克錦標賽在射擊比賽中取得的成績就是最好的例證。

水準一般的機動性——

不管是在那個載具射擊遊戲中,大部分英國坦克給玩家的感覺都是一個慢吞吞的“鐵烏龜”。的確英國坦克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裝甲和火力上,至於機動性,一般排在三大效能的末位。挑戰者-2也不例外:驅動62噸身軀的發動機任然是CV-12-1200型1200馬力渦輪增壓柴油機,只不過把TN37半自動變速箱換成了TN54全自動變速箱(6個進檔、2個倒檔),提高了傳動比,最大公路行駛速度由挑戰者-1的57公里/小時提高到59公里/小時;最大越野速度由挑戰者-1的38公里/小時提高到40公里/小時。

而懸掛系統沒有變化,任然是不可調液氣懸掛系統。

最後——

雖然挑戰者-2主戰坦克是在挑戰者-1基礎上的重大升級,但是任然沒有達到當初MBT-80的技術指標;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沒錢!經濟是國防的基礎,沒有穩定且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想要保持先進且強大的國防,無異於沙灘建樓。

最新評論
  • 1 #

    @軍武文齋 @二戰吐槽君 @遵義晚報汽車週刊 @武備營 @稀星天外 @赤焰噠噠噠 @軍武研究員 @DDG的老船塢 @鐵匠工坊 @GD3的軍武研究室 @哨兵ZH @瘋狗的輕武 @顧氏造船廠廠長 @榮華之武器堂 #青雲計劃# #坦克大全#

  • 2 #

    挑戰者2也老了啊,英國人有升級或替代計劃嗎

  • 3 #

    同時期我們有挑戰者-1型效能的坦克嗎?

  • 4 #

    大英帝國都快供不起坦克軍團了 裝甲軍團一縮再縮

  • 5 #

    樓主什麼時候講一下中國99啊

  • 6 #

    要是上戰場,我選挑戰者,自己去看英國坦克的戰績再來說話

  • 7 #

    不可調液氣懸掛的耐糙性如何,日常折騰嬌氣不?

  • 8 #

    我也聽過一個傳聞就是英國把共軸機槍當測距儀還是什麼的來用,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 9 #

    挑戰者不差的~至少目前還是最抗揍的坦克~只是量少了點(區區幾十輛)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美國重炮:203毫米火炮的餘暉,俄羅斯軍隊將其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