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近年以來,隨著多年以來的研發和技術力量積累,中國軍工領域湧現了一大批高新技術成果及應用。也許是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速度太快,讓世人形成刻板印象,也許是攀比或者競爭心態。最近幾年以來,一旦中國在某些軍事技術領域實現突破,很多其他國家就感覺打了雞血一樣,紛紛啟動相關對錶性軍事研發計劃,力爭趕超中國,感覺連中國都能研發,我們也應該能行。

為此,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對近年在軍事科技領域的“中國行,我也行”的舉動進行梳理,試圖從中發現一些規律和邏輯。

因為篇幅問題,本文將分若干個篇進行表述。

與上同理,中國J20戰鬥機服役的這幾年以來,各國似乎也覺得五代機的門檻降低了很多,紛紛制定本國五代機發展計劃。據小編不完全統計,近年先後有日本、南韓、印尼、土耳其、歐洲、越南、伊朗、巴基斯坦等不下8個國家或地區公佈了其五代機發展計劃。

分析了這些五代機預備國,小編髮現,除了歐盟和日本屬於發達經濟體,擁有相對較為完整的航空配套產業鏈以外,其他各國,五代機發展基礎遠談不上成熟,很多甚至連發展一款成熟的三代機的經驗都沒有過。

雖然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經濟實力和政府意願也各不相同,這些五代機預備國各有各的問題和狀況,然而似乎有”中國行我也行”的激勵在前,目前各方似乎都沒有看到有放棄開發的打算。

具體請看小編一一詳解:

1、 力有餘而心不足的歐洲FCAS計劃

如果比技術能力,歐洲五代機計劃應該是中美俄之外技術最成熟的方案。在航空產業領域,歐洲各國在很多方面具有世界一流甚至是領先的水平:英國羅羅公司公司的發動機技術、空客的大型民航客機制造技術、法國達索公司的一流氣動設計和航空軍工生產經驗、法美合資CFM公司的頂尖民航發動機、小國航空典範瑞典薩博公司等。歐洲各國在過去幾十年還成功發展出多款典型的三代、四代戰鬥機,如Phantom、鷹獅、陣風、颱風等,這些都為歐洲發展五代機奠定了良好的技術和產業基礎。

從整合角度來看,歐洲各國的五代機組合簡直是完美,各國各展所長,共同開發,需求量也大,而且有颱風戰鬥機這一“歐洲戰鬥機”合作案例在前,歐洲五代機應該是更容易發展才是。然而,真是情況卻是相反:雖然存在歐盟及各種跨國組織協調,但歐洲從來都不是整體一致,最近幾十年來,歐洲聯合發展的武器計劃幾乎無一不面臨超期、超預算、各種扯皮和各種拖後腿,狀況百出。

歐洲發展五代機一直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心態和意願的問題。過去若干年,歐洲一直被颱風戰機的合作拖得筋疲力盡,沒有積極意願發展五代機。直到2018年4月,在被中美俄連番刺激下,在德國發起之下,歐洲五代機計劃終於姍姍來遲,公佈了PPT方案。

據簡氏防務週刊4月25日報道,空中客車公司已經和達索航空簽署協定聯合開發新一代戰鬥機,與其相應的子系統和作戰支援系統。按照計劃,歐洲五代機預計於21世紀30年代中期部署,替代目前的歐洲戰鬥機“颱風”和法國“陣風”戰鬥機。這也意味著法國加入了空中客車的歐洲聯合開發五代機計劃。

空客和達索聯合在4月的柏林國際航展上籤署了合作協議。協議稱,兩公司將合作開發未來戰鬥空中系統(FCAS),FCAS將成為“系統的系統”,也就是一個包括新型戰鬥機和相應的作戰支援系統的未來空戰體系。

雖然空客公司總部位於法國,但FCAS專案卻主要是由德國發起的。此前,德國方面已經說服西班牙已經加入FCAS計劃。而達索的加入意味著法國也加入了歐洲聯合開發五代機的陣容。由此,歐洲大陸三個主要的國家初步達成了一致意見,推動歐洲五代機計劃。具體看,所謂FCAS計劃包括其實是一個面向未來的空中作戰系統,包括了新戰鬥機(NF)計劃、無人機歐洲中高空長程遙控飛機系統(MALE-RPAS)以及新型巡航導彈與蜂群無人機。而NF計劃還包括開發下一代歐洲戰鬥機引擎(NEFE)和下一代武器系統(NGWS)。

理想很豐滿,技術儲備也很充實,但以歐洲人開發颱風戰機的經驗來看,這估計又是一個漫長扯皮的開發過程。

上世紀70年代,歐洲各國計劃研發ECF即歐洲戰鬥機,但是都想讓本國佔主導,最後卻只能造成了臺、陣風兩戰機。從這可看出,有經濟有技術的歐洲各國,卻因為不團結沒走到一起。而在當前形勢下,F35計劃作為歐洲缺失五代機研發的最大受益者,美國人對歐洲人自己研發五代機估計也不樂意,未來英美PK老歐洲各方的博弈估計也不少。

由於許多歐洲國家(包括一起開發歐洲戰鬥機的義大利)已經“叛變”,選擇直接買F-35,FCAS的參與者除了目前的德國、法國和西班牙,已經很難擴充。看來比起虛無縹緲的歐洲國防自主,實實在在的F-35更令人信服。畢竟以當下法德兩國的技術實力,最終能研究出什麼東西還還很難說呢。

當然,也許因為參與國家少,心力會更齊也說不定,誰知道呢?

2、首鼠兩端的日本F-3戰鬥機計劃

最近以來,日本中國產F-3隱身戰機自主研發進度加快,動作不斷。有日媒報道稱,航空自衛隊計劃從2030年開始用F-3戰機取代F-2戰機,並對外宣稱其效能將超越美國F-22戰機。然而,也有分析認為,縱觀該機研製過程可以發現,這款出生即落伍的機型,更多承載的是日本政治使命,將面臨註定失敗的命運。

日本五代機驗證機心神,在驗證機開發方面,日本走在前面

二戰以後,美國一方面向日本出售大量先進戰機,裝備日本航空自衛隊;另一方面,鑑於限制日本獨立性,對日本軍工自主科研能力始終保持高度警惕,各種打壓。因此,我們也看到在這種打壓下,日本軍事工業雖然比較先進,但很少有獨立發展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軍事工業成品出現。

上世紀末,日本向美國提出採購第五代戰鬥機F-22“猛禽”的申請,希望獲得100架該型隱身戰鬥機,滿足未來30年防務需求。但是,2000年美國立法禁止F-22戰鬥機出口,以色列、日本、英國等盟友均在限制之列,這就打破了日本的計劃。為安撫盟友,美國提出研製F-35系列戰鬥機。在該機研製中,美國允許日本引進F-35A戰鬥機,且數量不限,還向日本輸出生產線,從製造零件到裝配試飛,都可以在日本進行。

然而日本並不滿意,決定自主開發一款更先進的戰鬥機,這就是F-3戰鬥機。考慮到日本缺乏五代機研製經驗,日本以F-22戰鬥機為模板進行開發,採用與F-22戰鬥機類似的常規氣動佈局,重大細節均參考設計。F-3戰鬥機總體氣動佈局延續F-22戰鬥機設計思路,採用雙發常規佈局、雙垂尾,安裝兩臺日本自行研製的XF9-1發動機。這是日本為下一代戰鬥機研製的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按照日本媒體說法,這款發動機在試驗階段取得“出乎意料”的成功,渦輪前溫度超過1822℃,不加力推力達到11噸,加力推力15噸,理論上可以達到17噸。

日本五代機F3概念圖

為減輕機體重量,日本決定研製新機體結構,對受力複雜且集中力較高的中段機身採用高強度碳纖維複合材料替代傳統鈦合金骨架。為此,日本專門研製出寬8.6米、長5.2米的全尺寸中機身段進行試驗。不過,這一做法違反航空界傳統,因為中段機身集中前後機體、機翼等載荷,而且包含起落架、彈艙等,應力過於集中,傳統設計中採用鈦合金以增加強度,日本的做法顯然為效能而不顧安全性,因此遭到質疑。另外,由於採用全碳纖維機身設計,飛機在戰損情況下如何保證不分裂脫層,也將是一大問題。

彈艙技術是戰機研發另一難題。F-3戰鬥機彈艙設計長6.2米、寬2米,幾乎是F-22彈艙長度的1.5倍。超長彈艙可以裝載更長的空空導彈和空地導彈,作戰能力更強,但缺點是剛度難以保證,高速飛行開艙時容易導致艙門變形,這給飛機設計和製造帶來巨大考驗。

日本是否具備獨立開發五代機的能力?業內普遍看法認為,儘管困難重重,但日本背靠強大的基礎工業,外加美國技術援助,自主研發不存在根本性技術障礙。從2000年開始,為支撐F-3戰鬥機發展,日本已經佈局20餘項戰鬥機關鍵技術研發專案,覆蓋總體、氣動、結構、動力、機電、航電、武器等領域。另外,日本希望2030年F-3戰鬥機投入服役,從時間上看,有充足時間逐步攻克技術難關。

日本F35已服役且數量將快速增加,擠壓F3市場空間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日本要發展F3戰機,技術雖然也會有些障礙,但估計可能不是最大問題,最大的問題可能是日本內外部的政治壓力和政府更迭。

首先,美國F35戰機仍然在不斷改進並進行成本優化,最新的F35A型戰機銷售單價已降至9000萬美元以下,這種情況下,造不如買肯定會嚴重影響日本自主發展五代機的意願,更何況,日本還可以引進較為完整的F35生產線進行自主生產。

其次,如日本執意發展五代機,美國估計會限制其動力、雷達、航電系統的對日供應,那麼,長期以來照搬美國體系的日本需要獨立發展一套完整的五代機供應鏈,這也是很頭痛的事情,至少從XF9-1型航空發動機發展來看,後續可能就並不會太順利。

最後,日本政府是否有足夠政治意願是否能夠持續支援一個超過30年的戰機發展計劃也值得懷疑,尤其是在後續政府經歷多次換屆,日本經濟不景氣的的背景下的治支援。政

3、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南韓KF-X戰機計劃

作為美國在東亞的鐵桿盟友,同處東亞的南韓也不甘人後,推出了新一代KF-X戰鬥機發展計劃,與日本不同,由於前期獲得美國技術支援的承諾,且不像日本那樣特別強調中國產化率,南韓人善於進行技術整合,該專案前期看似發展的順風順水。

南韓KF-X最新概念方案,注意武器為外掛

據路透社最新報道稱,南韓kF-X專案在9月已經通過關鍵設計評審,該戰機制造商也證實原型機已在研製中。此外,早在2014年,印尼計劃購買49架該型機,並同意提供20%的研發資金,用於參與南韓新一代戰機專案。

實際上,南韓新一代戰機專案從一開始就獲得美國軍火商的支援,洛馬公司之前承諾為南韓戰機專案提供17項及時支援,極大地降低南韓戰機的研發技術風險。同時也賦予該機不但僅有F-35的一半價格,卻擁有F-35戰機80%的戰鬥力。

由於南韓的kF-X戰機從一開始的定位就是與F-35形成競爭關係,而且這種戰機僅有F-35一半的價格、卻擁有F-35戰機80%的戰鬥力,一旦被研發成功投入市場,對F-35所形成的銷售壓力就足以讓美國無法忍受了。對此,韓聯社評論稱,KF-X過早的暴露出與F-35競爭的意圖,早早讓美國心生戒備,以致於發展困難。

在2015年4月,洛馬公司就以美國政策限制為由,拒絕向南韓提供包括雷達和光電追蹤裝置在內的4項核心技術,從而導致南韓在新一代戰機專案上陷入困境。

KF-X全尺寸模型

所以說,表面上看南韓新一代戰機的研發“進展順利”,同時南韓也很積極的推進該戰機專案的研發程序,但實際上由於很多核心技術都掌握在美國的手裡,只要美國感受到該型戰機會對F-35形成競爭,遲早有一天會讓南韓新一代戰機專案和日本的“心神”一樣,即便最終能夠飛起來,但也逃不過下馬的宿命。

當前,缺乏美國的支援,KX-F戰機計劃不得不大幅降低技術指標,一定淪為“四代半戰機”,最新的KF-X模型已由內建彈倉改為武器外掛,即便這樣,南韓也無力獨立研發,不得不尋求瑞典薩伯公司的技術支援。

韓印兩國計劃在2020年之前生產5架具備隱形能力的原型機,用於相關的測試工作。雙方將從這些原型機中挑選出最符合各自空軍需求的機型。預計試飛將進行200餘次,之後將開始新機的量產工作。然而,現在到了2019年年底,原型機還是沒影的事情。

4、拿來主義的印度AMCA計劃

目前,只有中美俄三個國家能夠自主掌握五代機技術。一向以為會從國外買五代機的印度,曾把五代機計劃託付於俄羅斯,但後面無奈發現受制於人,且與其大國地位不匹配。於是,只能把主要方向轉向自研計劃,推出AMCA(先進中型戰鬥機)發展計劃。

印度在2009年就開始了AMCA的設計,計劃2017年樣機首飛,可這到了2019年還沒有影子,大家已經習以為常,畢竟無拖延不印度。不過印度最新又計劃AMCA將在2024-2025年面世,在此後一年內進行首次試飛。再到2029年批量生產AMCA Mark-I,升級版的AMCA Mark-II將在2035年投入生產。

印度曾在2009年班加羅爾航展上展出AMCA的風洞模型,此後便一直銷聲匿跡。此前外界都推測,印度會向俄羅斯或美國採購蘇-57和F-35戰機。美俄也確實先後向其丟擲橄欖枝,美國人此前表示,如果印度放棄購買S-400系統,將會向印度提供F-35戰機。但印度想要的似乎是技術轉讓,進一步包裝成印度中國產“智造”,這一要求註定不會被滿足。

AMCA概念圖

此外,俄羅斯也與印度重談蘇-57後續改進工作,這是繼T-50之後俄羅斯再次邀請印度參與五代機專案。俄羅斯與印度曾共棄T-50五代機專案,印度已經投入數十億美元,但專案卻遙遙無期而且嚴重超支,於是印度退出該專案。這次俄羅斯再次提出共研五代機計劃,不過印度目前還沒決定如何回覆,畢竟在T-50專案上印度已經吃了大虧。

近段時間印度一反常態重提AMCA計劃,似乎是為了響應“印度製造”的口號。雖然印度宣稱大多數AMCA隱形成型設計已經完成,在超音速巡航上也沒有太多建樹,而且還需要解決多感測器在單架戰機上的整合。

最重要的是印度還缺高效率中等推力發動機,自研發動機的路線基本不可行,俄羅斯也缺乏五代機所用的中型發動機,印度五代機發動機只能從歐洲或美國引進。從美國引進技術的路線也因為美印關係問題被終止,一度使印度五代機變成了無根之木。不過,隨著印法兩國就陣風戰機的進一步交易的推進,近期傳出法國有意向向印度轉讓陣風戰機的M88發動機製造技術,似乎又為印度五代機動力選擇提供一種方案。不過即便如此,M88系列發動機也只能算得上一款比較先進的四代改發動機,給五代機提供動力還是有所不足。

即便是這樣,印度人對於AMCA還是自信心爆棚,經常還不忘黑一波蘇-57戰機。印度空軍一名高階官員表示:“真正的五代機只有F-22和F-35,俄羅斯的蘇-57都不具備必要的超巡航和隱身能力。”未來AMCA將對標前述兩款五代機。

在過往,拿來主義的印度其實比較容易推進開發計劃,其軍事採購環境得天獨厚。然而,五代機相關技術在地球上是非常頂尖的領域,印度拿來主義可能不太好使。

5、買不成F35就自己乾的土耳其TF-X計劃

此前,土耳其作為中東地區唯一的北約盟國和軍事大國,也是美國F35發展計劃的夥伴國。土耳其也參與美國F35計劃,並曾經有飛行員去美國訓練,本計劃能引進F35並吸收其相關技術。但因為土耳其轉向俄羅斯,進口S400,美國宣佈回絕向土耳其發售F35。作為迴應,土耳其推出了戰機的五代機計劃——TF-X,併發布了戰機模型,並宣佈計劃4年後,就是2023年進行首飛。

論做模型,TF-X完成度還是很高的

整體而言,TF-X即是個縮水版的F22。作為一個沒有完整戰機產業鏈而且沒有研製過先進戰機的國度,一下子就要搞出隱身超巡的五代機,估計土耳其人還沒有想清楚。

老歐洲、日本、南韓、印度這幾個國家,要麼有完整的戰鬥機產業、要麼航空配套產業比較發達、要麼獨立發展過三四代戰鬥機,有全流程戰鬥機設計開發經驗,而且這幾個國家的國際環境不必土耳其差,獲得國際支援的可能性更高。這種背景下,上述幾家發展五代機還困難重重,不知道土耳其哪裡的自信四年後首飛?

6、印度有我也得有的巴基斯坦AZM計劃

2019年7,英國最熱鬧的航展拉開了帷幕,參加展覽的飛機都身披五花八門的塗裝彩繪,就像飛機的紋身一樣,十分炫酷搶眼。其中有一架巴基斯坦C-130B運輸機,碩大的垂直尾翼畫上了一幅非常漂亮的宣傳畫。仔細看發現,畫面中間是一架獨特的隱身戰鬥機,外形非常獨特。攝影師拍下這幅圖案後,立刻在國外軍事網站上引起了關注。

巴基斯塔AZM計劃

這架戰鬥機機翼上畫著巴基斯坦空軍機徽,外形明顯具有隱身設計。其採用雙發動機佈局,兩側進氣道後面安裝了類似殲-20的鴨翼,但是主翼形狀卻很接近F-22或殲-31,兩片外傾式垂直尾翼。總體看來,這架戰機外形像是殲-20和殲-31的組合體,形成了三翼面佈局,十分特別。

有網友甚至笑稱,巴空軍五代機=殲-20+殲-31,兩種中國隱身戰鬥機完美“合體”,或許就更接近巴基斯坦軍迷的設想了。

受到印度五代機計劃的壓力,巴基斯坦推出自己的五代機計劃也有合理的邏輯,但還是希望巴基斯坦能夠更加務實的把FC-1戰機先發展好,後續如果需要引進五代機,中國FC-31不失為一個更好的選項。至於J20,與F22一樣為非賣品。

7、搭錯便車的印尼IF-X計劃

《雅加達郵報》2018年底曾有報道,印尼打算和南韓就聯合開發的KF-X/IF-X戰鬥機專案的付款條件進行重新談判,減輕印尼約13億美元的專案負擔。印尼投資協調委員會(BKPM)主席托馬斯·倫邦強調,與南韓重新談判旨在減輕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情況下對國家預算造成的負擔。

印尼版KF-X,IF-X

KF-X戰鬥機專案涉及到一系列美國主要先進技術的整合,包括髮動機、武器裝備、飛行控制系統等。由於美國不同意將美製空空導彈整合到KF-X專案上,南韓只能轉向歐洲尋求MBDA流星和IRIS-T空空導彈的技術轉讓。

據悉,KF-X專案也有印尼工程師參與其中,但由於涉及眾多美國技術,可供轉移的技術還得獲得美國的批准。2019年1月份,美國國防技術安全管理局的一個代表團隊審查了KF-X專案的技術轉讓問題。之後,大約80名參與IF-X(印尼版)專案的工程師返回印尼。另外,由於提供的資金有限,印尼能夠獲得的技術也極為有限。

種種跡象來看,想少花錢搭便車的印尼五代機計劃估計打醬油的概率很大。

8、主要是宣傳產品的伊朗F313戰機

2018年初,據外媒報道,伊朗中國產的第五代隱形戰機F-313成功完成了首飛!有媒體表示,僅從外形上看,F313比中國殲20戰機還特別,簡直可以秒殺一切現有的第五代隱身戰機,因為,F313再設計上顯得有點科幻。

從照片來看,這款戰機應為輕型戰機。這意味著其或將擁有更優的機動性,可在短距離跑道上起降。可F313的體型實在是太小了,且頗具廉價感,看起來猶如一個大號的航模。況且伊朗科技水平較低,與中美等國有著較大的差距。因此,F313的作戰能力也飽受質疑。其更多的作為一種宣傳產品而存在。

9、主要是PS產品的越南VSF戰機

作為東南亞地區重要的人口大國、海洋大國,越南的地區內軍事實力一直比較強,長期以來,越南都十分注重空中力量的發展,在本世紀初從俄羅斯引進了36架蘇-30MK2V戰機,空中實力位居東南亞地區前列。

越南VSF,論PS五代機,越南最強

不過,隨著中國、俄羅斯研製出殲-20、蘇-57,南韓、土耳其、印度等國紛紛推出本國的五代機計劃,越南空軍的蘇-30MK2V正慢慢變得落伍。為了緊追世界軍事發展潮流,越南近年來對五代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多次傳出越南有意從俄羅斯引進蘇-57的訊息。

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越南近日推出了本國的五代機研製計劃,代號VSF,並公佈了越南中國產五代機的假想圖,圖中的戰機在外觀上與美國的F-22"猛禽"幾乎一模一樣,按照越南的說法,這款五代機將是一款100%由越南製造的戰機。小編由衷地希望越南軍工能堅定地推薦VSF計劃,成為東南亞地區首個獨立發展五代機的國家!

小編編纂“中國行我也行”之五代機篇本意並不是要嘲笑那些跟隨中國啟動五代機計劃的國家和地區。其實,相比很多無所追求,空有規模和體量的國家,我們發現這些推動五代機發展的國家都有一顆“強國的心”,有鮮明的國家抱負和發展期待當然是很好的。在這一點上,至少在國家精氣神上,與中國很像。

當然,小編更希望,這些五代機發展國能腳踏實地,更多從本國國情與實際需要出發,或自主、或引進、或合作進行專案發展,制定切實可行的專案發展目標,畢竟這個地球只有中國這樣一個國家,既是發展中國家,又具備完整產業鏈和堅實產業基礎,還有強大的國家抱負,並不是每個“中國行”的成果都能學會的且能學成的。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真實事件!俄工程師:從中國網購幫了大忙,“救”了俄軍米格-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