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導讀:航空母艦,國之重器。經中央軍委批准,第一艘中國產航母被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舷號“17”。 從此,中國海軍進入雙航母時代。那這艘航母有哪些值得一說的地方呢?

圖文|源自網上

01

中國進入雙航母時代,但山東艦比遼寧艦戰鬥力更強

有公開資料顯示,山東艦長約315米、寬約75米,為滑躍起飛式的常規動力航母,外形與遼寧艦基本相似,但比遼寧艦更長、更寬。光是巨大的甲板,就相當於整整3塊標準足球場那麼大。

不僅如此,山東艦還有一個特點,即艦島變小了,但高度反倒增加了一些。航母的艦島是航母的大腦,主要集成了航母的指揮塔、飛行控制室、航海室、雷達和通訊天線等。縮小的艦島實際上對停放飛機增加了一些面積,使飛機在出動時出動率更高,返回時艦面停放空間更大。以衡量航母戰鬥力的核心指標之一載機量為例,“山東”號航母最高可以攜帶36架殲15戰鬥機,遠超過遼寧號的24架殲15艦載戰鬥機的攜帶能力。

02

“山東”號航母的舷號17號大有深意

首先,解放軍首艘航母遼寧號為16號航母,山東號航母也就順延為17號,這算是正常現象。但是,“山東”號航母的正式服役日期為12月17日。也就是說,“山東號”航母的服役正好撞上了“雙17”。更巧合是,“山東號”航母的服役還意味著中國擁有了歷史上首個雙航母戰鬥群,正可謂“好事成雙”。

其次,12月17日還是北洋海軍正式成立的日子。在1888年12月17日,北洋海軍在12月17日正式成立,並隨後在英國、德國等海軍強國購買了一大批當時十分先進的戰艦。根據當年《美國海軍年鑑》排名,在當時已經達到了北洋水師世界第九、亞洲第一的水平。然而,北洋海軍最終還是在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成為中國人民的一大遺憾。而“山東”號航母這一中國首艘中國產航母在12月17日服役,正是要表明中國軍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絕不讓北洋海軍悲劇在解放軍身上重演的決心。

第三,在1950年3月17日,解放軍海軍司令視察劉公島海防建設時,竟然是向當地漁民租用的漁船。這讓漁民十分困惑:堂堂海軍司令視察劉公島居然也要租用漁船。這一窘境反映了中國建國初期,海軍實力幾乎為0的窘境。不過,今天的中國海軍,已經是兵種齊全,體系強大的資訊化作戰部隊,實力已經位居世界第二。

最後,還有一個有趣的細節,“山東號”航母的服役時,軍艦上的殲15戰鬥機基本上都採用的是滿載狀態。這意味著“山東號”航母在海試的過程中,就已經完成了起降等基礎訓練。這就是說,“山東號”航母在服役的時候,就已經具備了基本的作戰能力。這或許也是為什麼“山東號”航母的海試持續了超過一年半的原因之一。

03

山東艦航母零部件全部採用中國產產品

山東艦立足國內自主設計建造,重點解決了航母總體設計、船體建造、主動力裝備中國產化研製等問題,提高了綜合作戰效能和綜合保障水平。

山東艦2013年開工建造,2016年航母接艦官兵開始進駐航母,2017年4月26日該艦在大連造船廠下水,2018年5月13日首次出海試驗。山東艦航母的上千萬個零部件全部採用中國產產品,實現了完全自主設計、自主建造和自主配套。

————

後記: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是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中國產航母,基於對前蘇聯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中國遼寧號航空母艦的研究,由中國自行改進研發而成,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艘中國產航空母艦。可以期待的是,中國第三艘航母將是:核動力航母,電磁彈射起飛……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歷史上最厲害的12名狙擊手和他們的武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