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據美國媒體12月4日報道,兩架美軍的B-52H轟炸機被觀測到從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起飛,極為神祕的進入了第一島鏈的飛航情報區巡航,之後返回了關島。近年來B-52轟炸機頻繁在南部海域、東部海域進行所謂"巡航"並不罕見,但這是它首次進入到敏感的"海峽飛航情報區",肯定包藏著險惡用心,而其軍事上的演練目的也引發了廣泛討論。

有專家參測,B-52面向未來可能發生的海峽衝突,打算用密集投放水雷的方式給進攻方艦隊製造困難。美國海軍一直在為MK80水雷實施升級專案,將水雷和GPS制導的彈出式翼元件結合,從距離目標海域60公里外的高空進行投放,可以快速精準的迅速形成水雷區。這意味著一次性可以投下數百枚乃至數以千計的水雷,鑑於清除每一枚水雷都不容易,對於渡海作戰的艦隊來說將形成極大威脅。

不過更有可能性的是,B-52是在演練第一島鏈海域投放所謂的"航母殺手"LRASM-A反艦導彈。LRASM是英文遠端反艦導彈的縮寫,這個專案來自於2009年美國國防高階研究計劃局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導彈和火控分公司簽訂的合同,後來研發的兩個版本中,美國空軍選擇了較早的一種定型為LRASM-A。

LRASM-A導彈外形與美國空軍現役的AGM-158B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極為相似,其實後者也是洛-馬公司生產,又被稱為JASSM-ER,所以可以認為洛-馬就是將JASSM-ER改進升級為反艦版。這種導彈由B-1B、B-52轟炸機內部的裝旋轉發射架掛載,採用F107WR-105渦扇發動機,最大射程超過927千米,戰鬥部重454千克。這個裝藥量意味著它確實可以命中2到3枚就擊沉1艘中型航母。

有專家認為,LRASM-A最應該為人關注的並不是超遠的射程或上佳的雷達紅外隱身效能,而是它放棄了網路中心制導模式,對體系的依賴比"戰術戰斧"要低得多。根據設計要求,LRASM-A可以在GPS被幹擾和資料鏈失效的情況下,通過被動雷達探測獲得輻射源的位置,靠近輻射源後利用紅外成像等方式確定目標型別並進行智慧識別,然後攻擊主要目標。美國空軍研發不需要依靠"體系"就可以作戰的導彈,恰恰證明美軍已經承認,其"戰場全態勢感知體系"在未來戰場上是很可能被對手嚴重破壞的。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那麼美軍依靠個別水雷、導彈的先進效能,是無法改變窘境的。

最新評論
  • 1 #

    中國戰勝的應當是美軍而不是臺軍,中國要大力發展超越美軍的高科技軍事力量,以備於祖國的統一…。

  • 2 #

    戰時美帝國絕對是紙老虎,戰時還會讓你美帝國靠近

  • 3 #

    美國如果敢阻止中國,就是宣戰,到時候要堅決打擊

  • 4 #

    真有那天 不要猶豫 直接打掉衛星 否則會吃大虧

  • 5 #

    如進入中國領空識別區、領海範圍內,必須堅決驅之!

  • 6 #

    該出手時就出手,不要等到別人打了再完手那樣就晚了,到了我們的範圍直接開火,只有這樣他就不敢猖狂了

  • 7 #

    國強、國人就會揚眉吐氣!

  • 8 #

    海峽如有戰事,美國敢來,馬上送東風快遞給它。

  • 9 #

    戰時如果米國參戰應立即摧毀其在亞洲的各個基地,戰到最後大不了魚死網破,地球毀滅

  • 10 #

    如果動手,我看美國會旁觀。

  • 11 #

    有本事打它們幾架下來,讓它們知道大中華的歷害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接連試射陸基中程導彈,擺明要打軍備競賽,俄羅斯現在後悔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