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艦載機,是指在航空母艦上起降的飛機,統稱為艦載機。

眾所周知,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他的前身是蘇聯海軍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次艦瓦良格號。中國接手這艘航母時,他的整體建造工程完成了不到3/5,中國用了6年時間完成整體改造。2012年9月,這艘經中國改造的航母正式更名“遼寧艦”,交付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使用。

說起航空母艦,不得不說一說艦上重要成員之一艦載機。艦載機的效能加上航空母艦的效能,決定擁有者作戰態勢前突的長度。首登“遼寧艦”航母的艦載機是中國產殲-15艦載機,他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飛鯊。”

說起“飛鯊,”還有一段故事。殲-15艦載機總設計師孫聰曾經說,殲-15研發初期,為了保密,考慮到殲-15是航母編隊戰鬥力構成的核心裝備,設計團隊集思廣益,最後起名為“飛鯊”,在殲-15艦載戰鬥機兩個垂直尾翼的外側,塗裝了“飛鯊”標識,外觀看上去既凶猛又霸氣。

研發之初,沈飛受領任務,白紙一張,而艦載機只是存在概念上。雖然有借鑑同類產品,但造飛機不比別的。根本不是你把人家的拆下來看看,照著畫一個,做一個,組裝後就能成型。

“飛鯊”艦載機的藍本是T-10原型機。來自烏克蘭的兩架T-10原型機有著不可不說的功勞。當時研發艦載機的思路就是逆向研製,要是沒有這兩架原型機,還不知我們在艦載機之路上繞多少彎呢。初期是依據了T-10,其原機型沒有完整的軟體系統。後期融合了殲-11系列戰機的基礎,才促使完成了“飛鯊”先進的“神經系統。”

殲-15艦載機能研製成功,凝聚了“飛鯊”研製團隊的無數心血,除了汗水,還有創新。殲-15還結合了中國自行生產的殲-11殲擊機,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開發。裝配有鴨翼、摺疊式機翼,機尾裝有艦尾鉤等艦載機特徵,起落架強度高。除了中航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多年默默耕耘以及大批的艦載機飛行員的犧牲和付出。

還有三個人功不可沒。

航母艦載機第一人

戴明盟

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副司令員、海軍特級飛行員。被中央軍委授予“航母戰鬥機英雄試飛員”榮譽稱號、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授予“航母工程建設重大貢獻獎”、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稱號,獲第十二屆航空航天月桂獎“英雄無畏獎”。

他是駕駛中國產殲-15戰機成功地面模擬航母起飛第一人,駕駛殲-15戰機在“遼寧艦”成功著艦第一人。實現中國固定翼飛機由“岸基”向“艦基”的歷史性突破,標誌著中國掌握了艦載戰鬥機海上阻攔著艦和滑躍起飛的核心關鍵技術,為航母戰鬥力形成作出卓越貢獻。

他順利完成艦載戰鬥機試飛員上艦資質認證和LSO著艦指揮官資質認證,成為兩項資質認證第一人,再次創造歷史、填補空白。

他帶領年輕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隨中國航母編隊出第一島鏈、跨海區開展實戰化訓練,邁出了中國航母駛向大洋的關鍵一步。

大家說,戴明盟是中國航母艦載機的第一粒“種子”,這個比喻一點都不為過。正因為有了戴明盟這粒種子,才滋生出中國艦載機團隊如張超等一流的艦載機飛行員。

航母海上試驗犧牲第一人

羅陽

曾任殲15艦載機工程總指揮,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副書記,“航空報國金獎”獲得者,殲-15艦載機研製現場總指揮。

“遼寧艦”海試凱旋歸來,現場總指揮羅陽,因勞累過度導致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經搶救無效,殉職。成為航母海上試驗犧牲第一人。

作為現場總指揮,他一直堅持在航母上與科研人員一起蒐集整理試驗資料,直到試驗結束。每一次試驗都不曾缺席,在他的心裡,航母早日形成戰鬥力是比天還要大的事。在犧牲前的2年時間裡,他一直堅持在試驗一線,連到醫院體檢都沒顧得上。

201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他的頒獎詞是:

如果你沒有離開,依然會,帶吳鉤,巡萬里關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燈看劍,夢一回再吹角連營。你聽到了麼?那戰機的呼嘯,沒有悲傷,是為你而奏響!

為航母艦載機事業犧牲的第一位英烈

張超

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中隊長、航母艦載戰鬥機一級飛行員。

他是中國海軍最年輕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

在一次執行上艦前陸基飛行訓練任務時,戰機突發電傳故障,危機關頭,他果斷處置,盡最大努力保住戰機,推杆無效、被迫跳傘,墜地受重傷,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被中共中央追授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中央軍委追授“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榮譽稱號,全軍掛像英模。

他是為中國航母艦載機事業犧牲的第一位英烈,在壯闊海天絢爛綻放的生命之花,永遠定格在了29歲的青春。

為“飛鯊”而生,也為“飛鯊”而逝。

航空母艦的甲板被人們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4.5英畝。艦上極其狹窄的空間與面積,艦載機飛行員培訓的難度遠比培訓岸基飛行員大得多,危險係數更是成倍增加,外國媒體曾報道稱,從使用航母至今,美國的艦載機飛行員共死亡1000多名,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有400多名艦載機飛行員死亡。

“飛鯊”在2015年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中首次亮相後,中國首支航母艦載機部隊在4年內5次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據說,“遼寧艦”航母上滿載量為30架 “飛鯊”。現在,“飛鯊”已成為航母艦載機中的主要力量。

近年來,殲31的呼聲一直很高。殲-31有發展為替代殲-15為新一代隱形艦載戰鬥機的潛力。殲-31戰鬥機,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瀋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的第五代單座雙發隱形戰鬥機,代號為“鶻鷹”。2012年10月31日上午,殲-31成功首飛,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同時試飛兩種第五代戰鬥機原型機的國家。

中國是擁有1.8萬公里大陸海岸線、300多萬平方公里管轄海域的海洋大國,建設海洋強國已經被提升至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

殲-31艦載機未來可期。

致敬那些曾經、現在為艦載機事業奮鬥的人。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現在當兵留部隊是否容易,主要是這12方面決定,家長和孩子要了解